为了帮助大家更丰富地积累写作思路和素材,学好主题写作,我们前段时间按照《783专题论15讲》总结的十五大专题进行核心期刊的文献筛选,并推出了【论文精选】专栏的社会专题、文化专题、创作精选(点击下方文字跳转)
今天给大家推出的的内容是艺术专题,话不多说,快来看看吧~
想要这10篇论文的完整版PDF可以私信我领取哦!!!
推荐论文1:《现代媒介与传统艺术创新》
出处:《江苏社会科学》2020年第6期
文章概述:
本文基于对艺术与媒介关系的思考,梳理了从工业时代到数字时代艺术与媒介彼此交织的发展历程,揭示了媒介的发展如何影响乃至主导艺术文化的表现形式以及发展趋向,从新媒介艺术助推传统文化创新的实际案例分析了新媒介对于艺术表达以及弥合时代语境断裂的独特优势。
推荐理由:
艺术与媒介的关系常常被简单地划归为内容与形式或者内容与载体的关系,但从历史的角度回溯人类艺术实践的发展变迁,艺术与媒介从未割裂,两者始终交织在一起并随着时代的迁变融合发展。今天,新型的数字媒介为传统艺术的创新与活化开辟了新的路径,为传统艺术走进当代语境提供了可能,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新课题。
艺术的媒介话题(艺术与媒介的关系话题)一直是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重中之重。学习本文有助于大家更深入的了解该话题。首先,本文就媒介与艺术关系的几种理论观点在历史上的发展进行了简要的梳理与介绍,指出媒介存在论超越了媒介形式论的二元对立,将媒介、信息、存在三者有效地统一起来。可以说,媒介存在论是当下艺术媒介研究中最为前沿的理论视野,大家应予以了解掌握。之后,本文介绍了信息化时代媒介与艺术的新发展,并对传统艺术的创新问题予以展望。与此同时,文中还例举了一些案例,如《我在故宫修文物》、《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大家应注意积累。
实用素材积累:
近年媒介存在论愈发占据主流位置。“媒介存在论就是在现代存在论的背景和后形而上学的框架下,以信息、媒介解释存在的哲学思想。这种媒介哲学思想可具体展开为‘存在即信息’、‘媒介即信息’和‘媒介即存在’三个具有内在逻辑性的命题。” “存在即信息”指的是任何存在都是以信息的方式而存在,存在的意义就是信息的生产与呈现;“媒介即信息”指的是信息在媒介中产生并依托媒介而存在,媒介的价值也正是信息的传递与呈现;通过“信息”这一中介的联系,二者建立起逻辑关系——存在无法脱离媒介而彰显和证明自身,因而得到“媒介即存在”的命题。
推荐论文2:《论新媒介的形式与规则及其对当代艺术的影响》
出处:《现代传播》2020年第8期
文章概述:
对当代艺术产生影响的新媒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各种新材料、新工具、新载体、新符号的产生和运用,催生了一系列新的艺术形式;二是运用媒介的规则发生了新的变化,对传统艺术产生重要影响。因新媒介建构而成的当代艺术,既包括20世纪60年代以来所产生的波普艺术、行为艺术、大地艺术、实验艺术、装置艺术、观念艺术等前所未有的艺术形式,也包括在新媒介影响下不断向前发展的传统艺术及其衍生艺术形态。
推荐理由:
自照相术发明以来,媒介问题逐步成为艺术中的重要问题。20世纪以降的电影、电视、互联网及至最新的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媒介之于艺术的意义得到全方位彰显。但从目前的研究状况看,研究者大多将艺术媒介等同于传播媒介,运用传播学中的媒介理论,缺少艺术的专指性和对其一般规律的探索,进而在概念界定和研究范式上产生许多分歧,加上艺术门类的复杂多样和各种新艺术样式的层出不穷,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在探讨艺术媒介时往往很难达成共识。因此,辨析基本概念与理清研究思路,对于当前艺术媒介研究来说显得尤为迫切。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整体性视角对艺术媒介进行观察,既考虑到新技术带来的深层影响,又紧密结合最新的艺术实践。本文的重点在于第二部分,即通过新形式和新规则两个方面思考艺术媒介之“新”。具体来说,作者从新材料、新工具、新载体、新符号四个角度对新形式进行分析;并提出“从无到有”“从一到多”“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四个新规则。大家可以通过研读原文,学习作者总结规律的方法。
小贴士,建议摘取相关表述进行改写!
推荐论文3:《“沉浸”的核心要义与文化逻辑》
出处:《南京社会科学》2022年第2期
文章概述:
“沉浸”是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词汇,营造沉浸体验、构建沉浸业态是面向消费者的文化产业各行业发展的共同追寻,并形成了”沉浸”背后的文化逻辑。从跨学科视角来看,诸多学科对”沉浸”的理论构成皆有贡献:人文艺术学科为其提供了多样世界观,新闻传播学科为其架起了解读社会的桥梁,教育心理学科为其提供了探索人类自身的窗口,技术哲学为其展望了”沉浸”之于人类未来的价值。理解”沉浸”的四象限模式整合了上述学科的理论探索,指出”沉浸”的核心要义在于探索以身体为媒介的空间与传播的关系,”沉浸”的文化逻辑是依托于技艺、技术、技能围绕身体实现空间的生产,在”沉”与”浸”的主体性翻转中实现身体知觉与空间造境相融合,并进而推动了”数字化身体”的产生。
推荐理由:
当前,融合了文化与科技的沉浸文化兼具艺术感、都市风貌、流行文化等多重特征,某种程度上遮蔽了“沉浸”概念的内核,当我们穿越古老艺术层面的经典灵光不难发现,沉浸的现象、文化早就存在于大众生活之中,沉浸产业的兴起或可视为“沉浸”作为一种艺术的现代性转向。在这种转向过程中,不断出现的现实问题引发了多层次的讨论,不同学科都为理解“沉浸”提供了滋养,在跨学科碰撞中争鸣。本文并未从具体领域的“沉浸”现象切入研究,而是引介“沉浸”的跨学科理论资源,建构出更具应用性、学理性的“沉浸”概念的理论脉络。
小贴士:
大家在积累理论知识时切不可死记硬背,最好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哦!在学习本文时,大家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对“沉浸”的直观感受,例如在何时何地,通过什么媒介,接触了怎样的内容,产生了何种“沉浸”体验,等等。只有这样,在进行理论知识学习时才不会感到枯燥。
推荐论文4:《用“中国智慧”营造国产影片的民族化美学风格》
出处:《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22年第3期
文章概述:
中国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智慧里的“知识智慧”也包括了中国“艺术智慧”和“美学智慧”。回顾一百多年来中国电影创作发展的历程,不少优秀影片的创作者往往在创作、拍摄时巧妙运用中国“艺术智慧”和“美学智慧”,从而使影片体现了中国电影的主要艺术特质,显示出独具特色的民族化美学风格,其中注重追求“美”与“善”的统一、表现世俗化的民众生活、借鉴中国文学艺术的各种技巧乃是其主要方法。
推荐理由:
在国产电影创作中,如何更好地运用中国“艺术智慧”和“美学智慧”使影片充分凸显中华文化和中华美学的内在意蕴,并营造更加鲜明的民族化美学风格,既是一个需要更多的电影创作者在拍摄实践中继续探索与创新的问题,也是一个需要更多的电影理论工作者在梳理和总结前人经验和学术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思考与探讨的问题。
本文结构清晰、内容丰富,从三个层面总结了国产影片在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民族化美学风格传统,并对其在未来的发展做出展望。中国电影艺术要想走出一条只属于中国的特色道路,必须重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本文厘清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从中国电影自身的艺术特质、国产影片民族化美学风格的重要手段等方面展开系统论述,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小贴士,大家在研读本文时可以进一步延伸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应用等相关问题,多多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推荐论文5:《厚植优秀传统文化 创新文化类节目传播模式——以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为例》
出处:《中国编辑》2022年第6期
文章概述:
频频出圈并引起广泛关注的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通过厚植本地优秀传统文化,主打科技与文化融合创新,精准瞄向年轻消费群体,以河南卫视为传播主阵地,借助微信视频号、抖音、快手、大象新闻客户端等融媒矩阵,创新地域特色文化类节目的制作与传播,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背后的文化价值与精神力量,为地方卫视探索以本地文化或传统文化为内核的文化类节目的内容、形式、渠道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推荐理由: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要国家文化资源,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对人们认识本国文化魅力、构筑文化向心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来,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历史知识为主的文化类节目日渐占据各大荧屏阵地,力求通过展现中华美学与文化品格的内容激发观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致。然而,“文化热”背后日益凸显制作机构文化挖掘力弱、技术壁垒高、节目集约力差等问题,尤其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一些地方卫视受制于区位范围、制作成本等因素,转型举步维艰。因此,如何坚持技术创新驱动,基于区位优势和本地文化特色进行内容纵深挖掘,制作出符合年轻群体审美需求的文化精品,实现地域特色文化与正能量价值观的持续输出,并依托多渠道、跨平台实现文化IP的衍生拓展和联动,应引起文化类节目制作机构的高度重视。在这方面,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本文较为全面的从观念、制作、传播层面分析了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成功的原因,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学术写作中,如遇传统艺术、地方卫视创新、主流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国家形象等话题,都可以借鉴!
实用素材积累: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以现代化、年轻化、特色化的节目制作与编排方式,依托技术与渠道创新,彰显中国之美、文化之美,不断向观众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非凡魅力,其多模态创新也为地方卫视文化类节目的制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思路。文化类节目的创作应厚植传统文化与本土特色,以打造趣味化、系列化、品牌化的文化精品为目标,以体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底蕴与审美精神为方向,让陈列在博物馆展柜中的文物、记载于古籍中的人物、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技艺“活”起来,让传统媒体更好地融入现代化的表现技术与表达语境中,真正获得年轻观众的认同与喜爱,并持续促进IP开发以形成良好的产业运营与价值增值。
推荐论文6:《试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产生、发展及其对我国文艺理论的巨大影响》
出处:《中国文艺评论》2022年第6期
文章概述:
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延安文艺座谈会”,毛泽东发表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文艺为人民与加强党对于文艺工作领导等根本论题,形成指导我国文艺事业发展的毛泽东文艺思想。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指引下,教育培养了好几代文艺理论工作者,他们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均作出不同的贡献。
推荐理由:
2022年5月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表80周年。80年来,《讲话》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文艺与文化发展的指导方针与基本理论,取得了巨大成绩。而《讲话》本身也意味着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产生、发展,其影响、教育与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讲话》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特别是其“文艺为人民”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成为国际公认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成果。新时代,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指导下,中国的新文学与新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进一步影响着世界。本文较为全面清晰的论述了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产生、发展及其对我国文艺理论的巨大影响。
小提示:毛泽东文艺思想是指引我国文艺工作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在任何时候都要牢记!与此同时,要记得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最新论述,做加深理解!在学术写作中,遇到与中国文艺发展的有关的话题时,都可以直接借鉴领导人的相关论述!
推荐论文7:《文艺话语中国学派的模式和道路》
出处:《中国文艺评论》2022年第6期
文章概述: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中国现代文艺话语的代表性文本,初步形成了具有东方审美现代性意味的文化诗学体系,塑造了一个具有“第三条道路”意味的论域型理论模式,其特点是提纲性、指导性、开放性;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叙事美学,在叙事领域走出了一条遗世独立的叙事路径,具有鲜明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品格;以人民为文艺活动的目标本体,在价值之维探索出一条文艺表现与理论叙事的人民美学之路。人民美学把文艺发展与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社会进步、公平正义、历史发展、美好愿景等宏大主题在系统思维基础上进行结构性美学考量,是奠基于人的生存与社会正义根基上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艺术哲学。
推荐理由:
在世界历史范围内,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中国学派”——包括中国的学者、中国的经典和中国的思想——本来就一直存在,根本就不需要构建。之所以现在有必要提及“中国学派”的构建,是因为西方殖民侵略使旧中国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后,随着“西风东渐”的深入,在过去的若干年间中国人文科学界丧失了平等的国际学术话语权,整个哲学社会科学界几乎集体变成了西方学术的学徒而不思出师,大体上唯西方马首是瞻,各学科皆以西方为鼻祖,以西方的范式为范式,以西方的标准为标准。这一状况亟待改变。就文学艺术领域来看,两个《文艺讲话》从模式建构、叙事方式、价值追求等方面为世人提供了文艺发展模式和道路的中国方案,形成西方文艺美学之外的东方审美现代性话语。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大家可以更好的理解两个《文艺讲话》的科学内涵,及其与“中国学派”建设之间的关系,在积累相关知识的同时提升自己的大局观。
推荐论文8:《中国当代艺术国际化与本土化问题的批评透视》
出处:《民族艺术研究》2020年第3期
文章概述:
在如何看待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化与本土化上,批评界大致形成了认可、反对、反思性三种态度。除了明确讨论中国当代艺术国际化与本土化问题外,还有与此相关的中国当代艺术的再中国化、世界艺术史研究,共同构成了中国当代艺术国际化与本土化的视角谱系。本文讨论的中国当代艺术主要是狭义的概念,指先锋艺术、后现代艺术、实验艺术等,主要以美术为主。
推荐理由:
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始终处于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张力结构之中。近20年来,它们在国际化与本土化的问题上表现特殊。对中国当代艺术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研究可以作为理解广义中国当代艺术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参照,从而为理清中国当代艺术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思路奠定初步的基础。
本文采用了“正反合”式的写作模式。即以“中国艺术的国际化”为“正题”,“中国艺术的本土化”为“反题”,“中国艺术的再中国化”(既要本土化也要国际化)为“合题”。这种写作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论文的逻辑性,也为大家认知事物、思考问题提供了一种方法,值得大家学习。
譬如:宋代的青原行思大禅师说过这样一段话:“老僧三十年前来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体歇处,依然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由此得来人生三个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又如王国维所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领悟同样与“正反合”理论不谋而合。“正反合”理论是由西方古典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发展而来,黑格尔是这一理论的集大成者,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了解哦!
实用素材积累:
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西方化,笔者曾指出当代艺术的西方化实质,即不加分析的国际化必然意味着西方化,应对此加以警惕,而中国艺术的真正的国际化应该是“再中国化”,不是传统化,而是新时代的更高层次的国际化。对于“再中国化”问题,批评家鲁虹也有讨论……鲁虹后来对中国当代艺术“再中国化”有较系统的说明,并且一直坚持中国当代艺术的“再中国化”,强调“再中国化”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唯一出路”。笔者与鲁虹的看法是接近的,都是强调激活中国艺术的传统,将中国艺术精神自然流注到中国当代艺术身上,而不是使传统与当代成为两张皮。
推荐论文9:《从主体间性到语境性:数字时代的艺术转型》
出处:《北京社会科学》2022年第6期
文章概述:
在数据结构、智能系统、信息网络等新技术的影响下,社会和文化发生了变化。在文化艺术领域,作为艺术作品创作者的艺术主体虚拟化、虚拟主体间性的形成,展示了艺术生态的转型:数字化挑战了传统艺术形式,让艺术作品创作者的身份不再依附于特定的地点,不同的“语境”近在咫尺,每个人都能够参与到创造和重置“语境”的过程中,艺术作品变得具有“非物质性”和“交互性”,从而改变了艺术作品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艺术作品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不再是“施动”和“受动”的关系,而是“交互”和“对话”的互动关系,此时的艺术主体不再是孤立封闭的形象,而是动态开放的形象,艺术主体间与欣赏者之间成为艺术共生平权的关系。
推荐理由:
在如今的数字化环境中,出现了众多的艺术形式,例如发生在某个特定的时间范围内基于时间和空间的表演形式,全世界的网络访问者可以在这期间进行观看、体验这种艺术形式;再如某些行为艺术家通过网络瞬时分布的特性作为介入和展现自己的平台,他们将观众设置在链接全球的网络中,这使得艺术作品能够在观众工作、学习、娱乐之间流动和无缝转换;还有“超文本”“非线性描述”等艺术形式,通过数字化的链接交织在一起组成了文本,虚拟网络的“链接”能够使文本和图像与“嵌入式”的网络语境相关联。在这些网络数字艺术作品中,艺术作品和观众之间的交汇点成了形式与对话的一种相互作用。由此,作为艺术作品的创作者,其审美动因发生了变化,即艺术主体与世界之间原始的审美关系改变了。那么,艺术作品正在发生什么样的改变?作为艺术作品创作者的艺术家在艺术作品中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这些问题使得我们不得不对如今的艺术主体进行重新考量。
本文结构简单、逻辑清晰,从“主体间性”和“语境性”两大哲学概念出发,探讨了数字时代艺术的转型。大家在学习此类文章时,应首先弄清文中出现的理论概念,以便为己所用。本文所提到的主体间性、语境性、交互性、艺术主体性等相关概念都是在学术写作中比较常用的文艺理论,大家最好熟练掌握哦!
推荐论文10:《传统化回归与螺旋式升级:论互联网时代传媒艺术审美活动的转向》
出处:《现代传播》2019年第1期
文章概述:
传媒艺术自诞生以来,从传播载体角度观察,有两个标志性的时间节点,一是摄影术的诞生,二是互联网的出现。前者标志传媒艺术族群出现并进入机械化时期,后者宣告传媒艺术数字化时期的开启。从传统艺术到传媒艺术机械化时期,再到传媒艺术数字化时期,艺术的审美活动出现了明显的转向。具体而言,可以从审美创造、艺术文本和审美受众三个层面来分析。
第一,从审美创造层面看,审美活动的转向主要体现为两方面:一是审美创造主体的社会分工由自由性到专业性,再到反职业性;二是传播介质由”人的延伸”到”技术崇拜”,再到”人的回归”。
第二,从艺术文本层面看,审美活动的转向主要体现为两方面:一是文本形式由类型到类型化,再到反类型化;二是艺术真实由模仿现实到客观纪实,再到虚拟现实。
第三,从审美受众层面看,审美活动的转向主要体现为两方面:一是审美心理由小众化的遵从到大众化的盲从,再到分众化的随从;二是审美体验方式由”虚静”式旁观到主动参与,再到沉浸式体验。综合比较这两次大审美转向,与传统艺术和机械化时代的传媒艺术相比,互联网时期的传媒艺术审美活动,既非断崖式的转折,也非直线式的上升,而是在保持审美连续性的同时,还呈现出向传统艺术”回归”的趋势,可将其称之为螺旋式”升级”。
推荐理由:
从艺术史与传媒史的交叉定位中, 一些学者发现并命名了“传媒艺术”这个艺术族群。狭义上, 传媒艺术是指自摄影术诞生以来, 借助工业革命之后的科技进步、大众传媒发展和现代社会环境变化, 在艺术创作、传播与接受中具有鲜明的科技性、媒介性和大众参与性的艺术族群。传媒艺术主要包括摄影艺术、电影艺术、广播电视艺术、新媒体艺术等艺术形式, 同时也包括一些经现代传媒改造了的传统艺术形式。从传播载体层面观察, 传媒艺术自1839年摄影术诞生起至今不到200年的时间里, 有两个标志性的时间节点, 一是摄影术的诞生, 二是互联网的出现。在新的形势和背景下, 我们如何去理解和处理传媒艺术实践活动中所面临的新现象与新问题, 这就需要将审美活动作为一个突破点去重新审视。
“传媒艺术”这一学术概念的建构直接而切实地满足、回应并适应了新环境下技术发展和艺术发展的需要,为大家研究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本文以审美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 以审美创造、艺术文本和审美受众为主要观察点, 综合比较分析传统艺术、机械化时期传媒艺术、数字化时期传媒艺术在审美活动中呈现出的规律和特点。本文内容全面,逻辑性和思辨性较强,建议考生认真识记文中观点,并直接改写使用。对学术写作而言,无论是分析传媒艺术的整体发展,还是传媒艺术各门类的具体问题,都有极强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