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网发布了第三批次《2022年查处的不端行为案件处理结果通报》。
案件涉及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昌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52名学者。其中32名学者因抄袭剽窃项目申请书,受到了取消申请和参与申请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资格3-5年、撤销已批准项目、追回经费、通报批评等处罚。
还有一部分学者因为代写代投、篡改代表性论著作者排序、盗用他人基金项目号、重复申请、数据篡改/造假、未经同意使用他人署名等问题,被取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资格2-3年。
拥有科研成果固然让人激动,但是这样的学术不端行为,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对自己和他人都是一种损害,是坚决不可取的行为。
那么,学术不端行为有哪些?怎么避免呢?
准确地说,学术不端行为是指在科研和学术活动中的各种造假、抄袭、剽窃和其他违背科学共同体惯例的行为。
主要有以下七种表现:
(1)捏造数据,篡改记录。
(2)抄袭他人,侵犯或损害他人著作权。
(3)“一稿多投”或“一稿多发”。
(4)干扰他人研究,非法同行竞争。
(5)参与学术造假,隐匿学术劣迹。
(6)出于利益而违背客观、准确、公正学术评价。
(7)违规参与商业活动。
为了避免学术不端行为的出现,我们在平时的科研工作中除了要提升自身科研水平、做出学术成果外,还一定要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遵守学术规范条例。
同时,还可以通过运用查重系统来检查自身是否有无意中重复他人研究成果的行为。
目前,国内最常用的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有:知网、万方、维普和源文鉴。
如果是国际顶尖课题或外文论文成果,使用ithenticate/crosscheck来进行原创性检测。
论文查重:checkv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