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谋:土龟文科博士面对的学术环境令人揪心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永谋首发于B站,保留一切知识产权,侵犯必究。


先说出路问题。文科博士生扩招以后,毕业生非常多,想谋得教职十分艰难。比如北京有哲学系的单位,大约就是人北清师、首师、社科院、中科院等几处,能有几个岗位?光人大哲学院每年培养的博士生就有七八十,差不多可以把学院老师全部换下来。

这还不算大量的哲学海归博士。现在全球文科衰落,哲学博士找不到教职非常普遍,去公司、做编辑、开Uber的,什么的都有。所幸他们早就理解博士学位不等于教职,自己花上6、7年拿个文科学位,完全是自己的兴趣使然,之后不能做研究也情绪稳定。

一片衰落声中,近就业岗位和社会的重视程度而言,中国算是文科灯塔了。尤其是有了马院,给有志于学术的哲学博士们提供一片栖身之地。很多海外哲学博士们——不是海归,纯外国人——纷纷来中国找教职,春节过后就有两位老外问我国内能不能找到教职。这进一步恶化土龟们的就业环境。

许多顶尖名校,会优先考虑海归。说实话,文科海归到底有没有比土龟强,我觉得是存疑的。第一,现在学术全球化,国内的信息条件基本和国外同步,语言优势在逐渐消失——chatGPT慢慢会让翻译变得没有意义。第二,和国内一样,国外大多数学校、大多数老师及其带出的学生很水。第三,很多海归汉语问题很大,对国内的学术发展不了解,没有传承,没有根基。当然,我没有说土龟比海归好,并且很可能有偏见,因为我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和海归一样有同等就业机会。

马院开始自己培养博士生了,今后哲学博士怕难得挤进去了。我们为什么还招这么多文科学术博士生呢?大家知道,我主张大规模缩招文科学术博士生。

有人说,咱们可以跟专业硕士生一样,招专业博士生,不写论文,就交点钱、上上课,搞个毕业设计或实践应用什么的。我觉得这个点子好:反正老师辛辛苦苦培养学术接班人,学生苦苦学习学术技能,最后找不到教职,干脆就做应用性地培养,不用做出什么创新性的知识贡献了。

再说读书的环境。文科博士生扩招以后,学生非常多,国家发的生活费想撒胡椒粉一样。老师们也很穷,不像理工科教授能给学生发补贴。很多学生家里条件不好,就是像读博改变命运,先不说能不能改变命运,读博的时候有没有钱吃饭,负责任的导师都得操心。

扩招之后,说实话,很多学生素质不够,之前硕士单位培养不行,基本的读文献、读文献都达不到要求。要是导师负责,费心从基本功开始教,毕业会顺利一些。要是导师太忙,自己摸索,就不得门径了。以前文科博士三年毕业,现在四年毕不了业是大部分的,六七年毕业的很多。要知道,四年之后学校停发补助,不提供住宿,近来还听说对延期毕业的博士生要收学费的消息。

我觉得根本的原因是:生源下滑,很多学生就不应该来读文科博士,自己给自己挖坑。当然,大家也放水了:创新就算了,像篇论文、规范合格就差不多了。

现在绝大部分的学校要求文科博士生发表C刊论文,一般1、2篇居多,也有3篇的。如果你把C刊每年发文总数算一算,再比较一下每年招收的文科博士生数量,就会知道这件事情的难度。并且,愿意发博士生独著或第一作者论文的C刊不多,给这样稿件留出的空间很少。为什么?C刊要保住C刊,要考核引用量等指标,更多地发表著名教授、博导的文章才行。

因此,博士生发C刊,可行的是跟着导师做个第二作者。最近听学生说,现在一些学校不知道咋想的,进人的时候要博士生第一作者的文章才算数。我就想问一问:就你单位入职了的教师,每年都能发一篇C刊吗?我们的导师们,自己的水平够不够,要不是博士点大规模增加,我们能当上博导吗?我们的水平达得到博导的要求吗?

我知道,这些单位也是拿高标准淘汰一下人。找工作的人太多了,查你的本科是不是211、C刊要3篇以上、是不是党员、要进男生等等,要求只会越来越多。

很多学校的博士学位论文比C刊水平低,干脆就将把关培养质量的任务交给了C刊。很多学生说,还没听说C刊数量满足,博士论文没过关的。也就是说,博士论文的水平达不到C刊的水平,只是字数多一点而已。

在如此环境之下,做学问浮躁,跟风追热点,就算是比较高级的烦恼了。毕竟,浮躁的研究还是研究,很多学术干脆不研究,应付应付毕业的了:C刊论文找路子,学位论文以查重通过为目标。这样的学生提出要答辩,老师想想不容易,毕业了还不知道去哪儿,就心软了。如果这个学生说我读书抑郁了,觉得没意思,老师们不是心软,简直就是害怕了。

什么文科研究有禁区,要传播正能量,要与路线方针一致,在现在的环境下,如此忧虑简直就是高级中的高级了。谁也不能否认,文科研究有意识形态性,研究深了难免此类问题。学生们说,能毕业就阿弥陀佛,谁会管此类的事情、触此类的霉头呢?这说明大家的研究肯定不能深入思考正负能量的问题。

面对令人揪心的情况,九零后、九五后们,比想象的更坚强、更达观。我的学生们对我说,研究一点自己喜欢的东西,至于以后做编辑、开出租、去二三线城市小学校找教职或者当个中学老师,也没有什么。

可是,这是不是社会性、制度性的资源浪费呢?毕竟国家在文科博士教育方面还是投入不少资源的,4-8年的博士学习个人、家庭的投入更是巨大。博士毕业开出租,在富裕的西方社会不算什么,但对于没有共同富裕的中国来说肯定不是洒洒水。因此,我一直主张学术博士生培养一定要走精品路线,不需要这么多文科博士来做研究,没有这么多的创新点等待发掘。

差不多二十年前,读到一位先生推荐自己学生的信,其中有“数十年间先是环境逼仄,其后商业浪潮侵袭,学术灯传艰难”“吾徒某某并非资质殊异,然真读书种子,今为薪火相传故举之不必亲近”云云。当时,主要是感慨老先生巧拿人心,举荐的话说得非常高明。近来越来越感觉,这并非巧言令色,而确实是肺腑之语。

文科学术之困窘,二十年间已亲历,感觉虽迟钝亦渐晓一二。如今对上多少体会先生们的飘零心境,对下多少同感学生们的焦虑内卷,真的希望像老先生一样为薪火相传做点事情。

文科学术之困窘,与之前相比,近来又增加了新科技发展的逼迫。最近chatGPT爆火,AI对文科生就业岗位的冲击昭然若揭,反过来对文科教育和文科博士的生存造成新的压力。

学生们现在是学术学徒,很快是学术共同体的成员。年轻的colleague有未来,学术才有未来,我们从事的事业才有未来。当学术环境不断坠落,可借用海明威的名言,不要问谁在挣扎,colleague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

资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