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学术成就|王卫虎:重新审视放射治疗在肝癌中的作用

肝细胞癌(HCC)是一种高侵袭性癌症,治疗选择有限。它是世界上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全世界每年有75万新的肝癌病例,其中大部分来自亚洲,近一半来自中国。

据2015年《中国癌症年报》统计,中国每年新增肝癌患者约37万人,死亡32.6万人。因此,肝癌被认为是最难治愈的恶性肿瘤之一。

“肝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容易被忽视,一经发现半数以上病人已处于中、晚期。这一阶段病人如不及时合理治疗,一般平均生存时间只有数个月左右。”在5月24日举行的广受关注学术成果报告会(肿瘤学领域)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王维虎对《中国科学报》说,除了最先进的免疫联合疗法,“杀灭”这种恶性肿瘤,也应重新审视传统放疗的作用。

重新审视这驾抗癌“马车”

手术、放疗和化疗,被认为是传统肿瘤治疗的“三驾马车”。不过,对于肝癌治疗来说,长久以来的观点是手术更有效,因为传统上大家错误认为肝细胞癌对放疗不敏感。

对此,王维虎表示,这是出于对放疗认识的局限。“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肝癌放疗的研究,但那时的‘二维治疗’往往是在人身上画个圈做放疗。”他说,因为定位不精准,放疗效果不好,人们对肝癌放疗产生了“不敏感”“损伤大”的错误认识。

然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展的肝癌相关基础研究已经证实,肝细胞癌对放疗相对敏感,其敏感性相当于是低分化鳞癌。而且随着影像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放疗越来越精准(误差可控制在0.5毫米以内),其在肝癌治疗中的比例越来越高。

他举例说,对于早期肝癌,特别是手术危险性比较高的情况,单纯做放疗(体部立体定向放疗),完全可以获得跟手术一样的根治效果。对于术后病理发现有残留患者进一步做放疗,可取得更好的疗效。特别是我国能做肝癌手术的病人约在15%~30%之间,对于更多的不能做手术的病人,尤其是出现大病变、多灶病变的情况单纯介入,治疗后三年总体生存率约为18%,选择介入治疗加放疗,生存率可以提升到30%~40%,也就是能翻一番。

用好这把“双刃剑”

本世纪初,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一项调研表明,55%的恶性肿瘤可以治愈,其中放疗的贡献占22%。同时,国际相关调查结论表明,处于不同阶段的肿瘤患者,约70%需要接受放疗,王维虎说。“在我国符合放疗指征的肿瘤患者中,真正做了放疗的(患者)还不到适应症的一半。”

他表示,对于局部晚期不可手术的肝癌病人,基于现在的研究证据,介入+放疗是标准治疗,随着靶向和免疫治疗的进步,疗效正在逐步提高。“我们从小的教育是射线危险,请勿靠近。放疗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恰当地选择适应症,将给病人带来局部控制的提高以及长期生存的提高。”王维虎说。

他同时表示,尽管当前联合免疫疗法在治疗晚期肝癌患者方面已经取得显著效果,但在治疗时仍需“对症下药”。

总体看,王维虎表示,近年来,肝癌在我国总体疗效进步明显,但仍“不足以让更多的病人获益”,为此,需要开展一系列大样本前瞻研究,整合现有各种治疗手段,了解不同方案在不同患者中的优势和不足,扬长避短,从而提高肝癌患者的总体疗效。

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2021年北京地区广受关注学术成果报告会(肿瘤学领域),旨在围绕北京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遴选北京学者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的热点、前沿、有重大科研进展的广受关注学术成果,以专场学术交流报告会的形式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凝聚优秀科技工作者、发掘原始创新成果。 “科协频道”微博对报告会进行了全程直播,共有88.5万人次观看并积极讨论。识别下方二维码可以观看活动回放哦!

资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