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综述:心理学》首期文章上线

封面故事

心理学是一个容纳百川的多样化领域,心理学的子领域各有千秋,各自又都与相近的其他领域看似相同。不管是心理学的什么子领域,它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了解人的思想以及它产生人类行为的过程。

Comment | 架起临床心理科学中研究-服务间的桥梁

Repairing the research–service rupture in clinical psychological science

科学服务的整合是临床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原则。然而,临床心理学研究所面临的确切对象,以及其成效如何,目前无法得知。任何没有确切目标的不以服务为中心的临床心理学研究都是纸上谈兵,无法实现其在个人和社区水平研究并减少精神疾病的最终目标。

将研究与服务相结合是临床心理科学的核心。30年前,McFall指出了临床实践和科学证据之间存在的代沟号召采用以“临床科学家”的方法来培训出具有临床实践的科学家和具有研究背景的临床从业人员。与此相关的是,这种科学家从业者临床培训模式旨在通过研究问题的本质以及通过评估缓解这些问题所需的努力,将研究与服务很好地结合起来。2。在这两种培训模式中,临床上的心理学研究人员需要进行科学研究,直接或间接地为个人和社区服务特别是为患有或面临精神疾病风险的人服务。

通常,从服务的目的来看,临床心理学研究的目标是以临床实践为导向来定位服务(例如,通过研究来定位心理治疗)。然而,正如临床心理学家的工作并不仅限于临床,以及精神卫生并不拘泥于常规治疗一样,通过研究来进行“服务”的使命也不仅限于治疗师这一方。事实上,这种狭隘的定位于临床研究的“服务”已经错失了支持研究参与者、病人和社区的心理健康需求、知识和文化的机会。

Review Article | 对错误信息的执念以及所谓“顽固不化”的心理驱动因素

The psychological drivers of misinformation belief and its resistance to correction

从选举和公投到对COVID-19大流行病的反应,错误的信息一直是当今各类争议事件的主要促因。对错误信息的执念不仅会导致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而且在这类信息被纠正之后,仍能持续影响人们的判断,这种现象被称为持续影响效应。在这篇综述中,我们讨论了导致人们形成或陷于错误观点的认知、社会和情感因素,以及在错误信息被纠正之后阻碍知识修正的心理障碍,包括持续影响理论。我们讨论了先发制人型(“干预性”)和主动型(“揭穿性”)干预措施在减轻错误信息影响力方面的有效性,以及对信息消费者和包括新闻、公共卫生、政策制定和教育等各个领域的从业人员的影响。

Review Article | 训练引起的认知变化的产生机制

Mechanisms underlying training-induced cognitive change

在过去的20年间,通过行为训练干预(例如,重复练习认知任务或元认知策略指导)来提高认知能力展现出了巨大的前景。虽然有大量的证据表明这种训练干预有助于提高在所训练的任务中的表现,但对于这些益处是否也适用于受训范围以外的其他任务和能力,仍然存在争议。在本综述中,我们全面讨论了认知训练提高非训练任务方面的有效性,重点关注已经提出来的有关训练和转移效应的理论机制。我们强调重要的一点是,目前很少有证据表明训练能提高认知能力,即个体可用的整体认知来源。相反,大量的证据表面,训练能提高认知效率,即在现有的认知能力限度内优化表现。我们得出结论,认为通过研究来明确认知效率提高的认知机制,是开发出有效的认知训练干预措施的可行方向,具有很大的潜力。然而,为了推动我们对人类认知和认知可塑性的理解,我们必须努力开发和完善理论,从而产生能够进行测试的假设。

Review Article| 面对面的社交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回顾 

A review of theories and methods in the science of face-to-face social interaction

在人类历史长河里,面对面的互动一直是建立社会关系的主要的以及最基本的方式,即使在数字时代,它仍然是连系人类的基础。这些互动的基础是多人之间的语言和非语言信息的动态整合和协调。然而,面对面互动的心理过程仍然难以研究。在这篇综述中,我们讨论了隐藏在面对面社交下的多模态现象的三种组织方式,以便为理论的开发提供基础。接下来,我们回顾了三种社交理论类型:关注行动的社会意义的理论、用简单的行为规则解释行动的理论和倚靠他人内心状态的丰富认知模型的理论。最后,我们讨论了如何用不同的方法来区分不同的理论,展示了一些新方法并概述了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关注面对面社交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认知理论的有重新的认识,会使社交研究重获活力,推动对面对面社交及其潜在认知基础的科学理解。

性格和精神病理学通常被认为是人类行为的不同方面,研究它们的研究人员也通常来自不同学科。然而,大量的研究表明,性格和精神病理学的表型具有共同的结构。这一证据导致精神问题在概念和研究方法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并提出了关于性格特征和精神障碍之间差异的新问题。在本视角文章中,我们建议,对于基于具有个体差异的结构或稳定性来区分性格和精神病理学的模型,应当将其用作群体水平的精神病理学风险模型,而非用作个体水平上的精神病诊断框架。我们认为,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人与环境的交互是区分性格和精神病理学的关键,因此也是精神病学诊断的关键。这一建议指出,需要用新的方法来研究人格、精神病理学以及两者之间的差异。

Perspective | 人与环境的交互能区分性格和心理病理学 

Person–environment transactions differentiate personality and psychopathology

性格和精神病理学通常被认为是人类行为的不同方面,研究它们的研究人员也通常来自不同学科。然而,大量的研究表明,性格和精神病理学的表型具有共同的结构。这一证据导致精神问题在概念和研究方法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并提出了关于性格特征和精神障碍之间差异的新问题。在本视角文章中,我们建议,对于基于具有个体差异的结构或稳定性来区分性格和精神病理学的模型,应当将其用作群体水平的精神病理学风险模型,而非用作个体水平上的精神病诊断框架。我们认为,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人与环境的交互是区分性格和精神病理学的关键,因此也是精神病学诊断的关键。这一建议指出,需要用新的方法来研究人格、精神病理学以及两者之间的差异。

Nature Reviews Psychology

关于Nature Reviews Psychology

《自然综述心理学》是《自然综述》系列期刊首次聚焦社会和行为科学。该刊将发表权威、易读的热点综述、观点和评论文章,涵盖整个心理学领域及其应用和更广泛的社会影响等。Jenn Richler(珍妮·里希勒)担任该刊主编。进入网站https://www.nature.com/nrpsychol/了解期刊投稿指南。

资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