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学习如何内化为个人科研能力?

天为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文献学习如何内化为个人能力?开门见山,直接给出主题疑问的答案。那就是,提问是我们将文献中的科研方法思路,内化为个人科研能力的最佳方式!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反映了提问的重要性,能正确提问,问题往往就解决了一大半。这是因为,正确的提出问题,我们就有了明确的努力方向和目标,再加上正确的方法和一定的时间投入,解决问题就是早晚的事。

联系到文献学习上,也是一样的,能够正确提问,我们就知道读文献的目的和方向,然后针对性的在文献学习中,按照正确的方法,找到问题的答案,完成了这样一个提问+找答案的过程,我们也才能够将一篇文献中的精华为我所用,做到不仅仅为了读文献而读,而是为了提升个人科研能力而读!

相信很多刚入学的研究生同学,都会遇到一个情况,那就是在文献组会上,老板让针对文献提出一个问题,这时很多同学都会忐忑不安,提问困难。实际上,能否针对文献提出问题,能够很好的考察我们对文献是否真正理解、消化、吸收。当然,我们之所以紧张不安,提不出问题,根本原因是没有学习掌握针对文献进行提问的方法!其实,大家不必把提问想的过于复杂,提问本身就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人人都可以做到。当我们问出一个问句的时候,也就完成了提问的过程。此次,我将为大家分享的就是,在文献学习的过程中,从哪些具体角度,问出我们的问句,进而完成提问的过程。

当然,这里的提问,不仅适用于听他人文献汇报或学术汇报时,进行提问的场景。更重要的是在我们自己在进行文献学习时使用。当我们读完文献之后,正确提出问题,并尝试自己从文献中找到答案,这个提问+找答案的过程,才是我们真正学懂吃透一篇文献,并将其中的科研方法思路内化为个人科研能力的关键!

那么,在文献学习中,如何正确提问呢?根据难易程度,我将提问分为两种类型,初级入门提问和高级进阶提问。

对于刚开始进行文献学习的低年级研究生,主要学会进行初级入门提问,对于有一定科研基础的研究生同学,主要进行高级进阶提问。我们先看第一种,初级入门提问,主要通过三个角度提问:1.概念;2.实验方法细节;3.实验结果解读。对于高级进阶提问,主要通过两个角度提问:1.课题设计;2.逻辑框架。

那么针对每一个角度,具体是如何提问的呢?接下来我将结合文献实例,利用思维导图为大家做更详细的展开。

首先看初级入门提问中的三个角度。

第一,针对概念进行提问。概念理解是文献学习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做好这一步,是读懂文献的根本保障。针对概念提问的的第一步是我们能够从文献中提取概念。这里,我将文献中的概念分为三类,1.实验技术(比如测序技术);2.实验方法(比如成瘤方法、染色方法);3.研究领域专有名词(比如代谢领域中的糖酵解,肿瘤免疫领域中的CD69)。当我们在文献中看到这三类词汇,就要提出疑问?这些词汇是什么意思?如果得不到清晰的解答,就需要将该名词提取出来,作为一个概念,进行查找、记录、学习。比如,我们看这里的文献实例,在读这篇文献过程中,对于以上提到的三类名词,如果不清晰内涵,就应该做好标记,提取出来作为概念,进行学习掌握。

第二,针对实验方法细节进行提问。看完文献之后,我们可以提出,这个研究皮下瘤模型用了什么细胞,原位瘤模型用了什么小鼠,TUNEL染色用的什么组织等等,当提出这些问题之后,如果不能得到清晰的解答,我们就需要进行文献定位查找,找到对应答案。结合具体文献,关于实验方法细节提问的答案,一定会在results和methods部分,此时我们去找到对应描述,进行标记就可以找到答案。

第三,针对实验结果解读进行提问。比如看到这里的结果图片,我们可以提问,皮下瘤结果结果证明了什么,TUNEL染色结果提示什么等等。这一部分提问的答案一定会在results部分,当我们得不到清晰的解答时,就要回到这个图片对应的results部分,进行查找定位,找到答案。

接着看高级进阶提问中的两个角度。

第一,从课题设计角度进行提问。课题设计角度,主要从三方面来提问。其一,本研究是如何提出科学猜想或科学问题?首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定位到文献的Introduction部分,然后找到其中逻辑转折(However之类)或逻辑因果关系(Therefore之类)后面的那句话,往往就是科学猜想,而前面的几句话就是提出科学猜想的文献背景及隐含的逻辑推理。其二,本研究是如何确定逻辑节点的?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同样,我们需要定位到每个results小标题小面的第一段,前两句一般会基于文献背景和已有的前期数据,提出下一步猜想,引出下一步实验内容和结果结论。关于逻辑节点的确定,往往还需要利用一些组学数据,那么就涉及到如何通过组学数据来分析挑选到后续研究的逻辑节点的。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定位到results部位,重点关注,如何通过统一文献背景、分析方法和筛选标准三部分,进而确定下游逻辑节点的。其三,本研究模型创新性体现在哪里?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定位到文章的模式图,结合文章中的具体内容思考模式图体现的科研逻辑,哪些逻辑环节是基于已有文献报道建立起来的,哪些逻辑环节是本研究新发现的?

第二,从逻辑框架角度进行提问。这个角度主要从两个方面提问。其一,对科研逻辑严谨性的证明是否充分?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定位到文献模式图和results部分,查找有无进行rescue实验(挽救实验),以及rescue实验的逻辑节点是哪些。关于科研逻辑严谨性和rescue实验不清楚的,可以回到我在B站上传的关于科研逻辑严谨性证明的这个视频仔细看下。其二,本研究结果结论前后是否一致?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定位到results部分,并综合前后结果进行批判性思考。比如这篇文献(上图),前面发现的现象和后面提出的机制不一致,甚至矛盾,这就是一篇文献的不足之处,我们不能学习,而要避免。如果对这篇批判性思考的推文想要进一步详细了解,可以关注公众号BioAdvance,找到推文:跟着这篇20+的Nature子刊学习自噬和代谢调控—CAF中的核糖体自噬通过腺苷调控肿瘤细胞糖代谢【文献精读+详细解析】我在这篇推文中做了非常详细的解读。

关注大师兄,科研不迷路!

资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