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光华,男,1968年生,北京大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后,曾留学日本东京大学,现为五邑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汉语史、古典学、古文献学、学术史、文化史等。发表学术论文七十余篇,个人学术专著三部,参编四部。参考文献随文出注,文末不详列。详文参见,庞光华教授学术短论系列《论类推与训诂学》,见《五邑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例三、台湾学者黄沛荣在其论文《文献整理与经典诠释——以《易经》研究为例》指出《易经•大畜•上九》的爻辞有“何天之衢”之语,其中的‘衢’即是‘道’的意思,特为‘豮豕之牙’押韵而变其字。‘何天之衢’就是‘荷天之道’。‘衢’本来只与‘道路’的‘道’同义,但由于同化滋生的影响,‘衢’又滋生出了‘天道’的‘道’这一层意思。(黄氏之文是根据他于2002年10月31日在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中心所作的讲演)。
例四、业师蒋公《论词的相因生义》第三节例二:“‘看’在唐诗中有‘拟
1、(将要、打算)’义,因此也就有‘拟
2、(比拟)’义”。
3、杜甫《赠韦左丞》:“赋料杨雄敌,诗看子建亲”。蒋老师解释这里的‘看’是‘比拟’。
今按,蒋师之说未谛。‘看’有‘比较’之义当是由同义词‘视’字类推而出。‘视’训‘比较’实为常谈。
今考载籍:《小尔雅·广言》:“视,比也”。《广雅·释言》:“视,比也”。《后汉书·张纯传》:“以纯视御史大夫从”。李贤注:“视,比也”。《孟子·万章下》:“天子之卿受地视侯”。赵氏注:“视,比也”。
《礼记·王制》:“天子之三公之田视公侯”。郑玄注:“视,犹比也”。类例颇多,难以枚举。
例五、《庄子·人间世》:“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山木’本应称‘伐’;‘伐’有二义:
1、征伐;
2、砍伐。
‘寇’与‘伐’在‘征伐’的义位上相近。但由于‘相因生义’,‘寇’又同化滋生出了‘砍伐’之义。于是可以说‘山木自寇’。
例六、在《左氏春秋》中出现有一种职官名为“司败”,此职官见于《左传》、《国语》、《论语》、《子华子》。三《礼》中未见。《左传·文公十年》“惧而辞曰‘臣免於死,又有谗言,谓臣将逃。臣归死於司败也’。”
杜注:“陈楚名司寇为司败。”孔疏曰“知司败主刑之官,司寇是也。《论语》有陈司败,知陈楚同此名也。”
《论语·述而》“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注:“司败,官名。”《左传·宣公四年》谓子文之孙克黄“自拘於司败”。
《左传·定公三年》:“子常归唐侯,自拘於司败。”《国语·楚语下》:“臣何有於死,死在司败矣。
”韦注:“楚谓司寇为司败”。子书中的《子华子》卷上《孔子赠第二》曰:“惧不任君之事,以为司败忧也”。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