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史【文学(文献学)】研究学术基本功

 

一、基本能力

1.见识:章学诚“高明者多独断之学,沉潜者多考索之功。”邓广铭“一个历史学家,一是必须具备督导的简见解,二是必须具备考索的功力。”

2.邓广铭“治史四钥”:职官、地理、年代、目录

二、职官

1.职官志、百官志。

2.孟子“诸侯之宝有三:土地、人民、政事。”;马瑞临“相因者,政治制度;不相因者,事件人物”;“宋承唐制,抑又甚焉。”;“明官制,延汉唐之制而损益之。”;江淹“修史之难,无出于志。”;张之洞“读史以读志为最要。”

三、地理(历史地理、沿革地理):

1.地理志、食货志。

2.张之洞“地理为史学要领。”;傅振伦“夫舆地之学,为读史第一要务。”;谭其骧“历史地理的研究是史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四、年代

1.钱币问题:唐宋时期年号最繁;所有的年号要记下来

2.建元改元问题:祭祀改元;灾异改元;避讳改元;追求吉利

3.年代学:自然观测法(科技)、历史考索法(文献)

五、目录

1.王鸣盛“目录之学,学中第一之要事。”;张之洞“得门径入,事半功倍。”

2.《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3.吴枫《中国古典文献学》

4.正史艺文志: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

5.钱穆《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史》

中国传统文献典籍与学术研究

 

一、文献目录学知识的重要性

1.文献学含义:整理和利用文献的学问。

2.目录之学,读书入门之学也。

3.了解把握文献的流传和积聚状况:现存古籍10万种。

4.掌握图书分类法与文献检索:学科体系细分化与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读书是治学的基础(漆侠《历史研究法》);人文科学属于反思科学。

二、中国传统文化典籍概述

1.学术研究涉及文献:语言文字、科技、教育、文学、艺术、史学、伦理学、宗教学、哲学等。

2.何谓文献:史源学;金元以文献命名文集;明清指论著。

3.记录有知识、信息的一切载体。(《中国大百科全书》)

4.由语言内容、符号、载体三个要素构成的统一体。

5.由文献信息、符号、载体、记录方式四个要素构成的统一体。

6.中国古典文献的产生

7.最早的文献典籍: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8.古典文献的发展:甲骨、金石、简牍、缣帛、纸质、非书文献。

9.甲骨文献:最早搜集者是王懿荣;最早编甲骨文献是刘鹗1903年的《铁云藏龟》;汇编贡献最大的是胡厚宣《甲骨文合集》。

10.金石文献:已知最长是毛公鼎;金石学;《金文文献集成》。

11.石刻文献:最早是石鼓文;儒佛道的石经文献;《历代石经研究文献辑刊》;《古代石刻文献断代分编》

12.纸质文献:纸质种类分有麻纸、皮纸、竹纸;记录方式分有写本、印本。

13.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14.近代第一部以文献命名的著作:郑鹤声《中国文献学概要》

15.张舜徽《中国文献学》

16.王欣夫《文献学讲义》

17.罗孟祯《古典文献学》

18.曾贻芬,崔文印《中国历史文献学》

三、古典文献分类与检索

1.六部分类法:刘向、刘歆《七略》

2.四部分类法:经史子集

3.类书:300多种;《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中华大典》

4.丛书:《儒学警语》《百川学海》《四库全书》

5.常用检索图书:《书目答问》《中国丛书综录》《中国丛书综录续编》《中国丛书广录》

 

如何进行学术研究

 

一、如何学习

1.学:接触知识(读书、实践),提升境界。“学为论语之第一字,乃人之第一事也。”“求知求能谓之学。”

2.学习:巩固知识,追求实践,反复实践。

3.学而思,思而信,信而行。学习是个过程,要善于学习。

二、如何做学问

1.佛家:悟。自悟与他悟,顿悟与渐悟。“悟之以文章。”“知者始于悟。”“学贵心悟。”

2.道家:修炼。修炼为学之道。“学贵修炼。”“知之修炼,谓之圣人。”“人不去修炼,不过是一皮囊,一草木。”

3.儒家:有所得。从有所思到有所得。“学者潜心略,有所得,且志之纸笔。”

三、如何进行学术总结

1.学术总结基本要求:学术性、创新性、理论性、有文采。

2.一点:明确学术焦点。

3.两面:前人研究状况、自己突破创新的方面。

4.三关键:基本文献、基本论述、基本观点。

5.史学注重严谨,哲学注重逻辑,文学注重文采。

 

 

从学术观谈史料

 

一、正确的学术观

1.宏观史料学:系统总结史料学,即史料学通论,是方法论,注重研究性

2.微观史料学:研究具体史料。即具体史料学,注重描述性,核心是版本目录学

3.史料学特点:关联性、实践性

4.目录学:《中国史部目录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

5.史源学:《陈垣史源学札记》;史料根据是否正确(版本、记载先后、征引简繁)、史料征引是否充分(征引完整)、推理计算

6.辑佚学:梁启超“辑佚四法”

7.编纂学:著作、编纂

8.考古学:新发现提供新史料

9.自然科学

二、研究方法

1.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

2.每天坚持读两卷书

3.多用中性语言,少用绝对化语言

4.王国维二重证据法:考古与文献、中文与外文、汉族与外族

5.创新角度:观点创新、资料创新、方法创新

6.视角史料:石刻造像、画像石、造像记、庙观寺宇的造像、书画、图说类文献、谱牒

7.文献辨伪:不能用孤证;选择反映事物本质的史料;从平凡的多见的史料中搜集;从全部事实的综合中总结结论

8.分析方法:历史分析法、逻辑分析法、阶级分析法、辩证分析法、历史比较分析法、数量分析法

二、文献征引

1.征引原则:尽可能使用一手资料;运用经过校勘考订的史料;运用反映事物本质的史料;注意运用考古文物史料;注意对引用史料作出的准确阐释;注意征引出处

2.暗引:在不失原意的前提下,进行增删。不加引号,注明出处

3.明引:原文摘录,加引号。重要的材料,长的材料要注明出处;引两三个字可以不注明出处

4.转引:注明“转引自”

5.注释:页下注、文后注、文中注

三、常用文献

1.《辞源》

2.汉典网络版

3.四库全书检索版

4.郑鹤声《中国史部目录学》

5.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

6.张舜徽《四库提要叙讲疏》

7.张舜徽《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

四、研究思路

1.问题意识:了解前人已经解决的问题,了解前人未解决的问题

2.提出问题

3.解决问题:理论水平、基本技能、学术规范

五、学术规范

1.高等教育出版社《学术规范导论》

2.道德规范、法律规范

 

道藏概论

 

一、道藏的特点和价值

1.内容:附会神性;礼仪、规制、史传;道士文学著作;其他

2.道教特点:无唯一创始人;无唯一经典

3.道藏特点:保存不少珍本善本,多宋本;保存了许多对儒佛产生影响的资料;保存了大量思想史资料;保存了大量文学艺术史料;保存了大量科技史和医学史资料

二、道藏的编纂

1.形成:西汉《天官历包元太平经》、东汉《太平清议书》、《周易参同契》、宋代道藏

2.重要阶段:郑隐藏书,葛洪;三洞经书,南朝宋陆修静,三洞分类法;玉纬七部经,孟法师,七部分类法;开元道藏;大宋天宫宝藏,七部分类法;万寿道藏,宋徽宗,第一次雕版印刷全本;大金玄都宝藏;正统宝藏,仅存,5305卷;万历续道藏

3.版本:涵芬楼道藏,民国印,350部,底本为北京白云观藏本;台湾1977年本;日本1986年本;三家本,1988年版,最常用;华夏出版社点校本,错误很多

三、道藏的分类

1.三洞分类法:上清(洞真)、灵宝(洞玄)、三皇(洞神)

2.七部分类法:三洞(洞真、洞玄、洞神)、四府(太玄、太平、太清、正一)

3.十二部分类法

四、参考文献

1.《道藏源流考》

2.《道藏说略》

3.《道藏提要》

4.《道藏书目提要》

 

 

四库全书利用漫谈

 

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1.殿本、浙本、粤本。

2.《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3.《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华书局标点整理本1997年版(重要)

4.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证》

5.胡玉瑨《四库提要补正》

6.崔富章《四库提要订误》

7.杨武泉《四库提要总目辨误》(重要)

8.杜泽逊《四库存目标注》

二、《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2000万字,未出。

三、《四库全书》编纂

1.采进本、进献本、内府本、敕修本、大典本

2.《四库采进书目》

3.经部: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十三经清人注疏》

4.史部:中华书局《二十四史》《资治通鉴》

5.子部: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中国农书丛刊》

6.集部:中华书局《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四、四库存目书

1.齐鲁书社《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重要)

2.《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

五、续修四库全书

六、四库未收书辑刊

七、四库禁毁书

1.《四库禁毁书丛刊》:原始性、丰富性、珍稀性

2.《四库禁毁书丛刊补编》

八、检索

1.复旦大学图书馆网络版索引

2.《四库系列丛书目录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九、数字化

1.全文检索版《文渊阁四库全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73张光盘(重要)

2.爱如生《全四库》,黄山书社,41张光盘,提供图像,无法检索,多版本

3.武汉大学原文电子版《四库全书》,153张光盘,提供图像,不便利

4.台北中央研究院《汉籍全文资料库》,版本精良,校对仔细(重要)

5.香港中文大学《汉达文库》,收费,甲骨金文,竹简帛书,先秦两汉魏晋,类书

6.翰堂典藏数据库,古文字、类书、出土文献(重要)

7.南开大学《二十五史全文阅读检索系统》(重要)

8.书同文《四部丛刊》电子版,版本价值高于《四库全书》

9.爱如生《中国基本古籍库》,最强大

10.国学宝典

 

 

从文献学入治学门径推荐书目 

标签: 文献 文化         分类: 文化文献

初级阶段:

1上海古籍:王欣夫说文献学(王欣夫)

2。中州古籍:中国文献学(张舜徽)

3。杭州大学:中国文献学新编(洪湛侯)

4。齐鲁书社:中国古典文献学(吴枫)

5。中华书局:文献学概要(杜泽逊)

以上各书,皆目录版本校勘均有所涉及,内容大同小异

 

中级阶段:

1。高教出版社:中国古文献学史(孙钦善)

2。上海古籍:中国文献学概要(郑氏兄弟)

3。齐鲁书社:校雠广义(程千帆 徐有富)

4。商务:中国目录学史(姚名达)

5。上海古籍:余嘉锡说文献学(余嘉锡)

6。岳麓 等出版社:书林清话(叶德辉)

7。武大出版社:中国古籍版本学(曹之)

8。上海书店:古籍整理概论(黄永年)

9。上海书店:校勘学释例(陈垣)

10。汉志与隋志 论述部分

11。四库总目各部大小序

 

高级阶段:

(一)基础通论类

(1)*黄永年,《古文献学四讲》,厦门:鹭江出版社,2003。

(2) *黄永年,《古籍整理概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3)黄永年,《唐史史料学》,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目录•版本•典籍)。(4)*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上下,凡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94。

(6)*张三夕,《中国古典文献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张传玺,《中国历史文献简明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8)郑鹤声、郑鹤春,《中国文献学概要》,上海:上海古籍,2001。『蓬莱阁丛书』系列。

(9)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1998。『蓬莱阁丛书』系列

(10)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民国学术经典文库』系列。

(11)章太炎,《国学概论》,上海:上海古籍,2000。『蓬莱阁丛书』系列。

(12)朱自清,《经典常谈》,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13)曹伯韩,《国学常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2。

(二)经部

(14)*吕思勉,《经子解题》,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15) *周予同,《中国经学史讲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16) *杨伯峻,《经书浅谈》,北京:中华书局,1997。『文史知识文库』系列

(17)杨成孚,《经学概论》,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

(18)顾颉刚,〈经学的今古文问题〉,参见顾氏《秦汉的方士与儒生》,页58~63。上海:上海古籍,1998。『蓬莱阁丛书』系列。

(三)史部

(19) *柴德赓,《史籍举要》,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大家小书』系列,第1辑。

(20) *王树民,《史部要籍解题》,北京:中华书局,2003。『国学入门丛书』系列,第1辑。

(21) 魏良弢 主编,《史着英华》,『中国典籍精华丛书』系列,第六卷,张永桃 主编,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22)【日】山根幸夫 / 田人隆 等 译,《中国史研究入门》(增订本,上下,凡二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四)目录学

(23)*来新夏,《古典目录学浅说》,北京:中华书局,2003。『国学入门丛书』系列,第2辑。

(24)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上海:上海古籍,2002。『蓬莱阁丛书』系列

(25) *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之一,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26)程千帆 / 徐有富,《校雠广义•目录编》,济南:齐鲁书社,1998。

(27)武汉大学、北京大学•《目录学概论》编写组,《目录学概论》,北京:中华书局,1982。

(28) 蒋伯潜,《校雠目录学纂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29)王锦贵,《中国历史文献目录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0)高路明,《古籍目录与中国古代学术研究》,南京:江苏古籍,2000。『中国古文献研究丛书』系列。

(31)【清】张之洞 撰 / 【民国】范希增 补正,《书目答问、补正》,上海:上海古籍,2004。『蓬莱阁丛书』系列。

(五)版本学

(32)*李致忠,《古书版本学概论》,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

(33)李致忠,《宋版书叙录》,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

(34)程千帆 / 徐有富,《校雠广义•版本编》,济南:齐鲁书社,2001。

(六)校勘学

(35) *倪其心,《校勘学大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6)陈垣,《校勘学释例》,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

(37)张元济,《校史随笔》,上海:上海古籍,1998。『蓬莱阁丛书』系列。

(38)程千帆 / 徐有富,《校雠广义•校勘编》,济南:齐鲁书社,1998。

(39) 【南宋】郑樵,《校雠略》,参见郑氏《通志•二十略》,页1803~1824。北京:中华书局,无出版年月标识。

(七)小学之一•文字学

(40)柳士镇 主编,《史着英华》,『中国典籍精华丛书』系列,第八卷,张永桃 主编,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41)黄侃 述 / 黄焯 编,《文字声韵训诂笔记》,上海:上海古籍,1986。

(42)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上海古籍,2001。『蓬莱阁丛书』系列。

(43)*李学勤,《古文字学初阶》,北京:中华书局,2003。『国学入门丛书』系列,第2辑。

(44)*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八)小学之二•音韵学

(45)*唐作藩,《音韵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46)*王力,《音韵学初步》,参见商务印书馆『大家阅读版』丛书,王力《诗词格律十讲》,页72~143。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九)小学之三•训诂学

(47) *陆宗达,《训诂简论》,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大家小书』系列,第1辑。

(48) 陈绂,《训诂学基础》,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十)基础常用书(含:文言句读及文化常识)

(49)*余嘉锡,《古书通例》,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之一,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50)*杨树达,《古书句读释例》,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之一,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51)*王力,《古代汉语》

(52)*郭锡良,《古代汉语》

(53)*阴法鲁,《中国古代文化史》(凡三册)

(54)杨伯峻 / 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

(55)朱自清 / 叶圣陶 / 吕叔湘 合编,《文言读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

(56)张中行,《文言津逮》,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大家小书』系列,第1辑。

(57)许嘉璐,《中国古代衣食住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大家小书』系列,第1辑。

(58) *刘叶秋,《历代笔记概述》,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大家小书』系列,第2辑。

(59)*刘叶秋,《中国字典史略》,北京:中华书局,2003。『国学入门丛书』,第2辑。

(60)*刘叶秋,《类书简说》,上海:上海古籍,无出版年月标识。『中国古典文学基本知识丛书』之一。

(十一)常用工具书

(61)*吴小如 / 吴同宾,《中国文史工具资料书举要》,天津:天津古籍,2002。(62)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中文工具书使用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63)沈望舒 主编,《中国大书典》,北京:中国书店,1994。

(64)陈垣,《二十史朔闰表》(附:西历•回历),北京:中华书局,1999。

(65)【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北京:中华书局,1987。

(66)【北宋】司马光,《类编》,北京:中华书局,1984。

(67)【清】张玉书 / 陈廷敬,《康熙字典》,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

(68)【东汉】许慎 撰 / 【清】段玉裁 注,《说文解字注》,杭州:浙江古籍,1998年。

(69)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汉口: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70)高至喜,《楚文物图典》,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71)*《辞海•语言文字分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72)*《辞海•文化体育分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73)*《辞海•地理分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74)*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辞海•历史考古分册》(试行本),北京:中华书局,1961。

(75)《辞源》(修订本•凡四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76)吕宗力,《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

(77)张传玺 / 杨济安,《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地图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78)谭其骧,《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6。

(79)袁珂,《中国神话传说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

(80)杨树达,《词诠》,北京:中华书局,1978。

(81)《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82)《现代汉语规范字典》,北京:语文出版社,1998。

(十二)附列

(83)《文史知识》,中华书局。

(84)《学林漫录》,中华书局。

(85)《学术集林》,王元化 先生 主编,上海远东出版社。

(86)《文献》,任继愈 先生 主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古人的九种读书法

 

        1.诸葛亮:“观其大略”读书法

        三国诸葛亮深通读书之道,不仅好学,而且善学,并因此成就了他的“足智多谋”。诸葛亮的读书法,对今人亦有裨益。诸葛亮读书只“观其大略”。诸葛亮隐居荆州隆中之时,与颖州石广元、徐庶、汝南孟公威是好友,并一起拜师游学。

        石广元、徐庶、孟公威三人读书学习“务于精熟”。曾经“走马荐诸葛”的徐庶则折节学问,“卑躬早起,常独扫除,动静先意,听习经业”,目的为求得“义理精熟”。而诸葛亮读书却与诸生不同,他是“独观其大略”。他没有钻进书堆,死记硬背,而是泛读大概,撷取精华,掌握其实质。

        诸葛亮读书也没有到废寝忘食的地步,而是正常地作息,“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他对好友们说:“你们几位从政可以做到刺史、郡守。”三人反问诸葛亮“仕途”如何,诸葛亮“笑而不答”。

        后来事实证明,读书务求“精熟”的石广元、徐庶、孟公威等人,也的确只做到刺史、郡守,而读书务求大略、得其精髓的诸葛亮则成为一代贤相。

 

        2.陶渊明:“会意”读书法

        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会意”读书法。他在《五柳先生传》中曾写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读书时注意抓住重点,去繁就简和独立思考。实际上,他追求的是读书会意,着重领会书中深含的旨意,而不死抠个别字句。

 

        3.苏轼:“八面受敌”读书法

        宋朝著名文学家苏轼在他的《又答王庠书》中就侄女婿王庠“问学”,介绍了他自己首创并实践的一种读书方法。苏轼在信中说:“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并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意思是说,好书就像知识的海洋,内容丰富。

        那么,读一本好书可以每次只带着一个目标去读,或只就一个方面的问题去探求、研究,而不是同时涉及其它的目标或问题。所以,每一本好书都需要好好读它几遍,日久天长,必有所获。

        苏轼自己就是这样来读《汉书》的,第一遍学习“治世之道”,第二遍学习“用兵之法”,第三遍研究人物和官制。数遍之后,苏轼对《汉书》多方面的内容便熟识了。

 

        4.陈善:“入书出书”读书法

        南宋人陈善著有一部《扪虱新话》,他在书中写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所以入,终当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入,得尽读书之法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读书要知入知出。入,就是要读进书中去,读懂吃透,掌握书中的内容实质;出,就是要从书中跳出来,能够灵活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开始读书时要求入,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出。

        如果读书不能读进去,那就不可能理解“古人用心处”,也就是说不能体会书中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明的文学技巧;倘若读书不能跳出来,那就要“死在言下”了,也就是说,思想被书本束缚住,成了书奴、书呆子。只有懂得入又懂得出,这才是读书的好方法。

        陈善根据自己的读书经验总结出来的出入读书法,实际上是告诉人们要活读书,而不能死读书。既要读书认真钻研,消化吸收书中营养,又要将书本知识为我所用。

 

        5.郑板桥:“精当”读书法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的“求精求当”读书法中的“求精”,是读书要有选择,选好书,读精品;“求当”就是恰到好处,要适合自己的水平和工作需要。他说:“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运多”,“当则粗者皆精,不当则精者皆粗”。

        实际上,郑板桥并不反对博览群书,只是强调多读必须以精读为基础,多读的内容也必须用精读中得到的知识去联系新知识,围绕一个课题深入下去。读书贪多不求精,就会胸中撑塞如麻;读书求精不求多,才能读到书里去,抓住要领,但不等于深刻理解及全部掌握。

        所以,还需要进一步的“探”与“研”,因为书中的“微言精义”所包含的丰富深邃的内涵,往往是“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不知所穷”。在精读中,郑板桥还比较注意“问”。

        他认为“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今人有学而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尔”。他提倡读书好问,才会使“疑窦释然,精理迹露”。

 

        6.欧阳修:“计字日诵”读书法

        北宋文豪欧阳修的“计字日诵”读书法是根据自己的读书经历归纳而成。他曾经精选了《孝经》、《论语》、《诗经》等十部书总字数为455,865个字,然后规定每天熟读300字,用三年半时间全部熟读完毕。每天背诵150字,只要七年时间就背熟了。

        他说:“虽书卷浩繁,第能加日积之功,何患不至?”的确,这样日积月累,一部部的书籍就被他背熟了。这种每日定量计字,细水长流,集腋成裘,在欧阳修的亲身实践中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7.董遇“三余”读书法

        汉代的著名学者董遇很提倡利用“三余”时间读书,哪“三余”呢?他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雨者晴之余。”

        意思是说,冬天,没有什么农活,这是一年之中的空余时间;夜间,天黑不能出去活动,这是一天之中的空余时间;雨天,不能下地劳作,这也是可利用的空余时间。抓住这三种空余时间用来读书,肯定会有收效。

        当然,董遇所处的汉代,与我们现代社会的生活环境和节奏有很大的差别,但他那种善于抓紧一切空余时间的精神,对于今天来说仍然是适用的。

 

        8.张溥:“七焚”读书法

        明代学者张溥的“七焚”读书法强调读写并用,强调“眼到、手到、心到”。他的读书法分为三步:第一步,每读一篇新文章,都工工整整地将它抄在纸上,一边抄一边在心里默读。第二步,抄完后高声朗读一遍。第三步,朗读后将抄写的文章立即投进火炉里烧掉。

        烧完之后,再重新抄写,再朗读,再烧掉。这样反复地进行七、八次,一篇文章要读十几遍,直至彻底理解、背熟为止。张溥藉此苦读成名,给自己书斋取名为“七焚斋”,也叫“七录斋”。

 

        9.顾炎武:“三读”读书法

        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很会读书,也很讲究读书方法。他的“三读”读书法即“复读法”、“抄读法”、“游戏法”。他给自己规定:每年春秋两季,分别复习冬夏两季所读的书,即半年读书,半年复习,把阅读和复习交叉进行,有效地增强了记忆力。

        在每次复习时,他面前放一本书,请别人也朗读同样一本书,他边听边默记。如果发现自己默记的同朗读的有出入,马上查书,立即纠正,再复读几遍。顾炎武读书总是要动手抄录的,这种学习时既动口,又动手、动脑的学习方法,大大地提高了读书效率。

 

历史文献学专业必读书目 (2011-08-19 19:17:57)转载▼

标签: 历史 文献 书目 文化 读书  分类: 文化文献

1.刘知幾《史通》

2.郑樵《通志》之《总序》

3.章学诚《文史通义》

4.《汉书》之《艺文志》,特别是总序和各小序

5.《隋书》之《经籍志》,特别是总序和各小序

6.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重点阅读其中总序和各小序

7.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8.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9.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

10.梁启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

11.顾颉刚《古史辨》七册(翻阅)

12.张舜徽《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

13.张舜徽《中国史学名著解题》

14.张舜徽《文献学论著辑要》

15.张舜徽《中国文献学》

16.张舜徽《汉书艺文志通释》

17.张舜徽《史学三书平议》

18.张舜徽《四库提要叙讲疏》

19.张君和选编《张舜徽学术论著选》

20.陈垣《校勘学释例》

21.陈垣《史讳举例》

21.张家璠、黄宝权《中国历史文献学》

22.倪其心《校勘学大纲》

23.王国维《王国维学术经典集》

24.王国维《观堂集林》(翻阅)

25.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26.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27.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

28.叶德辉《书林清话》(附《书林余话》)

29.来新夏 《古典目录学浅说》

30.王重民 《中国目录学史》

31.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32.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33.张之洞《书目答问》、范希增补正

34.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五种》

35.俞樾《诸子平议》

36.皮锡瑞《经学历史》

37.皮锡瑞《经学通论》

38.王念孙《读书杂志》

39.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40.钱穆《国史大纲》

41.钱穆《先秦诸子系年》

42.蒙文通《蒙文通文集》(翻阅)

43.白寿彝《中国史学史》

44.郭沫若《郭沫若全集·考古篇》(翻阅)

45.《郭沫若全集·历史篇》(翻阅)

46.余嘉锡《余嘉锡文史论集》

47.余嘉锡《目录学发微》

48.余嘉锡《古书通例》

49.王力《古代汉语》(翻阅)

50.李致忠《古书版本学概论》

51.曹之《中国古籍版本学》

52.裘锡圭《文字学概要》

53.唐作藩《音韵学教程》

54.孙钦善《古文献学史简编》

55.肖东发《中国编纂出版史 》

56.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

57.周予同主编《中国历史文选》(解题部分)

58.谢玉杰、王继光主编《中国历史文献学》

59.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之《版本编》、《校勘篇》

60.柳诒徵《中国文化史》

61.王宇信《甲骨学通论》

62.容庚《殷周青铜器通论》

63.郑樵《通志》之《二十略》(翻阅,特别是《校雠略》)

63.马端临《文献通考》(翻阅)

64.郑鹤声、郑鹤春《中国文献学概要》

65.黄永年《古文献学四讲》

 

 

 

古籍电子文献检索

标签: 社科 文献 学术 文化 论文  分类: 文化文献

一、重要古籍电子版介绍

 

1.“中国基本古籍库”光盘工程

《中国基本古籍库》作为“国家重点电子出版物十五规划项目”,由北京大学刘俊文总策划、编纂、监制,北京爱如生数字化技术研究中心于2001年-2005年开发制作。共收先秦至民国典籍1万种,选版本12800个,计17亿字正文, 1000万页影像,数据总量约320G,是迄今最大之历代典籍总汇以及最大之中文数字出版物。

该库用ASM分类法,以4个子库、20个大类、100个细目统率全部典籍;并独创ABT数据格式,对典籍进行数字化处理和标准化排版,达到尺寸、版式、字体统一,凸显古籍本身特色。该库开发的ASE检索系统,提供分类、条目、全文、高级检索等4条检索路径,并可实现模糊匹配。所配ARP学者工作平台,提供版式设定、字体转换、背景音色等10大功能,可进行校勘、标注、分类等工作。该库提供版本速查、常用字典等辅助工具;有纠错及扩充机制,可实现数据更新及添加,使其价值得以强化和延伸。

2.“中国历代基本典籍库”大型数据库系列光盘

国学公司研制、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历代基本典籍库》是一套供专业人员使用的大型光盘。王元化、任继愈、汤一介等组成之学术委员会,将此库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卷”、“隋唐五代卷”、“宋元辽金卷”、“明清卷”4种,拟收3000部文献,总字数达6亿。此库按朝代编选,力求反映古籍全貌。所有数据均已数字化处理、校对,辅以先进的搜索功能,另附专用图形字库,所涉汉字及图形,均可正常显示、打印。

目前已出之《隋唐五代卷》收入公元581年至960年间所产生之现存重要文献136部、近1亿字,2000余幅图片,是研究此阶段文史之必备资料。

3.《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A.香港迪志版《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作为传统文化集成之作,《四库全书》共收书3460多种、79000多卷,当时共抄写七部,其中文渊阁本最具代表性。作为国家95光盘出版重点项目,此电子版由香港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上海人民出版社于1999年合作出版,分图像标题检索版(简称图形版)和全文检索版(简称全文版),收书450万页、约7-8亿汉字。均附《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中华古汉语字典》、《四库大辞典》等参考资料。检索结果、书页及笔记均可打印,其全文版功能更强大,价值更为显著。

标题版,仅有“单机版”,167张光盘,含470万页原文图像及180多万条标题,可从分类、书目、著者、卷内标题四种角度进行检索。书页以“原文图像”显示,可复制进行整理。

全文版,又细分为“单机版”(182张光盘)及“网络版”(183张光盘),后者主要针对学校用户,可允许20位用户同时使用。此版提供字词、书名、篇目、著者或综合条件检索,并提供全文文本与原文图像对照。其全文检索功能,可搜索全书数亿字的文本。

B. 武汉大学版《四库全书》原文电子版。济南开发区汇文科技开发中心研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此版共计200余万页,153张光盘。它采用图像方式存储文献资料,保存了原书的风貌,并提供书目检索功能,并可按书名、作者、作者朝代、盘号、书号检索;系统提供标记注释功能;并提供缩放显示、裁剪、打印等功能。

4.古今图书集成电子版

A.《古今图书集成》分6个汇编、32典、6117部、10000余卷,共有50万页、1.44亿字。由深圳市科信源实业发展有限公司2004年底推出的电子标点版,由28张光盘组成。输入主题词,即能显示相关内容,并可进行多级检索、组合检索。

B.广西金海湾音像出版社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于1999年联合出版的电子版,共27张光盘,提供经纬、索引目录两大检索方式。

C.台湾故宫博物院、东吴大学研制、汉珍数位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出版发行的全文电子版(此版有在线检索版),内含全文检索,并可部分对应故宫底本图片。进入界面后,有“编辑、打印”等选择;提供“简易搜寻”及“进阶搜寻”。

5.《四部丛刊》电子版

《四部丛刊》收书504种,分装3134册,为20世纪以来广泛使用之丛书。此电子版(原文及全文检索版),由北京书同文数字化技术有限公司、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于2002年合作出版,共24张光盘,分局域网络版、国际互联网络版、以及单机版。可进行书名检索、著者检索、分类检索(书名)和全文检索以及布尔组配检索。检索结果,有原文图像、文本页面等显示方式。2009年5月推出原文及全文检索增补版,嵌入多个参考工具。

6.《秦汉简帛资料库》

《秦汉简帛资料库》,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汉达古籍数据库中心研制,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选取秦汉时期典籍、公私文书等出土文献,采用文物出版社提供之释文,经重新标点、校勘,约计140万字。凡校改者,均加符号,建立原始文献资料库。当指向简帛图片时,即显示对应释文。可进行单字、字符串及句式检索,其结果可打印或存盘。

7.国学公司的其他古籍电子产品

《中国古代文学史》电子史料库

本数据库由首都师大等研制,国学公司于2005年发布。作为国内首套大型古代文学作品库,收录先秦至晚清600多部文学名著及文论著作,配数千幅图片,检索功能强大,可供逐字检索及多条件组合检索,提供自由复制、打印等功能;其联机字典,能显示字音、字义。

《中国历代笔记》全文古籍数据库

傅璇琮任总顾问,北大等校教授主编,国学公司2009年发布,分为5卷,共收由汉迄清笔记1150种、5300卷,总计约1.5亿字,呈现历代笔记之全貌。可全文检索、逐字查询,并配人名、书名、地名等数据库,更便研究。

《文献目录典》全文古籍数据库

国学公司2008年发布,本数据库收文献目录类古籍40多种,计2000多万字,并配有近千幅古籍善本书影和拓片。附录了历代丛书子目、《国家图书馆善本书目》以及五种诗文总集的篇目、作者索引,检索功能强大,颇便使用。

《宋会要辑稿》全文古籍数据库

《宋会要辑稿》是研究宋朝法律典制的重要资料。但该书翻检不便,国学公司等2008年发布此数据库。检索功能强大,并配联机字典等工具。

《国学宝典》V7.0版

本数据库为单机版,由国学公司于2003年4月发布。此版收录国学典籍1400多种,3亿多字。可供全文检索,生成文本文件打印输出、自动摘录生成卡片,可统计任意字词的频次。

8.常见古籍的电子全文检索版

《全唐诗》电子版光盘

商务印书馆2001年出版。它支持通过卷数,按诗人人名、诗篇篇名、诗歌体裁进行检索。提供全文检索、模糊检索。此外,读者还可以选择字词进行全文统计,计算频次。

《全宋词》(全文检索版)

湖南青苹果数据中心制作、北京电子出版物中心2001年出版。此盘具有赏读、收藏价值。增加导读部分,对宋词,词人、流派、合称及誉称,词作及词集,文体等作了简介。

《全元曲》(全文检索版)

湖南青苹果数据中心制作、北京电子出版物中心2002年出版。此盘增加导读部分,对元代戏曲、曲艺常识、元代散曲等作了简介。

《二十五史》全文检索版

湖南青苹果数据中心制作、北京电子出版物中心出版。本电子版为PDF格式。简体横排,界面友好,操作简便。其书签功能,颇便引用;全文检索,省却查寻之苦。

二、提供古籍文献资料查阅及检索服务的主要网站

1. 中国国家图书馆联机公共目录馆藏查询数据库

此数据库,可查询该馆所藏古籍目录。分普通古籍、善本古籍和方志家谱三个子库。查询时,先选择“检索库”,再在查询框中输入书/作者名,点击“检索”键,相应结果即自动显示。           

2.台湾“国家图书馆”《善本古籍联合目录》

台湾“国家图书馆”古籍文献信息网中”《善本古籍联合目录》可查询该地区所藏古籍书名、作者、版本及馆藏地等。

3.国学宝典检索系统(非单机版)

国学公司研制,已局域网版(2003年12月)、互联网版(2005年2月)、手机版正式推出(2006年12月)、 金典版(2008年2月)等几大版本。有智能检索、高级检索、我的书架、目录浏览、常用工具、我的卡片、四库大系、超清图库等诸多功能。

4.《瀚典全文检索系统》

台湾中央研究院研制,1995年发布。已发布1.3版(1997年11月)、2.0版(2000 年 2 月)。该数据库有二十五史、先秦诸子、《大正新修大藏经》等多部古典文献,迄今已达1.34亿字,可供全文检索。

5. 台湾“故宫”《寒泉古典文献全文检索数据库》

东吴大学陈郁夫开发的古典文献全文库,2007年发布。此数据库需先由台湾故宫博物院网站进入,其中有十三经、先秦诸子、《全唐诗》等多种数据库,可供全文检索。

6. 唐宋文史数据库

台湾元智大学罗凤珠主持研制,2007年发布。含《全唐诗》、《全唐五代词》、《全宋词》和宋代诸多名家诗歌的全文检索。

7. 四库系列丛书综合数据库》(电子版)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影印《四库全书珍本》、《四库全书荟要》、《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库禁毁书丛刊》、《四库未收书辑刊》,计7000余册, 15000余种,为传世文献之渊薮。为便检索,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部于2007年编成此数据库。此库利用ACCES软件制作,分丛书表、主表、分类表。可供书目浏览,并支持书名、著者、分类及关键词检索,并提供汉字简、繁体及拼音等检索选择。

8.中国经典研究数据库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合作开发,2009年3月发布。主要侧重于四书文献研究,内容包括历代四书基本文献、历代单篇研究文本类等。目前尚不断完善中。

 

 

 

 

一些中国古建筑的名词解释 

标签: 文化 古建筑    分类: 文化文献

1.须弥座:由佛座演变而来,形体复杂。一般用于高级建筑。开始形式简单,由数道直线叠涩与较高束腰组成,没有多少装饰,且对称布置。后来逐渐出现了莲瓣,卷纹饰,力神。角柱,间柱等,造型日益复杂。

2.阶级踏步:在踏的两旁置垂带石的踏道。

3.如意踏步:是不用垂带石只用踏跺的做法,一般用于住宅或园林。形式自由,有的将踏面自下而上逐层缩小,或用天然石堆砌成规则形状。

4.礓蹉(慢道):是在斜道上用砖石露棱堆砌,可以防滑,一般用作室外。

5.斜道(辇道或御路):是 倾度平缓用以行车的坡道,常与踏跺组合在一起。

6.土戚:阶级形踏跺

7.勾阑:栏杆,由望柱,寻杖,阑版构成。一层阑版为“单勾阑”二层为“重台勾阑”。

8.寻杖绞角造:木寻杖在转角处不用望板,相互搭交而又伸出者。

9.寻杖合角造:寻杖止在转角处望而不伸出。

10.坐栏:石栏形体往往低而宽,眼沿桥侧或月台边布置。

11.鹅颈椅:近水的厅,轩,亭等常在临水方面设置木质曲栏的座椅。

12.开间(面阔):木构建筑正面两檐柱间的 水平距离,各开间之和为“通面阔”中间一间为“明间”左右侧为“次间”再外为“梢间”,最外的称为“尽间”,九间以上增加次间的间数。

13.步:屋架上的 “檩”与檩中心线面的水平距离为步,各步的 距离的总和与侧面各开间宽度总和为“通进深”,若有斗拱,则按照前后挑檐檩中心线间水平距离计算。

14.举势:屋面坡度。

15.举架(举折):举,是屋架的高度,常按建筑的进深与屋面材料而定。折,是计算屋架举高时,由于各檩升高的幅度不一致,求得的屋面横断面的 坡度不是一根直线,而是若干折线组成。

15.1举折(宋):先按照房屋进深,定屋面坡度,将脊傅“举”到额定的高度,然后从上而下,逐架“折”下来,求得各架傅的高度,形成曲线和曲面。

15.2举架(清):从最下一架起,先用比较缓和的坡度,向上逐架增加斜坡的陡峭度。因此,最后“举”到多高,仿佛是“偶然”的 结果。

16升起:宋,辽建筑的 檐柱由当心间向两端升高,因此檐口呈一条缓和的曲线。

17.侧脚:宋代建筑规定外檐柱在前后檐向内倾斜住高的 千分之十,在两山向内倾斜柱高的千分之八,而角柱在两个方向都倾斜。

18.都柱:秦汉宫室遗址与崖墓中,有的平面中央仅设一根柱子。

19.金厢斗底槽:内外两圈柱。见佛光寺大殿

20.单槽: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 两个区域。(山西晋祠圣母殿)

21.双槽:内柱将平面划分为大小不等的 三个区域(唐大明宫含元殿,北京故宫太和殿)

22.分心槽:用中柱一列将平面等分(河北蓟县独乐寺山门) 23移柱法:宋辽元金,常将若干内柱移位,或减少部分内柱(减柱法)

24.副阶周匝:建筑主体从外到内另外加一圈回廊的 ,在早商建筑中已经出现,应用于比较隆重的建筑。

25.额枋(阑额):柱子上端联系与承重的构件。有时两根叠用,上面的清谓之大额枋,下面的叫小额枋(由额),二者用垫板(额垫板)传于内柱间的 叫内额,位于地脚处的叫地袱.

26.平板枋(普柏枋):位于阑额之上,是承托斗拱的部件

27.雀替:是置于梁枋下与柱子相交的短木,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可以用于柱间的花牙子下,称为花牙子雀替,在建筑末端,由于开间较窄自两侧柱挑出的雀替常联为一体叫骑马雀替。雀替可用于柱间的挂落下,成为纯装饰构件。

28.坐斗:位于一组斗拱最下的 构件称为坐斗(大斗,宋为栌斗)有时也可以单独使用。

28.1斗口:坐斗正面的槽口,在清代作为衡量建筑尺度的 标准。

28.2斗耳:斗口两侧凸起的部分

28.3斗腰:斗口下垂直部分

28.4斗底:斗下倾斜的部分

28.5平盘斗:没有斗耳的,常用于角科 29栱:是置于坐斗内或跳头上的短横木栱的名称依部位的不同而不同。凡是向内外出跳的 栱,清式叫翘(华栱或卷头)

29.1 瓜栱(宋称瓜子栱):跳头上第一层横栱

29.2 万栱(慢栱):跳头上第二层横栱

29.3 厢栱(金栱):最外跳在挑檐檩下的 ,最内跳在天花枋下的

29.4正心瓜栱(泥道栱):出坐斗左右的 第一层横栱。

29.5 正心万栱(慢栱):出坐斗左右的 第二层横栱。

30.单栱:坐斗口内或跳头上只置一层栱的,二层的叫重栱。

31.计心造:跳头上置横栱的

32.偷心造:跳头上不置横栱的

33.昂:式斗拱中斜置的构件,起杠杆作用。由上下昂之分。以下昂使用为多,上昂用于室内,平坐斗拱或斗拱里跳之上。

34.跳:翘或昂自坐斗出跳的跳数,出一跳叫三踩(四铺作),出两跳叫五踩(五铺作)一般建筑(牌楼除外)不过九踩(七铺作)。

35.屋废(出际):檩头伸到山墙以外的 那一段。

36.推山:廡殿(四阿)建筑处理屋顶的一种特殊方法。由于立面需要将正脊向两端推出,从而四条垂脊由45度斜直线变为柔和的曲线,并使屋顶正面和山面的 坡度步架距离斗步一样长。

37.收山:歇山(九脊殿)屋顶两侧山花自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的做法,其目的是为了使屋顶不过于庞大,但引起结构上的 变化(增加顺梁扒梁和踩步金梁)

38.月梁:梁高呈弧形,梁底略向上凹,梁侧常做成琴面并饰依雕刻,外观秀巧。

39.叉手:支撑在侏儒柱两侧的 木构件。

40托脚:支撑平傅的 构件。

41叉柱造:(上下柱交接)将上层檐柱底部十字开口,插上平座柱的斗拱内,而平座柱则叉立在下檐柱斗拱上,但向内退半柱径。(隆兴寺转轮藏殿,独乐寺观音阁)缺点是柱脚开口,影响柱体强度。立面上因收进较少,外观不稳定。优点是构造上省事,不用增加构件

42缠柱造:它是下层柱端增加的一斜梁,将上层柱立于此梁上。结构外观稳妥,但要加梁,角部各面还要增加一组斗拱。

43砌上明造:屋内不用平棊,梁架斗拱结构全部可以显露可见,则月梁负屋盖之重。

44上昂:在铺作层数多而高,但挑出需要尽量小的 要求下,头低尾高的 上昂可在较短的出跳距离内取得挑的 更高的 效果,只用于里跳。

45平坐:在阁层(除一层)在其下层梁(或斗拱)上先立较短的柱和梁,额,斗拱,作为各层的基座,以承托各层的 屋身。平坐斗拱上铺设楼板,并置勾阑,做成环绕一周的跳台。

46草袱:是在平棊以上,未颈艺术加工的 ,实际负荷屋盖重量的梁。

47乳袱:两椽袱。梁首放在铺作上,梁尾一端插入内柱柱身,但也有两头斗放在铺作上的。

48月梁:经过艺术加工的 梁,凡有平棊的殿堂,月梁都明露在 平棊之下,只负荷平棊荷载。

49明袱:露在外面,由下面可以看见的 梁袱,与草袱相对。

50平梁:一道梁椽袱,是梁架最上一层的 梁。清代称为太平梁

51箚(扎)牵:一般用于乳袱之上,仅长一架,布 承重,固定桁的 位置。

52平坐之制:其铺作减上屋一跳或两跳,宜用重栱及逐跳计心造。

53溜金斗拱:多用于宫殿,庙宇,外跳与一般平身科相同,内跳用斜上菊花头,六分头搭在金主内额上,与外跳构件不发生联系,完全不起结构作用。

54抱厦:由两个九脊殿丁字相交,插入部分叫抱厦。十字相交的 叫十字脊。(正定隆兴寺)

55版门:用于城门或宫殿,衙,署的 大门,一般为两扇。

55.1棋盘版门:先以边梃上下抹头组成边框,框内置横幅若干,后在框的 一面钉板,四面平齐不起线脚。

55.2镜面版门:门扇不用木框,完全用厚木板拼合,背面再用横木联系。

56槅扇:由边梃和抹头组成,分为花心和群版二部。

57罩:多用于室内,是用硬木浮雕或透雕成几何图案或缠交的动植物,神话故事等,在室内起着隔断空间和装饰的作用。

58窗:唐以前以直棂窗为主,固定不能开启。宋代开始,开启窗开始变多。

58.1支摘窗:支窗是可以支撑的 窗,摘窗是可以取下的 窗,后来合在一起使用,所以叫支摘窗。

58.2漏窗:应用于住宅,园林中的亭,廊,围墙等处。窗孔形状有方,圆,六角,八角,扇面等多种形式,再以瓦,薄砖,木竹片和泥灰等几何图案或动植物形象的窗棂。

59平闇(暗):为了部 露出建筑的 梁架,常再梁下用天花枋组成木框,框内放置密且小的木方格,见佛光寺大殿和辽独乐寺观音阁。

60平棊(棋):在木框间放较大的木板,板下施彩绘或贴以有彩色图案的纸这种形式在宋代成为平棊,后代沿用较多。一般居民用竹,高梁杆等轻材料作框架,然后糊纸。

61藻井:是一种高级的天花,一般用在殿堂明间的正中,如帝王御座之上,神佛像座之上,形式有方,矩形,八角,圆形,斗四,斗八等。屋顶曲线与构造的关系(包括檐口,屋脊和屋面曲线)檐口曲线升起,唐宋有明显的 檐口曲线,北宋元明清末间至屋角起翘。

2)屋面曲线,包括纵向曲线和横向曲线。“反宇为阳”举架举折的 运用。佛光寺大殿。

3)屋脊曲线:脊檩端置垫木。佛光寺大殿。结构形式:叠梁式,穿斗式,井干式。屋顶形式:重檐廡殿,重檐歇山,重檐攒尖,廡殿,歇山,悬山,硬山卷棚,攒尖,盔顶,盝顶,单坡,平顶,囤顶。三段式:台基,屋身,屋顶。

资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