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之内皆兄弟,该如何理解“中国”? ——“汲古论坛”第十七场学术活动在线上举行

       3月19日,中国艺术研究院“汲古论坛”第十七场学术活动暨“何为中国”系列讲座首讲在线上举行,主题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古代中国的华夷观和天下观”。论坛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主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历史学分社协办。

  “何为中国”,是对“中国”这一概念内涵及诞生原因的追问,也是对中华文明形态的深入思索。近些年来,学术界试图通过田野考古与传世文献等多维研究方法探寻“中国”的诞生肇端,以期厘清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轨迹。中国自古是一个多民族融合而成的国家,通过建立文化优势达到周边向中心的融合,由此塑造相同的民族心理。所谓“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从不关涉征服,而是一贯以包容、交流、同化和融合为核心。

  论坛伊始,论坛召集人、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喻静首先解题“四海之内皆兄弟”,进而引出“中国”这一概念,并介绍推出“何为中国”系列讲座的缘由。“中国”一词是我们最常用的词汇,是我们的常识与基石,是我们的国籍与家园。她提出一系列引人深思的问题:中国等同华夏,等同中华吗?中国与天下有何关系?何为历史,何为中国历史,中国之为中国与中国文化又有何关系?中国的思想、学术、文学、艺术等如何塑造中国的面貌?身处于历史与文化的进程之中,中国人如何理解天、地、家、国、物、我等概念?如何理解族群往来、文明互鉴?她强调,传统文史研究的意义就在于建立对国史的认知,梳理意识、凝聚共识、确立认同、拓展事业。我们需要沿着中国文明自身的话语脉络来理解中国,需要通过多种文明视角的交互来观照中国,需要以中国特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来诠释古代中国、确认今日中国、想象未来中国。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无论个体还是国家都需要定力、底气与信心。定力来自悠久文明的代代积淀,底气扎根于地球生命的共同家园,信心源于人类同命运、共呼吸的事实与信念。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何为中国”这一问题的探讨,将帮助我们更好地思索:中国从何处来?中国为何是中国?中国向何方去?拨开层层迷雾,我们终将领悟。中国之所以是今日之中国,乃中国历史和中国人的必然选择。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韩昇围绕“何为中国”“何谓天下”“蛮夷戎狄观念的演变”“古代中国的华夷观和天下观”等四个方面展开主题研讨。

  如何理解“中国”?“中国”一词最早出现于1963年陕西省宝鸡县贾村出土的周成王时期的青铜器——何尊之上,其铭文记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或,自之辟民。”铭文中出现的“中或”的“或”就是“国”,这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中国”二字。随后,他为我们梳理了“中国”这一概念的发展,指出《诗经》相关篇目如《大雅·民劳》《大雅·荡》《大雅·桑柔》中也提出最初的“中国”就是“京师”。春秋以后,文献里“中国”的称呼大量增多,“中国”和“蛮夷”“戎”相对,已经从原来的“京师”扩大到周王朝的中原封国。随着文化统一的进程,“中国”的范围也在空间上不断扩大。战国时代,实行周制而获得中原诸侯国认同的国家逐渐融入“中国”。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中国”成为全国的称谓。不过,以中原为“中国”的观念根深蒂固、影响久远。唐以后,称北方为“中国”的现象逐渐减少。他强调,“中国”不仅是地域的概念,尚具有文化的含义。在古人心目中,“中国”是“以诗书礼乐法度为政”的国家,对于周边民族具有文化上的优越感。

  如何理解“天下”?“中国”这个国家形成的同时,也逐步建立起“以天下观为主体的国家认同”这一观念,此观念来源于周部族所建立的至高无上的天的观念。“天下”原指周天子的统治地区,“天下”之外有“外侮”,天下的范围及于周所封建的诸侯国。秦统一中国之后,“天下”的称谓显著增多。秦始皇君臣喜欢使用“天下”一词指新统一的全国,令人感受到秦人对统一六国空前功业的自负。广义的“天下”涵盖了夷狄,夷狄地区并非秦实际控制的区域,只表明秦朝的雄心。他强调,所谓的“天下”,凸显的是文化优越。秦朝广义的“天下”观,继承了向夷狄推行中原王朝的文化以改变他们的观念。这句话让我们误读《诗经》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一语。其实正确的表达是让中国礼仪美好之邦能够像阳光一样,照耀到每一寸土地。

  蛮夷戎狄观念是如何演变的?“蛮夷戎狄”是与“天下”相对的概念,最初华夏族称呼周边民族为“蛮夷戎狄”,只是标识部族意义上的区别,并不带有歧视意义。从春秋时代开始逐渐形成歧视夷狄的华夷观念。对夷狄的歧视,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类如“戎狄豺狼”等,属于种族歧视;第二类属于文化上的歧视。两类歧视之间并非毫无关联,而是存在内在联系。在周王看来,戎狄犹如禽兽,是由于“血气不治”的缘故。而血气调治需以德绥戎,即用文德教化夷狄。唯有夷狄实现文治,就消除了同“中国”的差异,转化为“诸夏”,秦、楚、吴、越都是明显的例证。总之,在中国的天子观里,天子居于中心地位,由里向外,不同的民族国家都有各自应有的位置。

  古代中国有着怎样的华夷观和天下观?第一,中国自古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在此过程中,更受重视的是民族的融合而不是征服。第二,中国古代较早形成于居于中心地位的民族,并建立了以之为中心的早期国家。早期国家与周边民族关系密切,并在与他们的战和关系中逐步扩大国家疆域。在此过程中,各部族在国家的扩大过程中融为中国主体民族。第三,多民族融合的过程,基本上是周边向中心的融合。居于优势的文明无论在生产生活方式、国家制度、社会成熟与文化发达程度都明显高于周边民族,因而形成一种吸引力,促使周边民族向他靠拢看齐,从而形成文化优势。第四,建于先进地区的古代国家,形成一套伦理道德与行为准则。在相同国家制度和道德规范下,中心区域形成共同的文化基础,造成相同的民族心理。这既是中国统一的文化要素,也是国家在与周边民族国家相比较时,形成民族认同与共同的对外思想观念,由此构成中华民族的文化核心。第五,在多民族并存的状态下,特别判别中国与否的标准,是以生产、生活和道德礼仪所构成的文化为依归的。

  韩昇总结:中国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一是由其多民族性特点而产生,并随着中国的发展而不断加深。二是对其他民族的认识,是从文化习俗的对比而形成的。三是民族融合的传统和对扩大文化影响的态度,使得中国对周边民族关系的基本点不在于民族的征服,而注重包容、交流、同化和融合,这与罗马帝国通过民族征服来构建世界帝国的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四是中国统一王朝建立之后,其实行的对外政策是在以往处理民族关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一传统至关重要。

  与谈环节,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焦天然以“‘汉并天下’与‘以德化民’——‘天下’观念在汉代地方行政的实践”为主题,围绕“中国”概念的推进、“大一统”的构建、地方行政的“德化”实践等问题展开,从“天下”观念,汉对秦制度的继承和变革,以及秦汉时期政治文化内涵的解读等方面,对韩昇教授的发言进行回应。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生王艳则从中国疆域形成的历史、儒家文化对想象的构建等角度,论述了中国传统的天下观如何通过构建“中国”这一中心凝聚国家的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并通过对西嶋定生“东亚世界论”、宫崎市定“西亚文明东流说”等理论的构建背景的考察,对目前区域史研究中的“去中心化”倾向进行了探讨。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胡子轩

资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