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海外多年的你是第几代华人?这么多年里,有主动看过几次心理咨询师,拨打过几次免费的心理热线嘛?每年都会花粉过敏、打喷嚏闹感冒的你,是否知道我们的心理健康,也常常会闹一些小毛病,也需要看医生呢~
一、海外华人大背景
在人口大流动的全球化时代,海外华裔正在发展向一个特殊的文化共同体。新移民数量在过去四十年中迅速增长。美国国际移民社会学家、洛杉矶加州大学 (UCLA)社会学系教授周敏指出,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据国际移民社会学家统计,中国大陆有近1000万国民移居海外。[1]
这个庞大的移民群体,被称为“中国新移民”,过去40年来中国新移民的人数,相当于从明末到二战结束300年间中国迁移到世界各地的总人数。大陆侨办发布数据称,目前,世界华侨华人总数约为4543万。而具有年轻、高学历等特征的海外留学生,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现有总规模在70.35万人上下,并且还在持续增长。[2][3]
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群体。想要准确把握它的光谱比较困难,西方国家大多将华裔划分至亚裔群体中进行研究,专门对不同华裔群体的准确研究也较少。不过,仍然有一些普遍性成果值得一提。
近年的研究表明,与本地居民相比,移民中常见的精神障碍(如抑郁症和精神障碍)的风险在增加。最近的研究显示,(第二代)移民可能有更高的自杀行为风险。而在多种风险因素中,文化适应压力被排在较高位置。在缺少文化适应时,如果所在国并无基于新移民原文化的危机干预体系,那么,本地居民所能体验的危机干预服务,新移民将难以体验到。[5]
在《海外华人危机干预与文化差异系列文章》中,将重点以美国、盎格鲁-撒克逊国家、欧盟及新加坡-马来西亚为主要案例,探讨在多元化社会中危机干预体系的多样性需求。
本文作为该系列的第一篇,将对海外华语人群的文化适应困境、跨文化心理学研究中的瓶颈进行描述,以及挖掘出亚裔/华裔群体中较为值得重视的细分群体。
二、文化适应:无所适从的坚忍
文化,是一种非常难以被准确定义的社会科学概念,但它确实又在危机干预工作中产生着无法忽视的影响,这一点在文化多元化国家中更为明显。文化差异包含了年龄、性别、种族、民族、语言、国籍、宗教、职业、收入、教育、身心能力等方面。[4]
在多元社会中,引发少数族裔心理健康危机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文化适应问题。在华裔社会中,过于接近西人文化,常会被污名化为“香蕉人/ABC”;而过于接近华人文化,则可能会造成在多元化国家的严重的社会不适应。在传统文化和所在国主流文化之间,华裔呈现出了一条复杂的文化光谱。[6]
新移民所在国,鲜有专门为华语背景者而建立的危机干预体系;当这些人面临巨大心理压力时,TA们能否主动寻求帮助、从何寻求帮助、如何认识心理健康危机的重要性,以及能否获得群体支持。这些问题都成为了难题。
在被研究的多元社会中,与西人不同,华人相对缺乏向心理医生寻求帮助的积极性。美国心理学协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APA)的研究结果显示,“亚裔美国人是最不可能寻求和利用心理健康服务的种族群体”。APA 少数民族招募、保留和培训委员会专门强调道:“由于语言障碍,每 2 名患有精神疾病的亚裔美国人中,就有 1 人不会寻求帮助”。[7]
曾在美国洛杉矶、中国深圳和澳大利亚墨尔本从事心理援助工作的华裔女性,Later Life团队的学术总监之一,Ada也表示,“在我现在工作的学校,如果青少年要来心理咨询,TA们需要家长签字同意。华裔家长经常会认为自己的孩子没事情,需要老师去催家长;而西人家长,却每天焦虑自己的孩子怎么还没排到心理咨询,是家长催学校”。
在墨尔本市政府举办的一次华人心理健康活动上,一位从事了十余年心理健康工作的华人讲师Queenie回忆到:在我过去超过十年的工作中,总共只有两次本地华人来访者… …华人很少会主动接受心理健康支持。[8]
在中美之间从事跨文化心理援助工作的Josie则提到,她常常需要给华人和西人心理咨询师分别讲解对方的文化,“在互相不了解的情况下,基于刻板印象,和西人直接谈问题,和华人委婉地聊问题,会比较好”。意即,即使华人来看心理咨询,为避免造成潜在的伤害,咨询师也不易过快引导华人求助者直接面对问题。
可一般华人难以逾越的文化障碍,经历过专业培训的从业者似乎较快实现了跨越。作为专职提供英语危机干预服务的加拿大华人从业者Julia提到,“在接受了培训后,通常我也能给西人提供帮助的,但西人的表达方式不同,TA们一般讲问题更直接”。同时在英语和华语危机干预热线机构工作的非营利组织专职工作者,加拿大华人Victor则补充道:“语言障碍是难题,在无法跨越语言障碍的前提下,也将难以跨越文化障碍”。
这引出了一个思考,在华人群体具有大量细分群体的现状下(新移民、广东人、福建人、客家人、留学生、一二三代移民等),能否通过给所在国的原(英语)危机干预人士,提供跨文化心理学教育,从而使TA们能够为华人提供危机干预服务呢?那些自幼完全成长于英语文化的心理咨询师们,有可能在经过培训后能够给予华人以帮助吗?
三、学科困境:难以逾越的文化障碍
要做到使多数族裔共情少数族裔,并依据少数族裔习俗提供充沛的社会支持,在高度多元化的社会中是极为困难的。美国为此提供了一个更加模糊的分类方法,将文化与民族多元化的描述,用固定种族的描述进行了替代。美国将社会种族分为(以下以人口比例排序):白人、黑人美国人/非裔美国人、印第安与阿拉斯加原住民、亚裔、夏威夷原住民及其他太平洋岛屿岛民及其他族裔。华裔通常被划分至亚裔群体,依据有限的文献,下文将主要就实现白人咨询师对亚裔求助者的真正共情进行探索。[9]
*注:虽然在美国政府报告中,不会划分出拉美族裔或西班牙族裔,但是在心理学上,拉美族裔也是被重点研究的独立文化人群之一。
现代跨文化心理学发现:文化之间的细微差异意味着,美国的一项实验结果,不一定适用于对其他不同文化中人类行为的理解。[12]Josie就此提供了一个很有趣的失败案例:“一位受心理创伤的外国人说,我通过祷告的方式可以让自己感觉好一点。但来自中国大陆的咨询师并无宗教信仰。她虽然表示理解,可实际上自己也并不那么相信祷告的作用。来访者感受到了这种态度,认为咨询师并不理解自己,并最终转向寻找同文化的咨询师。”
“实际上”,在台北和伦敦从事心理学专业学习的Neko补充道,“在多元化国家的心理咨询硕士专业,通常都会强调对跨文化差异的培训,但这种培训不一定能够突破文化障碍,也无法覆盖所有的多元群体。”
跨文化心理学指出,在群体文化中,首先有两个大的分别,一个是个人主义,一个是集体主义。西方一般被认为属于前者,东方世界则通常被认为属于后者。基于这两大主义,不同文化群体间形成了有如依恋关系文化差异、情绪文化差异等。
一般认为:个人主义文化强调个体的独立性、独特性以及自由选择,而集体主义文化强调人的互相依赖与社会参与的程度,以及对所属群体的义务与忠诚。有学者研究发现,“总体上讲, 过去几十年来,世界范围内文化变迁和民众心理变化的一个基本趋势是,个人主义的崛起和集体主义的式微。这个趋势既表现在宏观社会文化指标的变化上,也表现在个体/群体心理与行为的变化中”[16]。这一大趋势在华裔社会中引发着持续不断的冲突,在华裔个人融入主流社会的过程中,其如何将新的个体自由主义身份代入到自己曾经所属的集体中,是一件考验人能力的事情。
在跨文化心理学中,有大量研究是基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所进行的。研究普遍表明,西方人有更多的生物学和心理信念,而非西方人对精神疾病有社会学和神学解释 。由新加坡学者发起的一项对东亚及东南亚社会的研究显示,该地区对精神类疾病的污名化和抵触情绪远高于欧美社会,其中除了包括宣传教育的不足,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也涵盖了对源自西方的心理学不适用于本土社会的探讨。[11]
Neko补充道:“所以我们才要发展本土心理学”。通过短暂的培训,很难在没有深入体验过对方社会文化的前提下,跨越深层次的文化差异。
部分跨文化心理学家,对常见的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实验研究提出了质疑:心理学科在个人主义社会、尤其是在大学中的发展,很难代表社会上的多数群体。持相同批判意见的学者们,在更多领域进行了实验:
在关系与依恋关系的研究中,著名的Mary Ainsworth实验方法,被应用于东西方不同社会中时发现,在所研究的西方国家中,婴儿的依恋类型主要是不安全回避型——当看护者离开婴儿及陌生人进入房间时,婴儿通常只会表现出有限的焦虑,并且直到看护者回来,也几乎不会从陌生人那里感受到安慰。[10]
相比之下,在东方文化中,婴儿的依恋类型主要是抵抗回避型——当照顾者离开房间并暴露在陌生人面前时,婴儿大多会变得焦虑。[17]
另外,在个人主义社会和集体主义社会中,生育给夫妻关系带来的影响也有差异。在个人主义社会中,负面影响更为显著。研究人员将这种差异归因于东方社会中不同照顾者通常分担育儿责任的方式,而在西方,母子关系可能更牢固,因为婴儿往往主要由母亲照顾。[19]
在情绪表达上,两种社会形态也存在差异。研究人员发现,与西方参与者相比,日本参与者在试图判断中心人物的情绪时,更有可能评估周围人的情绪。这表明,集体主义文化的影响是考虑到整个群体的情绪,而不是关注个人的情绪状态。[18]
对东亚学生的研究显示,来自亚洲文化的额外压力源,如通过成功获得家庭认可、强调情绪自控和对精神疾病的污名化等,可能会使亚洲国际学生患精神健康并发症的风险增大。而这些集体主义社会的习惯性思维方式,会导致来自这些社会的成员更加主动地给自己施加压力、不外露和释放自身压力、以及避免接触和心理/精神类领域相关的帮助。[12]当完全成长于个人主义社会的心理健康工作者,在未接受过任何相关培训时,TA们可能很难吸引到华人前来求助,也很难深度挖掘出华人求助者的内在需求,从而产生互动。
但在多元化国家中,因为华语背景的相关心理工作者数量有限。如果您无法及时找到华人咨询师或援助热线,我们仍然建议您,先向基于所在国主流文化的相关机构求助。
四、从亚裔看华裔:问题在哪?怎么解决?
在美国的学术报告及政府报告中,很少会专门指出华裔的心理健康问题,但亚裔的相关报告,仍然能够展现出亚裔群体普遍存在的情况。
美国心理学协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APA)的数据显示:美国亚裔的自杀率(每 10 万人中有 6.10 人)低于美国平均自杀率(每 10 万人中 11.5 人)近一半;但在所有亚裔美国人中,20-24 岁的自杀率最高(每 10 万人中有 12.44 人)。[13]
APA提供的另两条数据显示:在 65 至 84 岁的所有种族背景的女性中,亚裔美国人的自杀率最高;在几乎所有年龄组中,亚裔美国男性的自杀率,都低于白人和美洲印第安人/阿拉斯加原住民男性。[13]
根据美国少数族裔健康机构调查显示:2019年,与非西班牙裔白人男学生相比,9-12年级的亚裔美国男性考虑自杀的可能性高出30%。2018年,与非西班牙裔白人相比,亚裔接受心理健康治疗的可能性降低了60%。东南亚难民面临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风险,这与移民到美国之前和之后经历的创伤有关一项研究发现,接受精神卫生保健的东南亚难民中有70%被诊断出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20]这还不包括新冠疫情后西方对亚裔的阶段性种族歧视趋向。
至于学生群体,非营利机构“美国精神健康” (Mental Health America)发布的报告《保护学生、预防自杀》显示,虽然白人大学生中患抑郁症的比例比亚裔大学生要高,但是亚裔学生中认真考虑过自杀的却要比白人学生比例高。追求精英教育的美国亚裔,在高校同样遭遇了自杀率的滑铁卢。[14]
较早时候,康奈尔大学统计的数据激起了美国对亚裔群体心理健康的关注:在康奈尔大学1996年至2006年间21起校园自杀事件中,有13起涉及亚裔学生, 约占61%。在亚裔美国人社区中,大学生自杀死亡风险最高。自杀率知名世界的麻省理工学院,在过去15年里,有19人自杀身亡,其中有8人是亚裔学生, 约占42%。麻省理工学院校园的总自杀率为每10万名学生中有11.2人死亡, 已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很多。可是,每10万亚裔美国学生中就有29.1人自杀死亡,远超全美平均水平四倍,也远超该校平均水平三倍。[15]
亚裔的数据具有特殊性。综合上述所有内容能够看出,美国亚裔群体中尤其需要关注的有:15-24岁的华裔青少年,在精英大学就读的华语背景学生,第二代华裔移民,以及65-84岁的华裔女性。
但我们不得很遗憾地强调,这一研究结果主要适用于美国,大部分国家的有关研究比较有限。不过以上结果仍然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针对这几类人群,我们建议家长、亲属和本人,重视起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就像身体健康一样,不时会有大病小病,我们应当及早找到合适的咨询师,对症下药。在接下来的系列文章中,我们将针对不同华语人群情况;各国的华语社会情况,及其华语危机干预系统进行介绍;并依据群体类别及国情,分别提供具体的危机干预方法。
针对危机事件,我们搜集了覆盖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危机干预、心理援助、和社会服务热线、机构信息,并标注了语言、特别服务对象以及服务时间等,希望能为您的需求起到帮助:
· 心理学跨文化文献汇总
学术研究跨文化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跨文化(双文化群体)
参考文献:
-
《長為異鄉客?——當代華人新移民》,周敏,2021年2月,https://www.worldscientific.com/worldscibooks/10.1142/g480
-
《华侨华人分布状况和发展趋势》,侨务工作研究,2021年,http://qwgzyj.gqb.gov.cn/yjytt/155/1830.shtml
-
《2021年留学大数据 | 疫情后留学环境回暖,留学申请人数激增!》,http://www.elbintl.com/list_4/160.html
-
“Cultural Competence in Crisis Intervention”,CPI with Dr. Nasiah Cirincione Ulezi and Dr. Angelique Jackson,2012年1月,https://www.crisisprevention.com/Blog/Cultural-Competence-in-Crisis-Intervention?from=from_parent_mindnote
-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suicide”,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359178998000226
-
“Crazy, rich, when Asian: Yellowface ambivalence and mockery in Crazy Rich Asians”,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17513057.2020.1857426
-
“Asian American Health Disparities”,https://www.apa.org/pubs/journals/special/5790505
-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JwCXZmi8gc12zfWcFKNPzA 密码: 5qop
-
Population Estimates Program,https://www.census.gov/quickfacts/fact/note/US/RHI625220
-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Psychology”,Psychology Issues,https://www.psychologistworld.com/issues/cultural-differences-psychology
-
“The Singaporean public beliefs about the causes of mental illness: results from a multi-ethnic population-based study”, https://doi.org/10.1017/S2045796017000105
-
“Challenges in Acculturation among International Students from Asian Collectivist Cultures”,https://eric.ed.gov/?id=EJ1259628
-
“Suicide Among Asian Americans”,https://www.apa.org/pi/oema/resources/ethnicity-health/asian-american/suicide
-
”The Singaporean public beliefs about the causes of mental illness: results from a multi-ethnic population-based study“,http://www.overseaschinese.org/wp-content/uploads/2019/04/mha_report.pdf
-
“Asian American Student Suicide Rate at MIT is Quadruple the National Average”,http://reappropriate.co/2015/05/asian-american-student-suicide-rate-at-mit-is-quadruple-the-national-average/
-
个人主义上升, 集体主义式微?——全球文化变迁与民众心理变化,2018年,https://journal.psych.ac.cn/xlkxjz/article/2018/1671-3710/1671-3710-26-11-2068.shtml
-
Van Ijendoorn, M.H. and Kroonenburg, P.M. (1988). Cross-cultural Patterns of Attachment: A Meta-Analysis of the Strange Situation. Child Development. 59(1). 147-56.
-
Masuda, T., Ellsworth, P.C., Mesquita, B., Leu, J. and Van de Veerdonk, E. (2008). Placing the face in context: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perception of facial emo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4(3). 365-381.
-
Dillon, L.M. and Beechler, M.P. (2010). Marital satisfaction and the impact of children in collectivist cultures: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8(1). 7-22.
-
“Mental and Behavioral Health – Asian Americans”,https://www.minorityhealth.hhs.gov/omh/browse.aspx?lvl=4&lvlid=54
作者:Angelo
受访者:Ada、Josie、Julia、Neko、Victor
审核:亦非、Daimon
原文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609967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