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定知道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中国为什么这么多
年都未能培养出杰出的人才?钱老问的并不是中国为什么培养
不出市场经济舞台上的英雄。
今天的高等教育究竟缺失了什么?我认为是缺失了灵魂。
什么是高等教育的灵魂?我认为是学术之精神。
倘若学术不能和社会保持足够距离,反而沦落为社会一部分利益阶
层、利益体系的博弈工具的话,学术就不可能发展,甚至会发生变
质。
蔡元培先生做北大校长时,曾经提出“为学术而学术”的理念。
许多人不理解,认为这是象牙塔里才会有的说法。
其实这句话是完全正确的。
学术不用为人类的进步而奋斗,但是学术能够为人类进步作贡献,或
者为中华民族作贡献,前提就是与社会的利益体系保持足够的距离。
学术之独立,也就是蔡元培先生讲的“为学术而学术”的含义
我们在大学四年当中就要养成这种学术之精神。
不管每个人攻读的专业和将来的职业多么紧密或者不够紧密,这并不
重要。
在大学里学习,并不仅仅为了培训谋职的能力,而是一种探索。
哪怕大家对自己的专业很反感,从来没想到会喜欢上它,甚至是没办
法被调剂到这个专业的,我们还是要用四年的时间去研究它。
因为研究这门科学,跟老师同学一起探讨该领域里最基本也是很困难
的问题时,可以获得这一辈子以后未必能获得的学术经历——体验学
术冒险,解决现在所有人都还没有解决的问题,也许最后失败了,但
是我们能够从中获得比结果本身多得多的东西。
我一直强调,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校园文化、社团
活动,可以谈恋爱,可能被偷自行车,会抱怨食堂伙食不好,
还会渐渐感到囊中羞涩,买不起淮海路高档商店里的任何一件
豪华商品……这一切都没问题,关键是这四年的主题是什么?
我想起当初我考入复旦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时,前校长谢希德
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她一共讲了三句话,第一句话是欢迎来
自全国各地的研究生,祝贺你们考入复旦;第二句话是从现在
开始,每一个理科的学生,都要以实验室为家,每一个文科的
学生,都要以图书馆为家,珍惜这难得的三年的光阴;第三句
话就是谢谢大家。
如此简短的开学典礼演讲,我却铭记了一生。
复旦的传统、复旦的精神是由一百多年的历史,以及那么多把一生的
光阴投入到复旦的学术研究中的老师积累起来的,大家汇聚在一起,
用黑格尔的话来说,这里就是“知识分子的圣所”。
大家来到这里,不仅仅是为了得到一个有光环的文凭。
如果能够这样看待问题,我们就要对当下时代的种种功利主义采取抵
制和拒绝的态度。
我们应该庆幸自己终于获得了一种机会,如冯友兰先生所说:以心静
观宇宙,静观真际,可以对真际有理智的和同情的了解。
真际就是真理的境界,要用心去静观,可以作为通往圣贤境界之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