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通知:Engineering细菌耐药性专刊在线解读 | Engineering大讲堂

细菌耐药性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国际组织和全球多国已开展一系列的耐药性防控措施,然而细菌耐药性管控依然任重道远,需采取新的方法和手段进一步探索细菌耐药性在人类、动物和环境中的出现、传播及控制。

为了介绍现阶段细菌耐药性领域的研究进展,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特邀请细菌耐药性专刊主编沈建忠院士作为嘉宾,中国农业大学汪洋教授、朱奎教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白莉研究员,以及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张昱研究员进行在线报告,基于“One Health”理念,围绕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传播规律及防控策略进行深入探讨。 

会议时间:2022年8月31日  9:00–11:00

会议嘉宾

沈建忠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

《Engineering》  农业学科  编委

细菌耐药性专刊  主编

会议主持人

汪洋

中国农业大学  教授

《Engineering》 农业学科  青年通讯专家

细菌耐药性专刊  执行主编

会议议程

9:00–9:10  《Engineering》细菌耐药性专刊介绍

沈建忠  院士  细菌耐药性专刊 主编

9:10–9:35  基于“One Health”视角研究碳青霉烯耐药大肠杆菌在人和动物间的传播

汪洋  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

9:35–10:00  细菌–细胞互作介导的宿主导向抗菌策略

朱奎  教授  中国农业大学

10:00–10:30  新发耐药沙门菌的流行特征和人群暴露风险

白莉  研究员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10:30–11:00  抗生素发酵废水和菌渣的环境耐药性传播风险与阻断

张昱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嘉宾、报告人简介及报告摘要

沈建忠,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万人计划)。现任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院长。长期从事动物源食品安全、病原微生物耐药性形成与控制等领域的研究工作。系统构建了动物源细菌耐药性数据库,发现了动物源超级耐药细菌及多重耐药基因,阐明了耐药性传播与扩散机制,为耐药性通过食物链/环境在动物与人之间传播的风险评估和控制奠定了基础。迄今在《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Nature Microbiology》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5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70余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北京市科技一等奖、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等;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国创新争先奖、中华农业英才奖等荣誉称号。

 汪洋,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农业农村部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重点实验室主任。长期从事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传播和控制技术研究。荣获教育部高层次人才、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工程前沿杰出青年学者、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北京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和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担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与毒理学分会常务理事;兼任《中国兽医杂志》副主编、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青年通讯专家、英国抗菌药物化疗协会杂志《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编辑。

报告摘要

虽然碳青霉烯类药物未用于畜禽养殖业,但碳青霉烯耐药大肠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scherichia coli,CREC)已在动物中广泛流行。先前研究表明CREC可在集约化养殖产业链以及农村后院养殖模式中的不同种类动物甚至动物与养殖户间传播。目前缺乏医学临床源CREC与畜禽养殖业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大规模研究,也未见人源与动物源CREC基因组间的大规模关联性研究。因此,本研究调查了2016年来自中国22个省或直辖市的医学临床源CREC的流行情况,并分析与其相关的社会经济因素。同时还检测了辽宁、湖南和陕西三省猪、鸡养殖场中碳青霉烯酶基因blaNDM和blaKPC的丰度,并展示了动物源和人源CREC菌株的详细基因组特征。研究发现631株(2.1%)医学临床源大肠杆菌为CREC。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揭示了男性、婴儿、青少年、鸡和猪出栏量较高省份的人群具有更高的CREC感染概率。blaNDM在猪和鸡养殖场的阳性率分别为73.8%和62.2%,但blaKPC均为阴性。对来自NCBI数据库463株中国源blaNDM阳性大肠杆菌的基因组分析显示,blaNDM-5和IncX3是最主要的碳青霉烯酶基因和质粒类型,且质粒和核心基因组水平上部分人源和动物源NDM阳性菌株间表现出高度同源性。本研究表明CREC在人和动物之间频繁传播,提示该菌株在生态链的流行可危害人类和动物健康,依据“One Health”理念,应在建立完善监测体系和合理用药基础上,研发新型干预技术以遏制该类重要耐药菌在人和动物的扩散。

输入下方链接获取全文

  • http://www.engineering.org.cn/en/10.1016/j.eng.2021.07.030

  •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095809922002089

朱奎,中国农业大学领军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墨卡托学者(Mercator Fellow)、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美国杜克大学博士后、德国慕尼黑大学博士。近年来,围绕公共卫生领域耐药病原菌控制的核心问题开展科学研究,通过发现抗菌新靶点,研发新型抗菌药物,提高宿主导向的抗菌药物疗效,保障人和动物健康。以通讯作者、并列作者在《Nature Microbiology》《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期刊以封面等形式发表论文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为耐药病原菌防控和新型抗菌药物创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报告摘要

细菌–细胞互作不仅在病原菌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由宿主细胞介导细菌耐受性增强现象普遍存在,常导致临床抗菌药物治疗失败。迫切需要通过恢复或提高现有抗菌药物疗效来对抗胞质病原菌感染。发展宿主导向的抗菌治疗策略,构建靶向胞质细菌的安全、有效和可调节药物递送系统是一项严峻挑战。功能性纳米颗粒作为细胞内药物递送系统具有良好发展潜力,通过特异性识别目标病原菌、增强抗菌药物内吞效率、重新编程药物胞内分配进而杀伤胞质病原菌。研究结果为设计靶向宿主细胞和按需给药的精准抗菌方案提供了新思路。

输入下方链接获取全文

  • http://www.engineering.org.cn/en/10.1016/j.eng.2021.12.021

  •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095809922002041

白莉,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FAO/WHO微生物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JEMRA)专家,WHO食源性疾病负担流行病学专家组(FERG)专家,中国食品法典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委员。先后主持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主持国家标准制修订2项。致力于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监测、溯源和评估工作,为有效应对新发突发食源性疾病提供技术支撑,保障我国食品安全和全民健康。

报告摘要

食源性疾病是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现代食品安全管理中,微生物污染是食源性疾病主要原因,而细菌耐药性促进了新发食源性致病菌的产生和传播。单相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enterica serovar 4,[5],12:i:-, S. 4,[5],12:i:-)作为鼠伤寒沙门菌的变种,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倍受关注的新兴血清型,其在中国的基因组流行病学特征尚不明确。本研究对跨度近20年的腹泻病人分离的S. 4,[5],12:i:- 菌株开展流行情况、耐药表型和群体基因组学研究。基于贝叶斯系统发育分析,中国分离株起源于欧洲谱系,进化为携带不同耐药基因和质粒的两个分支。进化支1中gyrA基因点突变和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基因携带率较高,而进化支2中多数菌株fljBA操纵子插入了耐药编码区域,导致了血清型单相变异。同时IncHI2质粒是该血清型中导致细菌严重耐药的主要可移动遗传元件,普遍存在进化支1的分离株中。综上,多重耐药S. 4,[5],12:i:-菌株在中国的流行情况日益严重,且进化为携带不同耐药基因的多个谱系,需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传播,并基于“One Health”策略开展监测及制定干预策略。

输入下方链接码获取全文

  • http://www.engineering.org.cn/en/10.1016/j.eng.2022.05.006

  •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09580992200368X

张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从事环境抗生素耐药基因传播与阻断等研究,成果应用于行业工程示范和标准制定等环境管理。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集体)等奖项。任中国生态学学会理事,中国制药企业管理协会特聘技术专家、国家环境保护抗生素菌渣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中心专家,入选WHO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战略和技术高级专家顾问组,多次受邀参加环境耐药性领域全球专家咨询会议,作为领域责任专家编制WHO/FAO/OiE联合发布的《关于防止感染和减少抗生素耐药性传播的水、环境、个人卫生和废水管理技术导则》。

报告摘要

环境是细菌耐药性发展中的重要环节,为减小耐药基因的环境传播风险,应高度优先考虑从医院、养殖和制药等重要排放源头进行控制和消减。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发酵类抗生素原料药生产基地,生产废水和菌渣中抗生素污染强度最大。发现抗生素废水生物处理系统是耐药发展“热区”,单一抗生素会导致环境细菌产生多重耐药性。揭示了不同类型抗生素对环境菌群耐药性的发展机制,明确了废水生物处理之前消除抗生素效价是遏制制药行业多重耐药性环境传播的最佳途径。发明抗生素选择性去除的强化水解预处理技术,通过工程示范实现废水常规指标和抗生素、耐药基因的协同控制。另一方面,被列为危废的抗生素菌渣含有丰富有机质具有资源化潜力,然而野外实验发现处理不充分的菌渣造成土壤亚抑制浓度的抗生素污染,对土壤环境耐药基因传播造成累积影响。利用基于强化水解的水热技术进行了菌渣无害化工程示范,与制药行业合作实现菌渣在制药行业的“闭环”资源化利用。研究成果为推动制药行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和WHO等开展全球耐药性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输入下方链接获取全文

  • http://www.engineering.org.cn/en/10.1016/j.eng.2022.05.011

  •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095809922004271

会议观看方式

扫描下方二维码观看会议直播

???? ???? ????

资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