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总在试图教我们做“人”,唯有人文保留一丝温情

社会总在试图教我们做“人”,唯有人文保留一丝温情

不是读书无用,而是我们忘记了“培养”同温层中,尽可能掩盖的灰度空间,而进入社会,这些空间在无限度放大,甚至异化了我们所认识的“正直温良”的书本典型;不是努力无用,而是努力在结果中所占比例有限,与其说“努力一定能成功”,不如说“努力可能无用、但比不努力有更多机会”。

虽然机会不会时时有,但要保证机会到来时、能抓得住,努力就是推高砝码的过程。至于对结果的影响,是加工创造新的砝码,还是将现有砝码组合成现实需要的方式,则不可控……

解开大学管理强化的枷锁,只有放弃标准这一条路吗?

在阅读完《末日船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分析》第三章“上大学”:消费还是生产?后,我觉得教育投资的资本化逻辑的确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异化了过程体验与结果导向……这的确是一个问题,但单纯用“消费”或“生产”的逻辑来看大学教育,似乎又有些片面。

大环境如此,但学校层次、学业阶段与个体体验差异还是很大的。

《金榜题名之后大学生出路分化之谜》中所提及的现象,为何在名校更剧烈,为何小镇做题家的落差感极大,是因为资源聚集与平台视野,让本不该被看到的东西被看见了。

如果没有教育,那些偏远地区与农村的孩子,或许永远无法与那些出生起点就高于他们天花板的人相遇。同理,学校教育纵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依然给了一些可能,一些可以被抓住的机会。某种意义上,这些现象能成为一个争议话题、成为一个问题,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当然,“本不该被看见的东西被看见了”的代价也影响深远,单一价值的极化。互联网的算法推荐更是加剧了这一特性,普通人正常活着有何不行,为何年薪百万、大厂叙事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

光鲜亮丽的生活才是应有的人生吗?我们常说造富神话,事实上,我们何尝不是在用不可见的标尺评估个体有温度的生活?

像我们学校,都没有保研资格,不突出绩点、有的是学业与综测排位,会放在评优评先上,但如果你不在乎,真的挺自由……就这,还能因入党名额与评优程序在大四整活,人常说“格局大了”是真的,可要求一个不曾看过世界的个体放弃眼前的利益,也很虚伪。

而这,恰恰是《末日船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分析》中对当前大学教育意义的批判,现有机制离“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塑造有思考力、批判精神的个体”的方向越来越远。

然我们这样二本院校,入校时就有一个感触,我们不是高考赛道中的优胜者,学历层次打不过人985、211、也没啥可比性,咱能有一个点突出就挺好。因为预期有限、失落自然就少了。

当然,失落少、并不意味着没有。放弃环境标准是不太可能的,当现实无以支撑,内心的丰盈才能推动行动。因此,理工科存在工作壁垒、文科可以通过自学来补足,在就业上或许是个bug,可在大学层次上而言,这种差距的弥合是可以相对压缩的。

而过四年“无用”的生活,人生获得一次奢侈的机会,在面对越来越苦逼的生活,又何尝不可呢?这是一种精神上的逃离标准,精神离职或许不奏效(至少我无法接纳因现金流而困在其中的状态),但有意拉开与学校标准,用高一层的思维(人生态度与选择取向)来看,我们也就离开了管理强化的控制思维,拥有了自己的空地。

当然,人是群体性动物,不可能彻底放弃合群的诉求,但不强迫自己一定要合群、一定要融入,而是找到自己可以接纳、且相对舒适的地方向外扩,这样的渐进式发展是好操作的。

比如,以学业能达到毕业标准为底线,探索自己想要的方向,寻找内核并添砖加瓦,而不是一味地随大流。压力存在,困难也不会停止,但让自己拥有选择,比无法选择的无望感来得更有价值。

保护自己,更保护“曾经的自己”

关于研究生导师的讨论从未停止,尤其是华东师大《她为什么换了导师》论文下载量破六万……

而华中农业大学一课题组11名学生实名举报导师学术造假这事,只是这种异化现象的极端表现。相比于这件事的结果,大家互帮互助的共情与支持,令我对碎片化传播难以聚焦公共议题有了新的认识。或许我们无法如线下对话般深入探讨、聚焦,但有所察觉与感知,也是一种努力。

一如这不是我看到的第一条实名举报内容,我相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前段时间看到河北一大学教授举报其校长,我还在想为何不能走纪委等投诉渠道进行处理?而今我已经懂得,多个渠道并行也是一种好方案,尤其是起到了一种“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教化效应。

当我们高呼“保护自己”的时候,是从立场出发、保护切身利益不受侵害,还是一种对“正直”的不懈追求、愿意助力他人?

显然,教育取向偏重于后者,而前者则是个体践行“目的与手段相一致”原则所要克服的思想禁锢。毕竟,没有不好用的手段,只有可以忍受与不甘如此的现状。

当人们在华中农大实名举报其导师学术不端的11名学生身上,看到了“不甘如此而舍弃自身利益”的少年意气,看见学生对于社会规则与教育体系运转了解有限、而及时科普助力,更看到了克制情绪的论文格式材料,与无意识情绪流露的言语。

从这个意义上,这就是一场大型的人文价值纪实:稚嫩而有锋芒,相信且有执行,怯弱而不退缩,忍着恐惧也要维稳内心的秩序,希望不再有“后来人”承受同样的苦果,想保护自己,更想保护“曾经的自己”。

五四运动的精神,如今依旧在中华大地延续,“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而这样的理想与情怀,又怎会通过文理分科的形式所阻隔呢?

也许,我们无可避免地要被教怎么“做人”,但人文的温情会涵养你、鼓舞你不被压倒,更会鼓励你思考“为何如此”、“应该如何”、武装起自己的铠甲继续战斗。而这,恰恰是读书最大的意义,拥有陷入谷底而不自怨自艾的能量,拥有热流满面而又激情向前的冲动。

从这个意义上,只要有折叠的可能,就会有昏暗的时刻。相比于有明确指向的理工科研究,文科的“无用”显而易见。但“圈地自萌”、无直接现实意义的人文研究,不应该仅仅置入“社会引领”作为唯一审视标准(因为时代意识是有局限的),而因量化考核而退却、不再试图改变的想法应该被尊重,却并不意味着质疑体系而忘却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可见,继续阅读、思考与实践,并不局限于校园,而是依托教育体系播散的种子,在每一个生活的片段中持续浇灌,令人文温度生根发芽,结出有力量、有勇气的果实。而这,正是我们批判失落、却也满怀期许的原因所在。

资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