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精选】文明专题10篇精选文献汇总 | 中传考研783主题写作

为了帮助大家更丰富地积累写作思路和素材,学好主题写作,我们前段时间按照《783专题论15讲》总结的十五大专题进行核心期刊的文献筛选,并推出了N个专题~

往期论文,戳文字可跳转:


今天给大家推出的的内容是文明专题,话不多说,快来看看吧~


想要这10篇论文的完整版PDF可以私信我领取哦!!!

推荐论文1:《全球化:发展变化、热点议题与发展前景》

出处:《国外理论动态》,2022年第6期

文章概述:

当下,人类社会正处于大变革时期,全球化发展也出现了诸多新变化。在此背景下,国外学界的全球化研究也蓬勃发展,热点议题不断兴起、快速更替。民族主义的复兴、国际关系的转型与全球秩序面临的挑战、数字科技的作用与全球价值链面临的冲击。这些研究本质上仍未脱离对全球化基本矛盾的思考范围,在可预见的未来,全球化的基本矛盾将会持续存在并困扰人类社会,这是每个参与全球化进程的国家都必须面对、每个全球化研究者都必须思考的重大课题。

推荐理由:

此文分析了全球化发展的新变化,梳理了2016年以来国外学界关于全球化研究的热点议题、发展前景,以期对国内学界及时把握全球化研究的发展动态有所助益。作者首先分析了全球化发展的新变化,近年来,全球化发展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层面出现了许多新变化,这些变化表明,全球化正在遭遇逆流。与此同时,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大国竞争的加剧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也为全球化进程增添了诸多不确定因素。在政治层面,反全球化的力量壮大;在经济层面,去全球化的趋势明显;在社会文化层面,质疑全球化的声音增多;国际制度与全球治理衰微。进而,论述了全球化热点议题的生成,如欧美民粹主义的兴起、民族主义的复兴与国内政治的极化、国际商务的调适、国际关系的转型与全球秩序面临的挑战、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数字技术的作用与全球价值链面临的冲击。最后,论述了全球化的发展前景。首先,通过对选择、机会和结果的平等分配,建立有意义的社会民主。其次,提升国家能力,增强跨国监管。我们将会预见一个更加地区性、更不全球化的世界经济。

小贴士:考试如遇到相关话题,例如全球化、大变革、全球化逆流、再全球化等可以借鉴。

推荐论文2:《文明:演进、构成及因果》

出处:《道德与文明》,2022年第2期

文章概述:

人类古代分离的不同文明在其早期发展中有一些“不约而同”的历史节点,或者说人类文明的发展展现为不止一个“轴心时代”。人类首先在一万余年前左右分别进入了农业文明,然后在四五千年左右又分别走向国家,接着几大主要文明在两千五百年前左右有了各自影响后来千年的精神创造。这大概也表现出某种历史规律性。我们据此可以辨识文明的构成并探讨这后面的历史因果。包括了自然地理环境和生产活动的人类控物能力,以及物质生活的发展,无疑是文明的基础,但政治也常常在某些时期起着关键作用,而价值观则是长期起主导作用且更为稳定的精神因素。

推荐理由:

文明的进程,首先开始的是人类对自然关系的大幅改变,即人与物关系的改变;然后是人际关系的基本重整,政治秩序的建立;再后才是人对世界和人生的系统反思,包括人对与自我关系、与超越存在的关系的系统反省,从而带来在一个文明中比较稳定的价值体系,带来诸多的精神和心灵的丰富产品。此文首先论述农业文明的发展,农业文明不像工业文明——首先从一个地域蓬勃兴起而传播到其他地方,它是在大致相差不太久的时间里,不约而同地在不同地方发展起来。进而,分析了农业文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巨大,尤其是对于人与人的关系的影响,定居带来集中,集中带来政治,政治带来更大的安全和发展。完整的文明由三个要素构成,首先是物质文明,其次是政治文明,最后是精神文明。最后,作者论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两个重要方面:一个方面是天定的,那就是整个人类的自然环境,地球的生态,还有各个种族、民族、国家、群体生活的自然地理环境;还有一个方面则是人为的,首要的是技术,是人们制造和使用各种工具的能力,其次还有人们在生产和发展经济方面结成的各种关系,诸如产权、合作与管理结构等。物质的成果一般是通过经济发展的水平来衡量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经济与社会制度、价值观与世界观等,并不是单独起作用的,而是同时起作用的。
小贴士:考试如遇到相关话题,例如文明发展、历史演进、农业文明、文明与历史因果等可以借鉴。

推荐论文3:《论全球化背景下文明交流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出处:《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1期

文章概述:

全球化带来的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和摩擦,给人类提出了人类文明向何处去的时代课题。面对这一时代课题,站在不同立场上的思想家提出了文明冲突论、文明同化论、文化保守主义、文化相对主义、文明对话论等不同的理论主张,但这些主张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着难以克服的悖论。习近平提出的文明交流互鉴论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深刻阐明了全球化时代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从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文化路径。

推荐理由:

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宽广胸怀和世界历史眼光,深刻论述了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互鉴关系,论述了文明交流互鉴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关系,深化了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前景的认识,为全球化背景之下人类文明的走向提供了科学指引,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之维指明了方向。此文首先论述了全球化对人类文明走向的深刻影响。至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摆脱了殖民统治,开始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深刻地改变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应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国家的快速崛起,开始调整自己的内外政策,从过去全球化的积极推动者,变成了全球化的消极力量,世界上出现了一种“逆全球化”的现象。相反,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则成了全球化的维护者和重要推动力量。由于国际政治经济力量对比关系的不断变化和此消彼长,世界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而,文章论述了全球化背景下关于人类文明走向的五种理论,文明冲突论、文明同化论、文化保守主义、文化相对主义、文明对话论。继而,文章提出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途径。首先,文明交流互鉴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次,文明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再次,文明交流互鉴是对以“文明冲突论”为代表的各种文明观的积极扬弃。最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路径。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多个维度上同时发力,但文化力量无疑是更加基础、更加深远、更具有渗透性的力量。只有各个国家、各个民族达成价值共识、实现人心相通,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可预期的。而要达成价值共识、实现人心相通,必须通过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

小贴士:考试如遇到相关话题,例如全球化、世界历史、文明交流互鉴、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文明等可以借鉴。
实用素材积累:历史上,中国人曾经长期自以为是“中央之国”,处在世界文明的中心,用东夷、西戎、北狄、南蛮来称呼四临,古希腊人曾经认为希腊文明是最发达的文明,部分印度人到现在也仍然坚持着印度文明优越论的文化偏见,近代以来一些西方人也诋毁中华文明,甚至得出中国没有哲学、没有历史等荒谬结论。文化偏见的存在,极易导致不同民族的人们互存偏见、甚至互不信任,不利于不同民族之间交流交往,也不利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可见,只有在文明交流互鉴中,人类才能学会在尊重自己的基础上理解和欣赏别人,懂得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学会宽容和理解,消除相互歧视和误解,作到费孝通先生所讲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实现民心相通,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坚实的心理基础。

推荐论文4:《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兼论生态哲学的核心思想》

出处:《理论探讨》,2021年第11期

文章概述:

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缓解人为与自然之间的张力,以谋求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可从三个方面诊断工业文明之不可持续的弊病:一是大量使用矿石燃料,造成污染;二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放”的物质主义生产—生活方式横贯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从而使物质主义发展观成为世界性信仰;三是主流世界观和价值观宣称人类可以征服自然。这一切决定了工业文明的发展方向:快速增强人为的力量,即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无止境地追求物质财富的增长,但这一方向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生态文明论为扭转文明发展方向提出了一种要求文明各维度联动变革的整体性方案:以改变世界观、价值观、发展观为根本,以改变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以及生产——生活方式为关键。只有扭转了文明发展方向,人为与自然之间的张力才可能恢复到无损地球生物圈健康的适度。世界观、价值观、发展观的改变就是哲学范式的改变。生态哲学作为哲学的新范式,是生态文明新时代之时代精神的精华。

推荐理由:

此文通过比较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得失优劣,探讨建设生态文明或后工业文明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展望生态文明或后工业文明的愿景,并尝试阐释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哲学——生态哲学的核心思想。文章首先论述了农业文明及其得失,农业文明的问世是人类史上的伟大革命,被人类学家称作农业革命(非就产业而言,就整个人类史而言)。农业革命彻底改变了狩猎采集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经过农业革命,人类能够创造自己生产粮食的小生态系统。农业文明的重要成果包括赞天地之化育的农桑技术、提出弱平等主义的人道主义、有闲阶级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包括哲学、宗教、文学、绘画、音乐、雕塑等);农业文明最不可容忍的黑暗面就是分配严重不公,统治阶级对劳苦大众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第二部分文章论述了工业文明及其得失,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分配不公、阶级压迫和剥削是工业文明最突出的矛盾。到了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工业化国家内部的阶级矛盾有所缓和,而从原始社会就开始积攒的人为与自然之间的张力逐渐引起了有识之士的注意和深思。第三部分,文章论述了生态文明抑或后工业文明的愿景。追求物质财富和征服力无限增长的文明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人类必须超越工业文明而走向生态文明或后工业文明。
小贴士:考试如遇到相关话题,例如自然与经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等可以借鉴。

推荐论文5:《“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合作的进展、挑战与应对》

出处:《区域经济评论》,2022年第7期

文章概述: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合作正逢其时。近年来,数字经济逐渐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点合作领域,数字经济合作的顶层设计和政策协调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领域合作进展迅速,数字服务贸易迅速发展,“丝路电商”合作成果丰硕,各种远程服务迅速发展,新型金融支付方式不断出现。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将持续,全球政治经济局势依然复杂严峻,要积极面对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挑战,还需不断加强数字经济治理,加强政治磋商和政策沟通,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共同守护网络安全,完善金融支持体系,加强协调统筹,构建“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共同体。

推荐理由:

当前,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合作正逢其时。当前,全球经济发展仍然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挑战,全球政治局势复杂多变,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加强“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合作势在必行。 

此文首先论述了“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合作的主要进展。近年来在数字经济领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合作,顶层设计和政策协调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迅速、数字服务贸易迅速发展、“丝路电商”合作成果丰硕、各种远程服务迅速发展、新型金融支付方式不断发展。第二部分论述了“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合作面临的挑战。“数字鸿沟”的挑战,各国数字经济发展存在巨大落差;网络安全的挑战,“一带一路”数据安全威胁不断升级;战略互信的挑战,数字经济合作的战略互信还有待增强;规则制定的挑战,数字经济国际规则和相关合作机制尚未建立;金融支持的挑战,数字经济的金融支持体系还不完善;机会争夺的挑战,数字经济合作中还存在无序竞争。最后,文章论述了“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合作的应对策略。积极加强数字经济治理,缩小“数字鸿沟”,加强政治磋商和政策沟通,增强战略互信;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提升合作契合度;积极构建网络安全共同体,守护网络安全;建立面向数字经济的金融支持体系,夯实金融支撑;加强数字经济合作中的协调统筹,防范无序竞争。总之,各地要根据自身特点加强统筹协调,增强合作的针对性,提高契合度,形成优势互补的合作格局。
小贴士:考试如遇到相关话题,例如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发展、国际合作、经济合作、国际经济挑战、数字经济鸿沟、无序竞争等可以借鉴。

推荐论文6:《西学东渐与中国近现代科技转型的若干问题》

出处:《天津社会科学》,2021年第7期

文章概述:

“西学东渐”,是指西方的学术逐渐传入东方的中国。检视中国近现代科技转型的历史轨迹,耶稣会士与中国士人的互动曾形成西学东渐的一股潮流,但到18世纪康乾盛世阶段,西学东源的理念占据主流,西学东渐反而中断了;应当把李约瑟问题区分为确定的和不确定的两个方面,方能有效进行讨论,否则是难有答案的;17世纪中国科技转型曾有可能,但随着西学东渐逐渐蜕变为西学东源,彻底丧失了这一机会;乾嘉学派虽有重要学术贡献,但流行的是一种复古式考据的学术路径,并且以西学东源来审视传进来的西方科技,不能不说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从晚清到民国中国科技尽管还处于十分落后的水平,但通过近百年的师夷长技,它的整个体制和规范已经走出传统的模式,而与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逐渐实现了并轨。

推荐理由:

此文首先梳理了西学东渐与中国近现代科技转型的历史轨迹。1583年,西方的科技才由传教士开始成规模地传入中国,中西方科技和文化才出现真正的交集,所以称之为西学东渐。从1583年到1949年中国的科技转型,可以概括为两波西学东渐的历程。第一波是1583年到1840年,第二波是1860年到1949年。继而,文章论述了中国近现代科技转型的若干问题。关于耶稣会传教士入华与西学东渐;李约瑟问题;关于17世纪中国科技转型的可能性;关于乾嘉学派与科学转型;关于师夷长技的理念与实践。此文可以概括为一个主题、两个阶段、三个节点、四个术语。一个主题是西学东渐与中国近现代科技转型。两个阶段分别指1583-1840年的明末清初(及延伸)阶段,以及1860-1949年的晚清民国阶段。三个节点是指:1583年,利玛窦等耶稣会传教士进入中国,中西科技发展开始有了交集;1700年,是一个象征性的节点,代表国人的态度已从西学东渐转变为西学东源;1860年,中华大地在内忧外患冲击下,国人逐渐认同师夷长技,开始了艰难而持续的科技转型。四个术语则是从历史的纵轴提炼出的四个关键词——平行发展、西学东渐、西学东源、师夷长技。“西学东渐”和“师夷长技”两个词准确地描述了中国近现代科技转型的实质内含。转型过程是不断取舍的过程,超越“平行发展”,第一波“西学东渐”有较大的偶然性,结果实现转型的可能被“西学东源”瓦解了;第二波“西学东渐”则因坚持“师夷长技”而突破重重艰难险阻,初见成效。
小贴士:考试如遇到相关话题,例如至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西学东渐、科技转型、师夷长技、科技传播对中国近现代社会变革所产生的影响等可以借鉴。

推荐论文7:《技术革命对全球文化的塑造与演化》

出处:《人民论坛》,2022年第2期

文章概述:

技术发展史也是文化符号生成、创新和演进的历史,技术的变迁与文化的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为彼此注入了新的元素和意义。技术对文化塑造的演进轨迹呈现出应用新技术与漠视新技术截然不同的新旧格局。网络文化符号的发展成为牵引和倒逼技术创新的助推器,其高度依赖新技术的现实,客观上给予技术创新更普遍、更持久的激励,推动着技术创新扩散潜能的持续释放。

推荐理由:

技术属性是文化符号创意、生产、认同、衍生、消费、循环的重要驱力,技术创新表征、传递、变更和重新排列文化符号从而实现创造性转化、生成新的文化内容,并带来符号体系的改变。此文首先论述了文化符号发展变迁的实质是技术革命的牵引。整个技术创新的扩散过程反映出文化符号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不同阶段的曲线式演化特征。一方面,技术与文化符号的融合打破了传统的文化与技术分离的状态,有效促进文化元素与技术元素在彼此融合的过程中更深化、更细化以及更优化地促进文化符号展现方式的迭代与升级,推动文化符号产品的更新换代,创造出更多文化符号消费形态和盈利模式。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阶段,“无处不在的链接”塑造了多重文化场景,成为文化符号移动价值和移动场域的体现,也成为Z世代网络原住民亚文化符号社群形成的助推力。继而,文章论述了文化符号在技术创新迭代演化进程中形成和遵循着三大演化机理。第一,技术创新高速率驱动文化符号迭代共生共荣机理。第二,技术创新周期缩短驱动文化符号创新短期化演进机理。第三,技术创新主体多元化驱动文化符号塑造的人机协同机理。最后,提出了数智时代,新技术对文化符号的塑造路径。在文化符号创制环节、文化符号流通环节、文化符号传播环节实现智能化与数字化文化符号的可持续创新。
小贴士:考试如遇到相关话题,例如全球文化、技术迭代、技术创新、文化符号、数智时代 等可以借鉴。

推荐论文8:《回响与再思:新文化视阈中的“复兴”想象》

出处:《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

文章概述:

20世纪初期,面对外辱内患,无数先贤以复兴家国为己任。文化复兴是继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失败之后国人自强的文化思考,体现为复古、西化、调和三种路径,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重要尝试。加深这一研究,正本溯源既是深化新文化研究的题中之义,也是对当下文化建设的重要借鉴与启示。在当下全球化的语境中,文化复兴既要遵守普遍认同的文化价值标准,又要坚守自身文化的本色,方能在世界命运共同体中彰显自身的话语与独特。

推荐理由:

文艺复兴作为文化改革的层面与政治改革、社会改革一道构成晚清民初的国族复兴的风景线,成为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国人追求中国文化现代性的重要一维。先贤们的文化之旅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重要尝试,于今仍具有重要意义。此文把先贤们的文化复兴思考放置于广义的“新文化”语义场,以三种主要面向:复古、西化、调和为中心,梳理其间的关联、驳杂与紧张。比如复古者认为西方文明是物质实利主义的化身,是特洛伊木马,中国唯有保持孔子的礼乐方能建立真正的文明,辜鸿铭即是其例;西化者反对中国的文化传统,以西化为世界趋势,以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为代表,但其内部富有张力,胡适的西化实质上是充分现代化,视新文化为中国的文艺复兴;调和论者不以新文化为然,主张昌明国粹、融化新知,重建孔教,“一国之立必有其特出文明方可贵”,以梅光迪等为代表。论文通过往昔的再思,重返当下的文化复兴,认为在当下全球化的语境中,文化复兴既要遵守普遍认同的文化价值标准,又要坚守自身文化的本色,方能在世界命运共同体中彰显自身的话语与独特。
小贴士:考试如遇到相关话题,例如全球化、文化复兴、文化价值、新文化、坚守自身文化的本色等可以借鉴。

推荐论文9:《在中华文明与全球化双重视域中领悟乡村文化复兴的意义》

出处:《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7期

文章概述:

乡村文化复兴的意义在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特质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双重视域中格外凸显,它不仅浓彩重抹着“中国特色”,是确证“何谓中国人”的精神密码,更是坚定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石之一。乡村文化复兴是传承中华文明的载体与根脉,其意义不唯乡村振兴的“铸魂”,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乡土文明底蕴。乡村文化复兴需要确立乡村文化的本体地位,需要明确其现代文明的价值指向。

推荐理由:

此文立足中华文明的特质和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双重视域,试图在“现代城乡文化共同体”理念引导下,探讨乡村文化复兴与乡土文明价值重构,以乡村文化的繁荣兴盛,增强当代中国人特别是农民的乡村文化自信。此文首先论述了中华文明的特质与乡村文化。“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有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辨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有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中华文明特质蕴蓄于中华文化的深厚传统中,彰显于乡村文化的多样化形态中。在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是传统文化传承的活的机体,乡村文化的复兴,一方面赓续了中华文化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和始终相延续的生活方式,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中华文化的明证;一方面深扎于广袤的中国乡村大地,是滋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厚土,是今日实现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载体。进而,文章梳理了从1840年以来中国乡村文化的衰落史,就是中华民族苦难史的生动写照,它映照出乡村建设缺乏一种强有力的政治支撑,以及世界视野中的文 明价值指向。进而,文章论述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后,文章阐释了乡村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与弘扬的载体和根脉。第一,乡村振兴要明确乡村文化的本体地位;第二,乡村文化复兴要有现代文明指向。尊重乡村文化及其乡土文明的独立价值,在中华文明特质和全球化双重视域中深刻理解乡村文化复兴的意义。
小贴士:考试如遇到相关话题,例如全球化视野、中华文明发展、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乡村文化、文化复兴、乡土文明、乡村振兴等可以借鉴。
实用素材积累:

中华文化的一个鲜明底色就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始终未曾中断的根脉更多地维系于乡村文化的肌理,因而乡村文化的复兴就使中华文化的筋骨充溢了活力,因而在新一轮全球化运动引发的世界战略格局重组中就自然牵系了中国乡村文化复兴的神经。随着中国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在世界各种文明力量变动不居和此消彼长的博弈中,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推荐论文10:《明末“西学东渐”的缘起申说》

出处:《学术交流》,2021年第12期

文章概述:

发端于明朝末年的“西学东渐”是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发展背景下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生产力的革命是“西学东渐”的根本原因;资本驱动下的欧洲殖民主义扩张的需要是“西学东渐”发生的内在动力,并决定了“西学东渐”的性质;耶稣会士的不懈努力是促成“西学东渐”的直接原因;明朝中后期的中国国情则奠定了“西学东渐”的基础。

推荐理由:

“西学东渐”特指从明朝末年开始到近代的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反思明末“西学东渐”何以发生,追问这一特定背景下是什么力量促使“西学”向东方传播时,应当从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寻找原因,同时从特定历史背景中考察那些具体的“历史力量”“历史运动”,深入分析历史发展的合力、“和合力”及其发生原理。此文首先论述了“西学东渐”是社会发展的规律使然,生产力的革命是“西学东渐”的根本原因。进而,分析了“西学东渐” 是欧洲殖民运动的产物,资本的驱动决定了“西学东渐”的性质。继而,阐述了“西学东渐”是西方宗教扩张的需要,耶稣会士则直接促成“西学东渐”的实现。进而,论述了“西学东渐”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中国国情奠定了“西学东渐”的基础。第一,明末相对强大的国防力量是平等交流的保障;第二,明末发达的经济文化是平等交流的基础;第三,明末中国活跃的社会思潮为平等交流创造了不可缺少的条件。“文化沸腾、创新、高度好奇和思想自由”是对这个时代思想文化发展态势的准确概括。明末实学思潮的兴起与商品经济的萌芽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相互辉映,营造了一个相对开明、开放的时代。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文环境,无论是欧洲诸国的外交攻关,还是传教士们“适应性传教路线”与学术传教策略,不可能得到当时还属强大的封建王朝的认可,军事征服也好,平等交流也好,都不会促进我们今天看到的“西学东渐”。
小贴士:考试如遇到相关话题,例如西学东渐、中国历史发展、等可以借鉴。

资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