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请点击右方:
恪守学术底线,立身科研之本。最近的浙大可以说是处在风口浪尖,先有老师伪造剑桥邀请函影响学生签证,再有获竺可奖学金女生因学术造假被麻省理工学院(MIT)开除。
今天,老郑也想从自己的角度说一说这个学术造假的问题。
浙大竺可奖女生学术造假事件首先是由一位浙江IP、定位于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的网友在某书平台上曝光的。
该网友发文称,浙大最高荣誉‘竺可桢奖学金’的获得者因涉嫌学术造假,已被麻省理工学院(MIT)开除。
据统计,这位同学在实验室期间,一年就发表了近10篇论文!如此“高产”,引起了导师的关注。
作为领域内的权威,导师对她发表的论文进行审查,最终发现了数据造假的问题。
她的导师发现她不仅编造访谈对象的回答,而且造假质性和量化研究数据,最后这几篇造假文章被撤稿,全学院通报,同时麻省理工学院(MIT)将这位女生开除。
对此,老郑想说,数据造假是对科研的背叛,高产更不应该成为学术不端的借口。高质量的研究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比起数据“美观”,更应该保证真实性和可靠性。
并且,即使研究是阴性结果也不是没有意义,只要做得足够规范,照样能得到审稿人的青睐。这也是老郑我持续分享如何进行规范研究的目的。
在被爆数据造假、学术不端后,该同学将责任推卸给本科阶段的教育方式,声称:自己一直以这种方式收集数据,从未有问题。
此话一出,不仅做实了学术不端,也让麻省理工学院(MIT)对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产生了怀疑,认为中国学生缺乏道德教育。
爆料人称:该女生的言论将导致浙大学生申请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机会大大降低,甚至可能影响到未来申请西方高校的难度。
有人认为这是个别现象,不应上升到整个中国留学生群体,也有人认为这反映了学术不端行为的严重性。
目前事件仍在持续发酵,不同的媒体和社交平台上都有对该事件的报道和讨论。
看到浙大,老郑曾经就读的院校爆出学术不端的“丑闻”,虽有些心痛,但还是得正视。
优化数据≠编造数据,而是用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提高数据的质量、有效性和可靠性。其他领域老郑不太了解,但在医学统计领域,需要有合理的研究方案、规范的研究设计以及正确的研究方法。
学术不端的事件时有发生,浙大此次的事件恰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坚守学术诚信,加强学术管理,以防类似事件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