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死后,整个世界都开始爱我了。
这话放在荀子的身上有些恰当的过头了。不过也恰如鲁迅说的:死者若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真的死掉了。
儒家自孔子缔造之后,经孟子到荀子,好像都没逃过如此安排
可出生于赵国刚开始读《春秋》等儒家经典的少年荀子自然不晓得以后是怎样的,他认为,不如现实一点把书读好,所有的梦想都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的。因此,他选择了孔子做为他的精神导师,希望以后的某天能追上自己的梦。
孔子时的儒家,是处于主张“仁”的阶段。
对个人,要自我提升、修行、修心,进而做君子,做贤者,甚至是圣人。
对社会,要以礼仪道德的方式来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
到了孟子时的儒家,与时俱进,发展到了“仁政”阶段。他研究整理后提出一套便于治国的仁政方案,想要通过王权来实现儒家的理念。
思想是很完美而宏大的,可现实是能气哭他们的,这是他们无法摆脱的时代局限性。当他们认为他们的理念实施起来就像“人要吃饭”一样是很自然时,社会却是各据为王、打斗不休、礼崩乐坏争当扛把子的时代。他们这偏向理想主义的思想与当下格格不入。
所以,孔孟生前身后虽很受推崇,却未被重用。个个山大王也都是好生的招待他们,但就是不去重用。为啥?——你说的都很对,可对我没啥用。
带人打架,战术很重要;管理手下,制度很关键。所以整个春秋与战国的这片土壤,孕育了兵家、法家、阴阳家、纵横家等等百家绽放的格局。我现在正筹备着带人打架去,你跟我说想要教他们个个都成圣人君子知礼明事之人???
乱世,要的是定世的谋略与兵法
盛世,要的是治世的政法与思想
战争与战争之间的时间跨度太过短小,即使有中间种粮屯兵的时间,可依旧不足以用来治世育人。
后来学有所成的荀子把这些都看的真真的,想的透透的。但由儒家思想培育出来的心依旧让他躁动不已,于是,他决定去一趟那个“儒者不入秦”的地方瞅瞅。
当然,支撑他身为儒者而不畏名声也要去的原因,跟他之前的遭遇脱不了干系。他的母校就是齐国在当时天下所办的唯一国办学校——稷下学宫,可好好的合纵伐秦因为齐国不懂得收敛野心而变成了五国伐齐,让荀子见到了太多的尸横遍野和血色苍穹。无奈,惨到极致的他便去了楚国。但上苍的玩笑依旧继续,随着六年后秦国的人屠白起坑杀四十万楚军,破了郢都,让荀子不禁感慨:到哪,哪没了!
他想到了当初孔子“周游列国”时的情景,那个听起来像是旅游的故事,那种颠沛流离的感觉,其内辛酸,或许当时的荀子更为了解。
战国末期,经过商鞅变法的秦国无疑是扛把子黑马,但也正因为重法轻仁让那时的秦国成了一个打架机器,不可一世,被称之为虎狼之国而诞生“儒者不入秦”的名头。
荀子看着强大的秦国,看着法制完善的秦国, 看着被民众认同的秦国,见到了秦国君主。结果显而易见——“你说的很对,但对我没啥用。”
荀子看着天空的血雨,看着地上的尸体,他越来越觉得传统儒学无法解释也无法解决他所看到的和经历的一切。所以他惆怅了,也开始日思夜想着,怎样才能让儒学跟现实所接洽,儒学与百家之长所融汇。
荀子的这个想法在当时是很大胆激进的,无疑是反传统唱反调的叛逆行为。
但他看到法家变法卓有成效和“礼”之外“法”的魅力以及儒学与兵法的相互碰撞让他的思想也无羁起来。
酝酿的思想“天行有常”“人定胜天”“性恶论”等等接踵而至。
①天行有常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他认为自然界有其自己的运行规律,并不会因为尧帝贤明就一直存在,也不会因为桀纣暴虐而消失不在。星坠日食等现象,都是自然界的变化,并不是天有意志,更不是鬼神所为。
而孔子就比较温和了,说“敬神如神在”(我虽不信鬼神,但我会装装样子)。
②人定胜天
“制天命而用之”。也就是人力能够征服自然制服“天命”,进而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荀子的这种思想对后世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更是有着重要的作用。
可怎样才能“胜天”?就是成为君子。那又如何成为君子?这就得好好唠唠了,便是通过不断学习以及修身养性从“性恶”中脱胎换骨便成君子。
所以,他的核心思想是——“性恶”。
③性恶论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够毒舌,够扎心。他认为孟子的“性善论”过于理想化,所以他发明了一个谚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把原始的人性比作蓝,把加工提炼成的人性比作青,加工的过程就是学习和磨练。
所以他比前人们更看重人类改造自然、改造自己的力量,更是务实的提出很多切实可行的“内圣外王”的方法。
“内圣外王”之道,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內涵。梁启超说:“‘内圣外王’一语,包举中国学术之全部,……其旨归在于内足以资修养而外足以经世。”
他如此看重学习,所以《荀子》三十二篇里开篇就是痛苦的《劝学》(当初背的确实痛苦)。
但这还不够,刺激的还在后面。
他说有一种人,看似才富五车,宏伟壮志,想效法圣明的先王却不得要领,整天只会吹牛却连自己的言论都无法做出很好的解释。随后他竖起中指,移向了孟子。。。
他还说有一种人,出口成章,把百姓忽悠的不要不要的,自己却做事急于求成,然后把中指移向了墨子。。。
就这样荀子把中指转了一圈,在自己看不惯的十二个先哲和平辈面前一一指过,成书《非十二子》。
如此,后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提起让荀子封圣入孔庙。
巷子里的猫虽自由却没有归宿
围墙里的狗有归宿终身都得低头
人生这道选择题怎么选都会有遗憾
荀子自己选的路,他自己清楚,对过世的大王歌功颂德显然没有用处,给予不了他所需的平台,而对在世的大王哭庙骂殿肯定不被待见。于是他想到了变通、融会贯通,集百家之所长下锅一块炖。
儒家的仁,是提倡人性中善的一面,以礼教约束人的行为。而法家则是针对人性恶的一面,以律法约束人的行为。
荀子不是孔孟那种理想主义者,他够务实。他的思想深处已经完成了由理想主义的礼治到现实主义的法治的转变,他的两个弟子韩非和李斯就是很好的证明(这两个都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且名噪一时)。
而礼治与法治本就应该融合在一起——后世统治者虽然嘴上都尊奉仁义礼治,而实际却是以法治来运营国家,内法外儒是后世治国的真正形态。用儒家礼治弘扬人善的一面,再用法家法治来摒弃人恶的一面,儒法并用,方为长治久安之策。
儒者不入秦,可荀子却对秦国该夸的夸,该贬的也得贬两句,这也表明他在坚持儒学的前提下,也在努力扩大儒家的发展空间。正因为他的务实精神才为儒家适应现实进而谋求新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然而直到近现代,人们才意识到他的思想与治世之策颇为融洽。
其实并非是他死了我们才会爱他,而是我们爱的有点太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