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垃圾丨《钢的琴》文献论述与思考丨侵删 钢的琴

一、前言

        2001年,电影《钢的琴》不仅获得业内人士的好评,而且也获得海内外多个奖项和理想的票房。以下是我对《钢的琴》的文献综述以及自己的思考。

 

二、文献综述

1.普通人被边缘化的心路历程的记录

在极具东方特色的特定时空语境下,《钢的琴》重点讲述主人公在现实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逐渐边缘的心路历程。

影片以一对夫妻为争夺女儿的抚养权为主线,以男主人公召集穷哥们自己制造钢琴为复线。陈桂林下岗后新组建的小乐队生意差强人意,家庭内部也出现危机。

内外交困的陈桂林为得到女儿的抚养权便不得不把钢琴作为人生重点。他计划买琴,却借不到钱;买不成便偷,又被学校保安抓着扭送公安局;自己在钢铁工人帮助下终于造成了钢琴,但依然没能留住自己的女儿。在不得不直面的残酷现实面前,陈桂林体验了遽然被边缘化的心路历程。他也是众多被边缘化的普通人的代表。

2.对下岗失业工人生活的题材选择和批判性表达

《钢的琴》反映的是大陆老工业基地下岗职工当下的生存处境。90年代大规模的失业现象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开始突显。由于社会体制的原因,往往是一家几代同在一个工厂,但凡工厂倒闭,后果可想而知。这种 “家国同构” 的悲剧成因和现象,在《钢的琴》这里得以展示。

就《钢的琴》来说,影片的题材选择本身就与它的主题思想密不可分。对下岗失业工人的生存和生活的反映本身,具有题材选择上的突破性和主题思想上的反抗性与革命性。从影片开始的离婚抚养权归属问题,到整部影片围绕的下岗小人物铸造钢琴的故事,不仅大角度地反映了近十年来大陆的社会热点问题,还将镜头聚焦于东北地区下岗失业工人的生存状态和喜怒哀乐。让整个文艺片变得有血有肉。

3. 因时代变革造就的个体生命创伤的体悟

影片一开始就是夫妻两人讨论离婚后女儿的抚养权问题。表面是争论孩子跟谁会幸福的世俗问题,实际上涉及的是双方已然分化并且相距悬殊的经济——社会地位问题。因此在这里,钢琴作为一种象征性的符号。从偷钢琴到自己制造钢的琴的线索发展,实际上是整体扫描和展示曾经辉煌一时的工人阶级 “老大哥” 们在当下社会中艰难求生的过程。编导非常巧妙地用一件看上去不无传奇性的事件,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叙事平台,貌似不经意地编排,其实是刻意为之。

随着东北重工业基地的没落,主人公们被迫提前退休或下岗,重新直面不怎么熟悉的社会寻找新的生活坐标。毋庸置疑,片中主人公所体味的痛苦,无论是因肉体的衰老还是人际关系的险恶,最终都是因为语境的变迁,导致痛苦的因素在具体时代背景中的发酵变异。。置身其间,行为个体要么适应它,要么被边缘化,甚而被淘汰。承载叙事的逐渐没落的东北重工业基地,无疑都是意识形态促动着变革,主人公的命运也随时空环境的变迁而起伏动荡。

 

三、反思与感悟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影片中陈桂林到学校偷琴被发现但拒绝逃跑的一场戏里,导演并没有按照事件的真实发展进程去再现陈桂林被保安抓住的场面,而是插入一个无背景的空间,影像世界中的陈桂林在漫天飞雪中孤独、忧伤地弹着钢琴。如此大胆的蒙太奇,在文艺片中更加加强了观者的心绪,动静对比体现出小人物的在大环境下的无奈与悲哀。俄语以及钢琴的配乐在钢铁森林的机械美学中增添了生动。

在国内主流电影大潮中,导演张猛始终将“关注普通人的生活本身”作为自己创作的精神内核,作品颇具人文情怀和反思意识,,体现出共通的颇具艺术个性和创新追求的电影世界,也表征出令人深思、给人启示的文化范式:普通人被边缘化的心路历程的记录;对下岗失业工人生活的题材选择和批判性表达 ,与时代变革造就的个体生命创伤的体悟。

《钢的琴》,反映了当下中国大陆社会绝大多数底层民众的生存境况和情感状态,也作为“东北三部曲”强有力的一部以独特的视角反映了社会。而这是以往很长时间内都是被主流视角和官方意识形态有意无意地忽略甚至屏蔽的。虽然可圈可点之处甚多,但也显示了电影编导将来漫长的探索道路,那将是不无辉煌和不可估量的电影之路。

 

参考文献:

【1】换一束新的光照亮未来——《钢的琴》电影画面中的机械美学再探  赖思佳

【2】工人生活、历史转折与新的可能性——简评《钢的琴》李云雷 2011

资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