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主的贵人(1/2):学术团体

  欢迎大家来到《文不醜说三国》。上一集,我们对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做了解释,并对刘备童年时期家道中落的经济状况做了些许推想。鉴于刘备15岁之前的记载几乎就是一片空白,文不醜的部分推理,还请大家批判着看。

  这两集,文不醜想为大家整理一下刘备青年时期遇到的四位“贵人”。这四位贵人贯穿了刘备15到24岁(虚岁)的9年时光。而就在刘备24岁的那一年(184),黄巾起义爆发。东汉的历史和刘备的人生都进入了新的篇章。文不醜希望能通过对这四位“贵人”的盘点,既讲清楚刘备的青年人生,又把与刘备有关的一些人为大家介绍清楚。

  本期视频的文案以及史料出处,已录入专栏文章,如果你对此感兴趣,可以点击置顶链接查看。

一、宗族长者

  咱们上回说到,刘备与母亲织席贩履一直到15岁(虚岁)。在古代,男子15岁已经勉强可以“加元服”了。这个“元”,就是“头”的意思。我们今天不是还有“元首”“元月”这样的词吗?“元服”就是脑袋上的服饰。也就是说,15岁的男子就可以带冠了。因此“加元服”也叫作“行冠礼”。

  等到刘备再长大一些,我们就能渐渐看出他生有异相。《三国志》说刘备“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七尺五寸”大约是1米72,个头中等偏上。说他“垂手下膝”,如果不是指什么脊柱类畸形的话,应该就是夸张之语。大概意思是说刘备上身较长,下肢较短,然后手臂还长,可能一猫腰就有类似的效果。上身长下身短这在古代是人上人的特征。因为在中国古代,治人者都是跪坐着施政的。如果你跪坐的时候还能高人一头,就表示你很有领导范儿。孙权也有“长上短下”的身材记载。另外说刘备“顾自见其耳”,应该就是说他耳朵大,这也是福相。刘备耳朵大在正史里有多处记载。《后汉书·吕布传》中说,吕布命丧白门楼时就称呼刘备为“大耳儿”。李贤作注时还特意在这里注明了“备顾自见其耳”。另外据《三国志·周群传》记载,即便是到了老年,刘备也是“无须”的。用我们今天的眼光看,少年刘备应该长得很“秀气”。《三国演义》说刘备“面如冠玉,唇若涂脂”,看来也不是毫无历史根据。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曰:(刘备)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

裴松之注《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引《山阳公载记》曰:(刘)备还,谓左右曰:“孙车骑(孙权)长上短下,其难为下,吾不可以再见之。”

裴松之注《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引《献帝春秋》曰:张辽问吴降人:“向有紫髯将军,长上短下,便马善射,是谁?”降人答曰:“是孙会稽(孙权)。”辽及乐进相遇,言不早知之,急追自得,举军叹恨。

《三国志·蜀书·周群传》曰:初,先主与刘璋会涪时,(张)裕为璋从事,侍坐。其人饶须,先主嘲之曰:“昔吾居涿县,特多毛姓,东西南北皆诸毛也,涿令称曰‘诸毛绕涿居乎’!”裕即答曰:“昔有作上党潞长,迁为涿令者,去官还家,时人与书,欲署潞则失涿,欲署涿则失潞,乃署曰‘潞涿君’。”先主无须,故裕以此及之。

  随着刘备慢慢长大成人,刘备人生中的贵人们成批成批地到来。

  刘备人生的第一个贵人,是他的同宗长辈刘元起。“元起”应该是这位同宗长辈的表字。刘元起一直关注刘备,并且经常资助他们孤儿寡母。刘元起的妻子还挺不是滋味,对自己的丈夫说:“你与他们各自都有家,你总资助他们算怎么回事儿!”刘元起回答说:“咱们宗族之中有能这样的孩子可不容易,他长大以后必定不是寻常之人。”可见刘元起对刘备的资助,并不仅仅是出于亲情,还有浓厚的政治投资意味。不过,这种投资依然是可贵的。

  当时,从涿郡走出去的名儒卢植在雒阳附近招收学生。卢植的同乡刘元起获得了消息,于是准备送自己儿子刘德然去雒阳游学。当时,刘元起也给刘备留了一个名额。从这里可以看出,刘备在刘元起的资助下,应该接受过基础教育。那时的卢植相当于今天的博导,他是不会识字开始教学生的。

  当时,刘备的家境依然贫苦,但刘母仍然果断让儿子外出游学,这份决心是值得敬佩的。这样一来,刘备和堂兄弟刘德然一同奔赴首都雒阳,开启了他们的求学生涯。

  这里,有许多看官说刘备是去给刘德然当书童的,这个应该是个玩笑话。政治投资不是这么个投资法的。就好像甘公投资陶谦、侯公投资公孙瓒,都是要嫁女儿的。政治投资不是打发叫花子,那样还不如不投资呢!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曰:年十五,母使行学,与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瓒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卢植。德然父元起常资给先主,与德然等。元起妻曰:“各自一家,何能常尔邪!”起曰:“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

二、学术团体

  刘备人生的第二个贵人,是他的同县大儒卢植。卢植字子干,也是涿郡涿县人,他身高八尺二寸,也就是大约一米八八,身材魁梧,而且声音洪亮,如同钟声。而且这位燕赵汉子酒量好,一次能喝一石酒,想念“一儋酒”的看官也没毛病,详情可以看我的正音视频第3集。按东汉的计量换算,一石酒的重量相当于今天的30千克。可能有些看官没概念,30千克饮料,相当于可乐最大的2L装共15瓶。一次喝这么多,我怎么感觉这条记录有点不靠谱呢?

《后汉书·卢植传》曰:卢植字子干,涿郡涿人也。身长八尺二寸,音声如钟。少与郑玄俱事马融,能通古今学,好研精而不守章句。……能饮酒一石。

  卢植是儒门正宗,与郑玄是同窗,一同师从通儒马融。马融是伏波将军马援的侄孙,他在东汉的儒门地位,怎么说呢?相当于武林中的叶问,也就是……(每样都懂亿点点)。

  关于东汉的学术,文不醜在这里要稍做介绍,不然大家可能无法理解“马融——郑玄、卢植”这一系的分量。汉朝自武帝刘彻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东汉光武帝刘秀更是倾心经学,天下教化大兴。国家设立五经博士,但凡想要在文官系统升迁的士子,大多要有这五经的学术背景。“五经”就是指就是《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这五部儒家经典。用今天的社会打比方的话,就是天下间所有的大学就开这五个专业,你想要大学毕业拿文凭,必须是这五个专业里的一个。不过,东汉时期纸张尚未普及,五经的文本多靠手录笔抄,五经的讲解多靠口传心授。那么一些大家族开始慢慢垄断五经的文本解释权。你作为东汉的士子,就必须要依附于这些掌握经文解释权的大家族,成为他们的门生。所以大家族可以门生故吏遍天下,其舆论影响和政治影响甚至超过中央。这是世家大族形成的滥觞。有钱有地在东汉都不叫个事儿,那都是浮财,靠不住。如果你掌握一门学术,并获得权威认可,那么你马上就能聚拢徒众百千,左右一时一地舆论,决定许多人的命运。

  当时的五经传人大概是什么情况呢?

  首先说说《易经》。《易经》主要传有四派,即施氏易、孟氏易、梁丘易和京氏易。袁绍他们家就是因为掌握了孟氏易的文本传承和解释权,所以能够门生故吏遍天下。后来马融得到了第五派《易经》传承,也就是费氏易。其徒郑玄作《易注》;荀爽,也就是荀彧的叔叔作《易传》,于是费氏易生生挤掉了京氏易的学术地位,成为《易经》四大派之一。

  其次是《尚书》。《尚书》主要也传有四派,即欧阳尚书、大夏侯尚书、小夏侯尚书和古文尚书。“关西孔子”杨震就是欧阳尚书的传人,其后代就是杨彪、杨修。要不说他们家也是“四世三公”呢?马融是古文尚书的传人,为尚书做了《传》,之后其徒郑玄又为尚书做了《注解》,卢植也做了《尚书章句》,于是古文尚书逐渐成为显学。注意,“马融——郑玄、卢植”一派重古文尚书,这个知识点后面会用到。刘备的表字玄德就与此有关。

  再次是《诗经》。《诗经》主要传有四派,即鲁诗、齐诗、韩诗、毛诗。马融传习毛诗,作《毛诗传》。其徒郑玄作《毛诗笺》。后来鲁、齐、韩三家就基本失传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诗经都是传自于毛诗。

  接着是《礼记》。《礼记》主要传有三派,即大戴礼、小戴礼和庆氏礼。其中郑玄原本就是小戴礼的传人。同时马融传习第四派周官礼。马融收郑玄为徒之后,把周官礼也传给了郑玄,郑玄比较周官礼和小戴礼两派的优劣,自创郑氏学派。卢植不遑多让,写作了《三礼解诂》一书。

  最后是《春秋》。《春秋》主要传有四派,即公羊严氏春秋、公羊颜氏春秋、谷梁春秋和左氏春秋,也就是说公羊春秋分了两个小派系,然后谷梁和左氏各成一派。当时贾逵、郑众的《春秋》注释比较有名,马融说“贾君精而不博,郑君博而不精。现在精细的和博学的注解都有了,我还能再添加什么内容呢?”但马融还是手痒没忍住,写了《三传异同说》,把公羊、谷梁、左氏传三个版本的春秋给好好比对了一番。这回,精的、博的全有了。

  等于说,有汉以来几百年间形成的五部儒学经典,到马融这儿他给一勺烩了。他不是全会那么简单,这是“五经”学说他都成了权威。另外,他还学有余力,又注了《孝经》《论语》《列女传》《老子》《淮南子》《离骚》……反正只要是记载在竹简上的重要文本,他都给“祸害”一遍才算完。那真是一点活路都不给别人留啊!

五经传承情况取自《东汉会要·卷十二·文学中》,内容较多,恕不细引。

《后汉书·马融传》曰:(马融)尝欲训左氏春秋,及见贾逵、郑众注,乃曰:“贾君精而不博,郑君博而不精。既精既博,吾何加焉!”但著《三传异同说》。注《孝经》、《论语》、《诗》、《易》、《三礼》、《尚书》、《列女传》、《老子》、《淮南子》、《离骚》,所著赋、颂、碑、诔、书、记、表、奏、七言、琴歌、对策、遗令,凡二十一篇。

  马融比较知名的学生有两位,一位是郑玄,一位是卢植。郑玄继承了马融的全部学术。郑玄和他的师傅马融一样为海内通儒,甚至“青出于蓝更胜于蓝”。下一位能有郑玄这样学术地位的大儒,就得是朱熹了。中间一千年就没有能超过他俩的。卢植呢,他在学术上稍逊于郑玄,但他本就不醉心于学术,他把学问都融入了他的政治实践之中。《后汉书》说卢植“能通古今学,好研精而不守章句”,也就是说他只钻研书中的精华,并不作寻章摘句的学问。《后汉书》又说卢植“性刚毅有大节,常怀济世志,不好辞赋”,也就是说卢植一直想匡济天下,并不爱好写词作赋。注意,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个特点也传给刘备和公孙瓒了。

《后汉书·卢植传》曰:卢植字子干,涿郡涿人也。身长八尺二寸,音声如钟。少与郑玄俱事马融,能通古今学,好研精而不守章句。融外戚豪家,多列女倡歌舞于前。植侍讲积年,未尝转眄,融以是敬之。学终辞归,阖门教授。性刚毅有大节,常怀济世志,不好辞赋,能饮酒一石。

  灵帝建宁年间的时候,也就是西元168到172年的时候,卢植被朝廷征召为博士。这个博士不是我们今天的学位,而是当时中央教授五经的权威。卢植没有郑玄那么全能,史书之说他精通《尚书》和《礼记》,也不知道是卢植担任的是哪一科的博士。这个时候,刘备大概8到12岁(虚岁)。

《后汉书·卢植传》曰:建宁中,征(卢植)为博士,乃始起焉。

  灵帝熹平四年(175),也就是刘备15岁(虚岁)的时候,九江郡的蛮夷反叛朝廷。大将军、太尉、司徒、司空四府都认为卢植文武兼备,于是任命卢植为九江太守。卢植当年就平定了九江蛮,但因为身体不好,辞官回京休养。就是在这个时候,卢植在洛阳东面的缑氏山中招收弟子。我推断,卢植意欲收徒的这一消息,早就被送回了涿郡老家。涿郡的刘家本来就有“保送名额”。都是同乡望族嘛,这必定是要照顾的。除了刘德然和刘备之外,本次收徒中还有辽西郡令支县人公孙瓒。公孙瓒和卢植也算是同州老乡,都是幽州人。今天来看,他们师徒三人的籍贯都在河北省。

《后汉书·卢植传》曰:熹平四年(175),九江蛮反,四府选植才兼文武,拜(卢植)九江太守,蛮寇宾服。以疾去官。

《后汉书·公孙瓒传》曰:(公孙瓒)后从涿郡卢植学于缑氏山中,略见书传。

  刘备、刘元起和公孙瓒应该就是在西元175年(灵帝熹平四年)的时候,拜在了卢植门下。这样一来,马融就成了他们的师祖,而郑玄就成了他们的师伯。无论是马融、郑玄、还是卢植,对刘备、公孙瓒这样的年轻人来说,都能提供极大的助力。

  马融通五经,卢植至少学了其中两门。但卢植的两门手艺,刘备、公孙瓒能学到半门就不错了。一来是时间有限,二人在缑氏山中也就学习了一年左右的时间。二来是刘备、公孙瓒本来也志不在此。《三国志》说刘备“不甚乐读书”;《后汉书》说公孙瓒“略见书传”。三来他们的老师卢植也不是个醉心学术的夫子。教授刘备等人差不多一年,西元176年,也就是灵帝熹平五年时,卢植又去庐江当太守平定西南夷去了。也就是说,在176年(熹平六年)左右,刘备和公孙瓒他们就结束了自己在雒阳附近的求学生涯。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曰:年十五(175),母使行学,与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瓒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卢植。……而瓒深与先主相友。瓒年长,先主以兄事之。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

《后汉书·公孙瓒传》曰:(公孙瓒)后从涿郡卢植学于缑氏山中,略见书传。

严耕望《两汉太守刺史表》曰:庐江郡(太守)……卢植,涿郡涿人,灵帝熹平五(176)年任,存清静宏大体。

三、名字解诂

  关于刘备的求学生涯,有两件事儿要澄清一下。

  一方面,有看官询问,刘备是不是在这时候被公孙瓒他们带着养成了“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这些纨绔爱好的?因为这一记载似乎就是写在刘备求学期间的。但文不醜倾向于解释成,这是刘备早年养成的爱好。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曰:年十五,母使行学,与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瓒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卢植。德然父元起常资给先主,与德然等。元起妻曰:“各自一家,何能常尔邪!”起曰:“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而瓒深与先主相友。瓒年长,先主以兄事之。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

  理由很简单。

  其一,此时刘备家贫,游学基本靠刘元起资助,元起之子刘德然又在身边。此时刘备开始“喜狗马、音乐、美衣服”似乎不妥。

  其二,有人说刘备是跟着公孙瓒等人“学坏”的,但史料中公孙瓒并没有类似的爱好。后面我们详细讲公孙瓒的时候看官们就会发现,刘备、公孙瓒等人都很清楚,青年时代就是他们积累名声的时代,似乎没有条件奢靡放纵。

  其三,史载卢植本人非常自律。《后汉书》说马融教徒弟时,“多列女倡歌舞于前”。卢植跟随马融学习多年,一眼都没瞟过。马融“以是敬之”。同时,我们马上就会讲,刘备此时应该是非常讨好卢植的。以刘备的处事之道,应该不可能在此时“顶风作案”。

  其四,无论是整本《三国志》还是单看刘备的这篇《先主传》,除非标明时间,否则记录在前的事情不一定先发生,记录在后的事情也不一定晚发生。当然要讨论正史的写法又是一个大坑,我就不跑题了,只简单展示一处吧。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曰:(1)先主与术相持经月,吕布乘虚袭下邳。下邳守将曹豹反,间迎布。布虏先主妻子,先主转军海西。(2)杨奉、韩暹寇徐、扬间,先主邀击,尽斩之。(3)先主求和於吕布,布还其妻子。先主遣关羽守下邳。

  屏幕上的这段文字,同样出自于《先主传》,讲的是刘备被吕布袭取徐州,和刘备杀杨奉的事情。第(3)句发生的时间在196年(建安元年),而第(2)句发生的时间则在197年(建安二年)。也就是说,前面的句子发生在更晚的时间,而后面的句子反而发生在更早的时间。这种写史方法很常见。所以我们不必强求写在前面的句子一定先发生,具体情况还是要具体分析。

  综上所述,文不醜认为,刘备“喜狗马、音乐、美衣服”的爱好,不该在他家道中落之后。当然,这仅仅是我个人判断。

  第二件需要澄清的事情,就是老有人说刘备“不甚乐读书”,是个学渣。这个文不醜并不完全认同。刘备志不在学,说他不是学霸这应该不假。但若说他是学渣也不是很符合事实。《先主传》说刘备“不甚乐读书”,应该解读为“不是很爱读书”。这和“很不爱读书”是有区别的。不仅刘备的老师卢植有“不守章句”的记载,诸葛亮读书也有不求“精熟”只“观其大略”的说法。反正我上大学的时候,就有那些贫寒的同学,目标很明确,就是找门路赚钱。期末成绩基本就是刚及格,但毕业的时候一套房钱就赚出来了。你不好意思批评人家就是学渣。人家志不在此。

  同时刘备除了师从卢植,之后还有随郑玄、陈纪“周旋”的记载。这是需要一定水平的。刘备的千古名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就有两个出处。一处来自《易传·系辞》,里面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另一处来自贾谊所作《新书》,他在其《审微篇》中说: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

《太平御览·卷六百五十二·刑法部十八》引《华阳国志》曰:丞相诸葛亮,时有言公惜赦,亮答曰:“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故匡衡、吴汉不愿为赦。先帝亦言吾周旋陈元方、郑康成间,每见启乱之道悉矣,曾不语赦也。若刘景升父子岁岁赦宥,何益於治也?”

《易·系辞下传》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无伤而勿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贾谊《新书·审微篇》曰: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

  这些内容,我很尊重的一位Up江州曈爸,在其“曈爸读三国”系列第3集详细做过介绍。文不醜在此想顺着曈爸的思路,重点解读一下刘备的表字“玄德”是怎么回事儿。这其实算是刘备向他的老师卢植努力靠拢的一个不大不小的证据之一。

  其实早有人解诂过刘备的表字。例如,清代学者桂馥说,古代有“五色”的讲法,画画和刺绣的时候,五种颜色都有叫做“备”。而这五种颜色是“青、黄、赤、白、黑”,最后一种是黑色,所以说五种颜色数到黑色,就算是全了,也就是“完备”了。反正我个人觉得,这种说法是挺牵强的。

  《尚书》中确实有“五色”一说,但清代孙星衍在给《尚书》作“疏”的时候说: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玄出於黑,故六者有黄无玄为五也。很明显,五色依照顺序为:青、赤、白、黑(玄)、黄。黑色不是最后一种颜色,怎么能说“五色至黑乃备”呢?卢植就是研究《尚书》的,刘备不可能闹这种笑话。而且,就算这种解诂将“备”和“玄”字联系起来了,那“德”字又作何解啊?

《尚书·虞书·益稷》:“以五采彰施於五色,作服,汝明。”孙星衍疏:“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玄出於黑,故六者有黄无玄为五也。”

  文不醜更倾向于认为,刘备的表字“玄德”,出自于《尚书·虞书·舜典》。其中说“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浚哲、文明、温恭、允塞。玄德升闻,乃命以位。”

  这28个字的意思是:如果说考查古代之事,舜帝名叫重华,他的志向与尧帝相似。他智慧深远,而且文明、温恭、诚实。他那潜藏于内的德行最终还是上达天听,尧帝于是把大位传给了他。

  按照《尚书正义》的解法,此句“玄德”中的“玄”就是指“幽潜”。所以“玄德”就是潜藏于内的、润物无声的道德。用咱们比较好懂的一句诗来解释,就是:“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或者说哥已经远离江湖,但江湖处处有哥的传说。这就是所谓的“玄德”。注意,在《尚书》中,这种德行你是藏不住的,你一旦具备了这种德行,总有一天会上达天听,被授以大位。

《尚书·虞书·舜典》曰: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浚哲、文明、温恭、允塞。玄德升闻,乃命以位。

《尚书正义》曰:玄谓幽潜,潜行道德,升闻天朝,遂见征用。

  大家看这个解诂是不是更符合刘备的情况。刘备的“备”,就是“具备”的意思。“玄德”就是指潜藏于内的道德。只要具备了这种道德,然后上达天听,就能够身居大位。

  这种解诂与三个方面相匹配:一、其“幽潜”之意与刘备目前的身份低微、且“喜怒不形于色”的情况比较匹配。二、其“玄德升闻”之意,与刘备渴求出人头地、身居高位的志向相匹配。诸位还记得刘备幼年时与宗中诸小儿的豪言壮语吗?三、“玄德升闻,乃命以位”这句话所在的28个字,是古文尚书派所独有,其他学派的《尚书》都没有这28个字。大家还记得“马融——郑玄、卢植”一派传承的就是古文尚书吗?刘备应该是15岁取表字,就是为了向他的老师卢植靠拢。

  其实,“玄德”一词也并不独属于刘备。法正的祖父法真,也通晓五经,但就是不出来做官。扶风太守邀请他,他婉言谢绝;三公征辟他,他不屈就;汉顺帝西巡,四次征召他,法真隐居得更远了。法真的朋友郭正称赞他的品行纯正,称呼法真为“玄德先生”。这里的玄德也是指“潜藏德性”的意思。只不过法真藏得有点深,因此他入了《后汉书》的“逸民列传”。这个“逸民列传”就是专门记录那些遁世隐居而不出来做官者的。

《后汉书·逸民列传》曰:法真字高卿,扶风郿人,南郡太守雄之子也。好学而无常家,博通内外图典,为关西大儒。弟子自远方至者,陈留范冉等数百人。

性恬静寡欲,不交人闲事。太守请见之,真乃幅巾诣谒。太守曰:“昔鲁哀公虽为不肖,而仲尼称臣。太守虚薄,欲以功曹相屈,光赞本朝,何如?”真曰:“以明府见待有礼,故敢自同宾末。若欲吏之,真将在北山之北,南山之南矣。”太守戄然,不敢复言。

辟公府,举贤良,皆不就。同郡田弱荐真曰:“处士法真,体兼四业,学穷典奥,幽居恬泊,乐以忘忧,将蹈老氏之高踪,不为玄纁屈也。臣愿圣朝就加衮职,必能唱清庙之歌,致来仪之凤矣。”会顺帝西巡,弱又荐之。帝虚心欲致,前后四征。真曰:“吾既不能遁形远世,岂饮洗耳之水哉?”遂深自隐绝,终不降屈。友人郭正称之曰:“法真名可得闻,身难得而见,逃名而名我随,避名而名我追,可谓百世之师者矣!”乃共刊石颂之,号曰玄德先生。年八十九,中平五年,以寿终。

  做个总结吧。马融一门,是东汉后期无可逾越的一座学术高峰。刘备有幸能够成为这个学术团体中的一员。这对于刘备早期的帮助远大于其汉室宗亲的身份。刘备应该也积极向自己的老师卢植靠拢,用古文尚书中的“玄德”一词来作为表字就是其重要的表现。最终,刘备把握住了这次机会,他的人生开始有了转机。

资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