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意识到,气候变化议题是西方国家站在道德高地,用于打压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工具。但今天我要说的是,这个道德高低也是站不住脚的。气候变化确实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太多的数据与事实交叉证明,气候变化的数据被伪造,气候变化的后果被夸大,而罪魁祸首就是气候变化强烈利益相关的披着科学外衣的政治团体——IPCC。在第六次报告中,IPCC给出的气候变化数据与历史物种分布不符,与古代气候文字记录冲突,气候重建数据相互抵触,核心结论更是与所有第四纪气候研究者给出的结论违背。而在西方舆论霸权下,这些事实大家根本无法从主流媒体中看到。
前言:
IPCC全称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中文名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碳排放成为了我国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议题。作为气候变化相关的国际权威科研机构,IPCC的研究结论越来越多地通过媒体进入民众视野,逐渐成为了绝大多数人心中的绝对权威。但是正如美式“民主”、“自由”那样,气候变化理论也是西方在部分现实基础上进行夸大和篡改从而形成的伪命题。
目前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庞大的研究领域和利益团体,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投入。但是我想问一下大家,特别是进行低碳研究的同行们,有多少人能够带着批判的思维,阅读甚至只是简单浏览一下IPCC给出的报告?现在以IPCC为代表的气候变化支持派正在伪造历史气候数据,夸大气候变化的严重程度和危害,并且出现越来越明显的宗教化趋势。在学习和交流过程中,个人感受到绝大多数IPCC的科研参与者(个人接触到的主要是华人圈)都表现地非常客观与包容。但是在正式的官方场合中,IPCC这个整体就表现地极度保守与排外,不容许任何质疑的声音。科学本来就是可以质疑的,不能被质疑的叫宗教!
而特别是在2021年陆续公布的第六次报告中,IPCC竟然给出了目前全球温度远远高于距今4000-8000年的全新世大暖期,达到12.5万年最高峰的暴论[1]!小幅度的夸大可能难以发现,但是弥天大谎是掩盖不住的!本人并不是古气候方向的研究者,但是关于这个问题和数十个古气候研究者交流过,他们全部认为全新世大暖期的温度远高于现在。即使是IPCC的支持者也认同这一事实,只是认为现在人类活动的温升速度太快需要进行控制。但是现如今第六次报告公开后,他们被自身所信奉的精神领袖狠狠地打脸。我们可以看一下丁仲礼院士是如何说的:“现在地球温度增加到底到了什么程度?丁仲礼说,现在温度肯定为800年来最暖,但是肯定比6000年前冷[2]。”丁仲礼院士就是那位和柴静对线的那位巨佬,他的方向就是第四纪地质学和古全球变化。如果读者还坚信IPCC的结论的话,曾经河南的大象竹鼠知道吧?
这种我写这篇文章,就是想看一下那批奉IPCC为圭臬的从业者,会如何洗地这个弥天大谎!如果历史气候数据严重造假的话,那么基于此对未来气候变化程度和后果的模拟将会完全错误,整份报告的结论将会被完全推翻。本人欢迎交流与探讨,也接受各种有理有据的反驳,但是如果您对相关领域不是非常熟悉,反驳前请您先阅读全文。
正文:
首先,非常有必要科普一下气候变化是什么?气候变化并不是气候出现了变化这么简单,它是一整套理论体系。它包括以下三个核心点:(1)现在全球气候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发生变化,典型特征是全球平均温度的快速上升;(2)人类活动,特别是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是气候变化的主要推动力;(3)气候变化会带来极大的危害。这篇文章主要反驳的是第一点,但是并不意味着其他两点是没有问题的。比如对于第二点,有的研究认为目前的温度上升是历史周期与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3],而IPCC认为人为因素占比超过了90%。气候变化对人类影响争议更大,比如丁仲礼院士认为全球变暖对人类利大于弊[4]。
得到温度变化的绝对值很难,但是判断不同时期温度的相对高低要简单得多。我们先来看一下整个新生代地球温度是如何变化的。从6500万年开始的新生代,地球温度整体上处于下降趋势;而到了260万年至今来的第四纪,全球气温更是处于加速下跌状态。而目前,我们的温度正处在一个地球历史上相当低的水平,如图1中上侧曲线所示[5]。而以更小的时间尺度,如百万年或者十万年来看,地球温度正处在一个周期为十万年的冰期与间冰期交替的波动状态,如图2所示[6]。
上一次冰盛期大致在距今一万年前结束,随后全球温度迅速变暖,进入了一个相对温暖的时期,被称为全新世大暖期[7]。全新世大暖期在距今约4000-8000年前,最盛期在距今约6000-6500年前。全新世大暖期是全球性的,在除了热带海洋外绝大部分地区都被观测到[8]。这一段时期有多温暖呢?图4中给出了我国全新世大暖期时期部分物种分布,以及据此推测的与现如今温度的对比[9]。当然这些数据准确度有限只能作为参考,但是那些物种当时在当地的存在是否定不了的。即使在全新世大暖期结束后,短期内温度仍然相对温暖,如距今约3000年我国河南殷墟遗址中发现的大象、犀牛、竹鼠、鳄鱼等动物,如图5所示[9]。其中我们河南省的简称“豫”就来源于此!这些物种难以长时间在零下的环境中生存,但是目前河南地区低于零下十度的温度出现的非常普遍。这些证据充分证明了当时温度特别是冬季温度远高于现在!有的人可能会洗,说大象、犀牛可能是能够适应温带气候的棱齿象、披毛犀,可是鳄鱼和竹鼠怎么解释?图4图5中那么多的物种怎么洗?
然后我们回过来,看看IPCC第六次报告中是怎么说的? 在第六次报告第二章图2-1和图2-11中,IPCC展示了他们所认为的历史气候数据,如图6和图7所示[1]。注意图7中被IPCC标红的字体:“过去十年要比末次间冰期以来约12.5万年时间内任何一个世纪都要温暖!!!”而从气温曲线中可以看出,在1950年左右地球温度就达到了全新世大暖期最盛的水平。对此有任何怀疑的请去IPCC官网自行下载查看。其实说白了,我们现在的温度连唐朝温暖期的水平都远远达不到。唐朝时候“柑桔也种植于长安,天宝十年(公元751年)秋, 宫内有几株柑树结实一百五十颗, 味道同江南蜀道所进贡的柑桔一样[10]”。而目前当地柑橘完全无法在室外生长。
在这里,我们简要探讨一下IPCC中历史温度数据如何得出的。在给出的数据中,距今10000年至公元1900年的历史气候数据引自文献[11],1900-2020年温度变化数据引自文献[12]。在文献[11]中,作者采用五种方法构建了过去12000年来地球表面平均温度的变化情况,其中四种方法得到的数据非常接近并被IPCC所采纳,如图8所示。文献[11]核心结论是全新世大暖期最暖时温度比明清小冰期最冷时温度高了约0.7℃。同时,作者很贴心地把文献[12]中1900-2010年的重建温度数据贴了进来,这样两篇文献数据有了50年的重合期。我们把这50年的数据放大,如图8-2所示,除了橙色线CPS这种重建方法外,其余4方法(也就是被采纳的方法)重建的温度数据上升幅度只有文献[12]的大致六分之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两篇文献得出的温度数据完全不匹配!我们很难说哪篇文献问题更大,但是强行把两种完全不契合的方法得出的数据拼合在一个,得出与绝大部分人认知相违背、几乎所有业内人员都不认可的暴论,然后又基于这种暴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IPCC难辞其咎!
事实上如果仔细阅读IPCC报告的话,IPCC经常性地采用大多数人并不认可但是极大有利于自身的观点。比如历史时期二氧化碳浓度,图9中是IPCC给出的二氧化碳浓度数据。但是更多的观点认为石炭纪以前的古生代二氧化碳平均浓度超过了4000ppm,在中生代大部分时期也能接近2000ppm的水平,这要显著高于IPCC给出的数据。很明显的是压低地球历史时期二氧化碳浓度数据,更有利于夸大人类人类活动对二氧化碳浓度造成的相对影响。比如以下新闻“地球二氧化碳浓度已达2300万年以来的最高!”,但是文献[13]中认为目前二氧化碳浓度仅仅达到了300万年前的水平。但是在这个问题上我无法说IPCC一定有问题,但是作为强烈的利益相关方并且裹挟了过多政治因素,IPCC是很难做到完全客观的。IPCC不选择受众最广认可程度最高的数据,反而选择认可度相对低但是对自身最为有利的数据,这本身就是值得怀疑的。
接上文,我们来谈一下近代温度变化数据有什么问题?这就不得不提涉及一些的政治因素了。很多学者或自媒体从科学的角度科普了气候变化理论的起源。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气候变冷才是气候学界最担心的事情,为什么会出现180度的转变呢?背后的原因有众说纷纭,大家搜索“撒切尔”、“奥格里夫”以及“全球变暖”等关键词,可能会有完全不一样的看法。英国政府,无论从逻辑还是现实表现上都极有可能就是气候变化理论背后的最大推手!
接下来就是“哥本哈根气候门”事件了!不了解的读者可以去搜索相关关键词,我在这里主要引用百度结果,只说过程不做任何定论。气候门的起源是“2009年11月,一名电脑黑客窃取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的电子邮件服务器,窃取英国气候学家之间交流的上千封电子邮件内容。”气候门中最主要也最致命了就是下图中的这句了:“邮件和文件显示,一些科学家在操作数据,伪造科学流程来支持他们有关气候变化的说法”。而将气候门的最终调查交给了英国政府,就很有监守自盗的意味了。虽然不能说气候门事件中IPCC对温升数据造假成立,但是也不能排除掉造假的可能性。该事件调查结论定性为“并没有任何确凿的证据可以推翻IPCC的评估结论。”但是大家可以判断一下,本文针对IPCC第六次报告的驳斥,提供的一系列证据特别是河南省的“豫”这个字,到底能不能算可以“推翻IPCC评估结论的确凿证据”?
IPCC给出的气候变化后果预测也是非常值得探讨和质疑的。不同于以上已经确定发生的事实,对未来的预测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而且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全面性的,每一个影响领域都是非常庞大的课题。所以在这些问题上,我直接搬运了丁仲礼院士曾经的讲座内容,相关报道如图11所示。如果大家认为文字报道可靠性存疑的话,相关讲座视频链接也贴过来了[4],文字内容来自于视频56:30和1:02:00处,非常推荐感兴趣的读者把整个视频看完。无论是海平面上升速度、物种灭绝、粮食产量、疾病,丁院士的预测都与IPCC的预测截然相反,针锋相对!我也不能说丁院士的预测一定正确,但是至少能够证明气候变化理论是存在极大争议的,并不是某些人宣称的科学界共识!
在这里还想补充一点,丁仲礼院士同样存在利益相关,我为什么引用了如此多他的内容。因为丁院士受到美帝国主义制裁,有帝国主义荣誉认证!丁院士真的把所有的中国人平等看待,并不像某些人那样自视高人一等!有人可能会说,我国不是明确提出双碳目标了吗,现在丁院士不也在为我国碳中和远景做规划吗?必须指出,我们的碳中和政策更多地是为了进行产业转型,是为了保障能源安全,,不是让你们拿经费水论文的!不是让你们指责中国发展的!更不是让你们高高在上指责中国人民吃肉多的!别说没有,这两年指责中国人民吃肉多导致高碳排放的学术论文一抓一大把!二氧化碳与常规污染物有着非常强的协同脱除效应,所以在双碳目标指引下非常多的政策比如削减化石能源、发展新能源有着重要的意义。当然还有学者致力于消除各国碳排放的不公平性,我也表示大力支持。但是某些研究方向,对,我点名的就是碳补集和碳封存,有着任何的意义吗?无论是相关技术的研发,还是工程项目的落地,都是在骗取国家经费,浪费中国人民的血汗钱!
我知道我今天写的是砸人饭碗的行为,会带来很多非议。但我想对相关科研人员说一下,如果你们对科学还有一丝敬畏的话,请带着怀疑的眼光思考一下,你们的研究方向是否合理,各种碳封存、碳金融等研究方向是不是压根不应该存在!随着俄乌冲突全球能源危机进一步加剧,欧洲的碳中和政策已经开始松动。否则等碳泡沫破裂的那一天,你们曾将发表的论文将会成为你们学术造假的铁证,你们将被钉到耻辱柱上,受到人民的唾弃!
参考文献
[1] IPCC. AR6 Climate Change 2021: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Chapter 2. https://www.ipcc.ch/report/ar6/wg1/#FullReport
[2] 中国气象局. 丁仲礼:辩证看待气候变暖. http://www.cma.gov.cn/2011xwzx/2011xqxxw/2011xqxyw/201304/t20130418_211214.html
[3] Xu D. et al., 500-year climate cycles stacking of recent centennial warming documented in an East Asian pollen record. Scientific Reports.
[4] 丁仲礼. 气候变化及其背后的利益博弈.
[5] Westerhold T. et al. An astronomically dated record of Earth’s climate and its predictability over the last 66 million years. Science
[6] Hansen J. et al. Climate sensitivity, sea level and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A
[7] Shakun JD. et al. Global warming preceded by increasing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s during the last deglaciation. nature
[8] 王绍武. 全新世气候变化. 气象出版社
[9] 葛全胜等. 中国历朝气候变化. 科学出版社
[10] 竺可桢.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考古学报
[11] Kaufman D. et al. Holocene global mean surface temperature, a multi-method reconstruction approach. Scientific Data
[12] Poli. P. et al. ERA-20C: An Atmospheric Reanalysi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Journal of climate
[13] Rae JWB. et al. Atmospheric CO2 over the Past 66 Million Years from Marine Archives. Annual Review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