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用来拍摄战斗画面的表达包背后也有这些深刻的叙事逻辑。
文/龙六
九月下旬,微信平台增加了一个自制原创专属表情包的功能。当时该功能一上线,小趴的各个微信群就开启了新一轮的斗图大赛。
具体来说,这个功能可以通过即时录制、加速、抠图和添加文字等方式制作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原创表情包。
其实比微信这项功能早些时间发布的,还有一款有关表情的应用,那就是苹果IOS12以上的系统支持的memoji功能。
通俗一点说,所谓的memoji就是一款可以捏脸的表情包制作应用。
如果我们熟悉的emoji是源于日语的“颜文字”这个说法,那memoji则是在此基础上加入了几分自制专属的属性,让用户可以通过memoji制作自己的表情包。
今年下半年通信业界两位大佬都推出了表情包制作相关的小应用,这让我们仿佛嗅到了一个信号:表情符号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和传播载体,其价值与作用开始被资本重视了。
表情符号作为当代人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工具,已经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了。正如我们现在已经不会像123年前的电影观众那样被《火车进站》的镜头吓到尖叫,我们对表情符号的读解能力,也是循序渐进地成长起来的。
今天,小趴想以漫画中的表情符号发展为引子,尝试分析当下互联网上的表情包的叙事逻辑。
什么是漫画中的表情符号?
在这里所说的漫画表情符号,指的是漫画中常见的、约定俗成的应用于人物面部的一些表现特定情感、状况时,模式相对固定的画法。
举个例子。
日本漫画家吾妻日出夫最早设计出了这样一张“面露微笑,然而脸颊上却又挂着汗珠”的表情。
这幅表情和以往的笑脸、表示焦急的汗珠有着微妙的区别。在吾妻的漫画中,无论发生怎样稀奇古怪的事情,人物往往不是面无表情,就是脸上挂着那个“微笑汗珠”发呆。
——夏目房之介
这张脸诞生之初,就因其微妙的违和感引起了读者与其他创作者的留意。这种凝练着特殊情绪的表情在日本漫画之后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被重复利用过无数次次,而这种复合表情的创作思路也被后来的漫画家广泛借鉴。
例如这个惊恐+上扬的嘴角,就通过复合表情形成了一种复杂的情绪,可以读解为“脸上笑嘻嘻,心里……”,亦或者惊吓来得太突然、笑容还来不及收回等等情绪。
不仅仅是漫画领域,在我们熟悉的表情包中,这种表情符号化更加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现实生活。
这个名为“笑cry”的表情作为2015年《牛津词典》年度词汇,据说荣膺当年的全球最常使用表情包之首。表情的复合性使得人们从一张脸中体味出更加复杂的且值得琢磨的情绪,无论用来表达“尴尬”、“谦逊”、“笑出眼泪”、“哭笑不得”等等多种情绪,似乎都可以在特定的语境中自洽。
所以说,表情符号的读解是多维的,无论是漫画中的表情符号,还是网络交流中经常使用的表情符号,都是如此。
上述所说的只是本文讨论的表情符号的一个侧面,强调模式化的情绪表达。其成因在于对现实的模仿和情绪的叠加,试图在单一表情上展现复合情绪。(当然,普通的笑、哭当然也是表情符号的一种,同时也是复合情绪能够被读解的基础,在这里不展开讨论)
另一种表情符号则是建立在纯粹模仿基础上的抽象。仿佛转描作品一般,我们能从原始的影像中推敲出转描后的作品(虽然可能只是其中一种可能性),但是我们却难以从转描后的影像中推敲出原始影像的面目。
再举个例子。
《哆啦A梦》中大雄的母亲摘下眼镜之后,眼睛瞬间变为两个数字“3”,这是一个经典的表情符号,抽象于原型,同时又具有极强的故事张力。
在数十年后,这个经典的符号还在不断的进化,从有趣味性的拟态,到解构式进化。例如下面这个例子中,角色摘下眼镜后,眼镜却不是变成“3”,而是“4”!
从与现实之间有据可查的“3”,变为“4”,符号的进化洋溢着一种后现代风情,事件与情感之间的关系被破坏掉了。但是即便如此,这样的符号仍然能够被读解,一方面可以理解为观众在阅读符号的能力上有所增益,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得以窥见表情符号的发展趋势。
这并非意味着这些看似无厘头的符号能完全取代传统符号,而是符号的读解越来越需要清晰的解读语境。
正如前文所述的那样,漫画中一些特定的表情符号逐渐形成一种稳定的语境,使得符号的读解不仅仅建立在文化积淀的基础上,有时这种基础也包含一部分审美惯性。就是这种惯性不仅深刻的影响了漫画的发展,同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交流中,逐渐延伸成为一种“表演”。
而这场表演的大秀场,就在我们的表情包里。
在讨论表情包之前,我们回到一开始提到的漫画格子。格子与格子之间的缝隙如同蒙太奇一般,观众(读者)人为的填补了缝隙之间的叙事。
我们经常听到,人们对希区柯克的《精神病患者》一片中谋杀场景的剪辑的褒扬。观众从未看到刀子刺中主人公的皮肤,事实上可能也并没有。但主人公就那样死去了,是谁杀了他?
在故事的叙事逻辑中,当然有一个最后令人匪夷所思的凶手存在;但是就这个片段本身而言,凶手毫无疑问是观众本人。
这个论断看起来令人摸不着头脑,但是仔细想想看,镜头与镜头之间,导演略去的部分,是我们“一厢情愿”的对这些细节进行了补全。是我们把那把刀扎进女主人公身体的,最终完成了谋杀。
电影中镜头与镜头之间需要观众参与叙事,漫画的格子与格子之间同理。而表情的意义读解,实际上是人们将抽象符号与环境进行强行解释的过程,由漫画传统而来的凝练表达,在表情包领域同样需要很高的叙事参与度。
现代人对于捕捉复杂情绪有很高的能力,表情包从原本单纯的表达单一的情感,到现在拥有较高的阅读门槛,传达复杂而又有层次的情感的能力——这一历程前前后后也不过三十余年。表情包作为人们表达的情感的工具,成为人身体、思想的延伸。
正如前文所强调的那样,既然读者参与了表情符号的叙事,那么这些符号与符号之间,符号与语境之间,符号内部又有哪些叙事逻辑呢?
一、拟态逻辑
无论是漫画的表情符号还是作为表达符号的表情包,其成立的基础毫无疑问是拟态。与现实时空形似的表达形式,往往符合现实逻辑,更容易被读解(更容易被赋予意义)。
真实的人物已经无限贴近于现实表达,但是表情包中的人物与现实时空的人物还是已经有了难以跨越的鸿沟。表情包的文字部分就是对现实人物的片面化读解,利用真实的人物(或者真人演员扮演的角色)制作表情包,其实是将一个多维的人降维的过程。
人们缅怀的比利王除了对演员本身的敬意以外,更多的是对于网友塑造的那个王的缅怀。二者相似却,又截然不同。
除了这种直接选择真人形象的表情包形式,还有将真人形象抽象出来与绘画相结合的形式,基本也与拟态逻辑吻合。这部分可以称之为部分拟态的表情包。
部分拟态的表情包不再限于是否有与现实产生交集的元素符号,它可以是完全虚构的原创形象,但是这个形象的表达情绪的逻辑是现实的。目前微信表情市场上的大多数产品都符合这个原则。
二、表演逻辑
表演逻辑所指的是表情包与现实具有较大的鸿沟,往往是拟态逻辑下的表情包经过二度、三度甚至多度加工后,已经难以辨别出原有语境的一种表情叙事。这类表情包主要满足了使用者的表演欲望。
这类表情包的读解需要更高的门槛,因为其原有语境已经被肢解,这个表情与张学友无关,与王权无关,与错位的那两团红晕无关,按照寻常的逻辑很难推敲出表情包的内涵。
但叙事者能够轻易的将表情符号作为表达感情的工具进行情绪编码,究其原因,或许可以用史考特·麦克劳德的一句话来解释。
卡通就像一个真空吸尘器,掀开了我们的身份和自我认知……套上卡通这个外壳,我们就可以去另一个领域去旅行。
人们之所以能够顺利的打破原有语境的束缚,把符号从原有语境下剥离出来,使之变为一种自如的符号,皆是因为符号抽象到叙事者可以将自我投射其中的原因。
这种投射能否进一步传播,取决于是否有人能将叙事者的这套编码系统破解。如果破解成功,叙事形成了创作——传播——反馈的链条,这套语言系统便成立了。反之,仿佛无效信一般石沉大海。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按照此类逻辑生产的表情包是在探索新的语言系统,只不过这套语言系统更新换代的速度空前的快,传播范围也极其有限。
三、对话逻辑
前面提到的两个逻辑主要是从表情符号与语境之间的关系进行考量的,而对话逻辑则是表情包与表情包之间的逻辑。乍一看有一丝不明觉厉,但是大白话说出来就是——
朋友,你斗图吗?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斗图的经历,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请诸君回忆一下,斗图的时候有什么基本法吗?
答案是,没有。
是的,斗图这件事情没有规则,主要体现在下列三个方面:
(一)对话中表情包无需出自同一系统
当你祭出一张尔康,对方可以回紫薇,可以回蒙丹,可以回张学友,甚至可以回一只卡通小鸡。只要对方想,回复什么都可以。
(二)表情包对话之间无需自洽
表情包与表情包的对话之中,图像意味、文字无需形成通顺的逻辑。甚至于有时斗图双方会特意放弃对话。二者的对话不需要旁人读解,甚至于也不需要双方完全理解对方的意图。对话本身就建立在一种虚无的符号输出上,解码与否并不重要。
(三)表情包对话促进表情包生产
当你与对方斗图的时候,翻一下自己的收藏,总有弹尽粮绝的时候。这种时候你怎么办?打开百度快速检索;向场外亲友求助;自给自足。这三种方式恐怕是比较常见的办法。
乍一看,这种做法顺理成章,那么为什么说边斗图边生产是一种不太讲基本法的做法?
诸君,请稍作假想,你与朋友交流的过程中,突然开始创造新的文字用于交流,这是不是一件有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或者换句话说,一本正经的搞这种操作的,我瞬间想起的只有写戏剧写到一半,发现现有的词语表达不了自己瑰丽情感的莎士比亚。
当我们认识到语言的严肃性,很容易就可以意识到表情包的对话,本身就是不讲基本法的对话。
四、以文字为核心的表情包叙事逻辑
表情包通常分为两部分,提示性文字与图示。
前文一再提到表情包的图示,尽管取材多样,然而又有非常鲜明的模式化特征。完全相同的图示何以确立自己的语言属性,通常依赖的就是提示性文字。
或许可以这样理解,表情包中的图示就好比一段叙事中的“起、承”部分、它以直观的图示优势吸引目光,快速传达一种第一印象。而到了需要抖包袱的“转”的环节,则大多以文字提示为核心了。
以上四种表情包的叙事逻辑只是粗略的概括了当下表情包的“语法”,但以代互联网的生产力驱动下的迭代速度,恐怕很快又会有新的玩法。
表情包作为一种表情、表意的工具,其传播规律、价值取向等等方面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如果各位读者感兴趣,不妨自己尝试探索一下吧!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关注微信公众号『动画学术趴』超豪华福利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