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学术了?你不明白吗?是什么阻止我们掌握新知识?[问题及答复1]

最近,很多人催促我制造泡沫。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学习和准备。为了不辜负你的期望,我耽搁了更多时间,破坏了更多。我试着在这个月底见你。我希望下一期能让你耳目一新。

在视频发布之前,我会偶尔在这里发布一些小文章来梳理存在感。以下是我对地球知识的总结。

前段时间,有朋友问了一个关于「阅读理解」的问题:

为什么「新知识」与「新概念」大量涌入的时候,我总是无法真正理解它们。比如看你或者建国大佬的视频之后,很快忘记都看了什么。

阅读也好,学习也好,妨碍我们「理解」的障碍主要有两个:

1)高度抽象的概念;

2)「模型」无法关联现象。

我们来看两段话:

1)主观性增大使对象的客观性越发遭到遮蔽和扭曲。(摘自《物演通论》)

2)想你时,满世界都是你的模样。

然后回答两个问题:

问题1:为什么相比第二句,第一句显得十分费解?

很明显——因为第一句话有大量的高度抽象概念(下面简称复杂概念),比如主观性、对象、客观性。第二句则没有。

问题2:为什么第二句话的出现会让第一句话变得好理解得多?

因为这两句话展现了类似的「关系」或「模型」。

理解的本质

为了把「理解的本质」说清楚,我们先来超个纲——所谓的「理解了」、「明白了」到底是个什么状态。

你我都是通过「心智模型」来理解世界的。当外部世界窜入我们的感官,显现成了各种现象,我们的心智之眼马上会为这些现象贴上「时空」和「因果」标签,使之变成我们可以理解的事与物。

我们将同类事物分类,归纳形成了「概念」。苹果、落下、惯性,这些都是包含时空、因果属性的同类事物集合。

概念和概念之间亦会有因果关系,这样的关系就成了「模型」——苹果落下时存在惯性。我们即便不懂牛顿力学的「数理模型」,仅靠着自发归纳出的「经验模型」,我们也能「理解」苹果为什么会落下——经验告诉我们,同类苹果会以同样的姿势落下。

所谓理解了、明白了,就是「经验模型」与「外部现象」匹配了。反之就是不理解——一个苹果悬在半空中,你不明白了。

所以,达成「理解」,至少需要两个条件:

  • 概念明确
  • 关系明确

概念明确+关系明确,才能构成「模型」,对照「现象」,形成「理解」。

延伸阅读:开智学堂的阳志平老师将理解学术著作的关键归纳为两点:理解核心概念群+情境思考与故事化讲述,可参看微信文章《阳志平:如何提高文章含金量》

概念与案例

理解的最大障碍在于——「复杂概念」妨碍了心智「建模」。

当我们在谈论苹果的时候,我们谈论的大约是同一类事物,鬼知道我们在谈论「主观性」和「客观性」的时候心里想的是什么。

不理解复杂概念,也就无从发现概念之间的「关系」,没有关系便不构成「模型」,便无法和经验中的「现象」关联,便「不明白」。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我们非要用复杂概念来说事情?是不是在哗众取宠、惹人注目……因为复杂概念的概括能力更强,有效率。

主观性这三个字可以将:「主体自身的需求为基础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的倾向,它是个体可以拥有的观点,经验,意识,精神,感受,欲望或信念的属性」这几十个字全给概括了。复杂概念能提高信息密度,但也降低了可理解性。

所以,当你不明白的时候,你第一个要问:有哪些概念我是“没概念”的?然后把所有不理解的概念给记下来。

维基百科很好用,去找它们的定义。更重要的是,要在「关系」中找它的位置,按照索绪尔的说法,概念必须在「关系」中存在。关系能进一步澄清概念,同时为下一步建模打好基础。

关系在哪里?关系在「案例」中。

「案例」太重要了。

「案例」是我们经验中已有的「模型」,是贯通概念世界与现象世界的彩虹桥,善于举例子的人是心智世界的魔术师。

比如开篇的那句「想你时,满世界都是你的模样」就是一个案例,它承载着「关系」。

按理说,每个作者都有「举例责任」。一个内容的可理解性,和文案中的「比如说」出现的次数成正比,案例越精当,可理解性越强。

可如果是学术书籍,作者似乎就没有这个责任了,他面向同行说话,不用考虑受众的认知水平,甚至还带着几分傲娇。于是只能辛苦你自己去举一反三找案例了——生活中,哪些已知现象能和这个「模型」对应?

“高级语言”

总的来说,理解复杂文本的关键在于回答「对哪些概念没概念」这个问题。然后在关系、案例中理解这些概念,建立能够解释现象的模型。这可不是什么准备工作和热身运动,这就是学习本身。

根据我个人经验,有个好消息是,高度抽象的概念的数量是有限的,它不会永远为难你。随着你掌握的复杂概念越来越多,慢慢地你会发现,所谓学术著作也没那么可怕了。

而且,就像掌握了一门更先进的编程语言,能“把玩”抽象概念的人,思考效率会高很多,能处理的对象的尺度也会大很多。世界太复杂了,不要怕啊,咱们来「批量处理」它。

资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