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评议超全盘点,读完你就是最了解同行评议的人!

所谓同行评议,就是由文章作者所在领域的专家对文章进行独立评估,其目的是评估文章的总体质量以及是否适合出版。

在投稿过程中,作为作者,你也许会遇到各种不同类型的同行评议。那么你知道不同类型的同行评议有什么区别吗?它们各自又有什么优缺点呢?今天这篇文章告诉你答案!

单盲同行评议–Single-anonymous peer review

在这种评议模式下审稿人知道文章作者的身份,但是作者不知道审稿人的身份。这是自然科学与工程以及医学期刊上最常见的同行评议方式。

由于匿名机制,审稿人不用担心文章作者对于评审意见的嗔怪和抱怨,可以给予文章更加全面且诚实的反馈。

双盲同行评议–Double-anonymous peer review

在这种模式下,审稿人并不知道文章作者是谁,作者也不知道审稿人的身份。双盲同行评议在人文学科和一些社会科学领域尤为常见。

 许多研究人员喜欢双盲同行评议,因为他们认为这种模式比单盲同行评议更公平。审稿人可能会因为文章作者的资历,性别或国籍等信息而产生无意识的偏见,从而影响对于文章的判断,而双盲同行评议则可以有效避免这一点。

 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文章已经被匿名处理,但作者的身份仍可能无法避免被他人识别,对于那些工作在一个非常精专领域的作者来说尤甚。审稿人可能会通过作者在学术会议上提出的想法或者其写作风格而察觉到作者的身份。

开放同行评议–Open peer review

开放同行评议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最近的一项研究甚至确定了122种关于开放同行评议的不同定义。通常,开放同行评议指的是审稿人知道作者的信息,而审稿人的身份将在审稿或出版过程中的某个时间点公开给作者。

 在开放同行评议模式下,评议报告以及审稿人的姓名可能会和被评议的文章一起发表。一些开放评议期刊还会发表文章的所有早期版本,以便读者能够看到在同行评议后,文章的哪些部分进行了修改。

出版后同行评议–Post-publication peer review

在这种模式下,作者的文章在发表前可能仍要经过上述其中一种的同行评议,又或者,文章在经过一些基本的检查之后,会被立即发布。但无论哪种方式,一旦文章被发表,受到邀请的审稿人或是文章读者就可以为文章添加评审意见或评论。

注册报告–Registered reports

注册报告流程将同行评议分为两部分。第一轮的同行评议发生在实验设计完成后,收集或分析数据之前。这时的同行评议会对文章中的研究问题以及实验设计给予反馈。

 这时,如果文章通过了第一轮的同行评议,文章会被期刊原则性接收(in-principle acceptance , IPA),这表明,只要作者按照之前的方法成功完成研究,并提交基于证据的结果和解释,文章就会被发表。

如果你是投稿新手,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同行评议以及投稿全过程!

欢迎下载《文章投稿与同行评议免费指南》(Article submission and peer review free guide)

指南中深入介绍了如何投稿、投稿后的那些事儿、同行评议以及同行评议后会发生什么,致力于帮助你理清思路,在文章发表的每一步都得心应手!

资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