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了解能级交错以及原子何时变成离子

在高中,只有3D和4S轨道参与能级交错,这一直是学校教师关注的焦点。然而,在记住能级交错的“4S在3D之前”之后,许多学生无法理解当原子变成离子(如“铜”)时4S和3D的顺序丢失,一些学生只是机械地背诵,无法理解其本质,容易混淆。本文将首先解释这一原则,然后解释如何将其简化到大多数高中生可以接受的范围。为了更好地解释,我将介绍一些新术语。无机化学中对这些术语的解释更为书面,有时难以理解。因此,我会用更多的白话来引导你理解其中的含义。

•主要部分

我们都知道,原子因其内电子与原子核的电性中和而显中性,假设核电荷为整体“1”,我们把核内每个电子能抵消的核电荷的量定义为屏蔽常数(σ);我们由此引出概念“屏蔽效应”,指的是电子都会受内层、同层电子的作用,从而对核电荷数有着不同程度的抵消(外层的电子对内层电子不起屏蔽效应)。

slater的经验规则对能级进行了轨道分组:1s自成一组;ns,sp为一组;nd与nf均自成一组。以下列出具体数字解释(各位不要害怕,看懂即可,无需背诵)①除了1s两电子间σ=0.30,其它同组内σ=0.35;②ns,np组与(n-1)层的σ=0.85,比(n-1)层还小的σ=1.00(完全屏蔽);③nd组,nf组与内层的σ=1.00(完全屏蔽)

这里直接给出能量计算公式:

(Z为核电荷数,n为主量子数),这个公式是高考物理中的必学知识的拓展,式子很像氢原子能级能量的计算式。以下举两个例子

例:计算Fe原子中一个3d轨道的电子的能量。先写出铁的电子排布式(这里略了),

解:分好组后计算:σ=5×0.35+18×1.00=19.75,之后再计算能量。(5是指3d轨道除了要计算的电子之外的5个参与屏蔽的同组电子;18指的是小于n-1层的18个电子)

例:计算Ti原子中一个3s电子的能量。解:写电子排布式,分好组后计算:σ=7×0.35+8×0.85+2×1.00=11.25,之后再计算能量。

大家可以去计算,会发现在一定的核电荷数范围内(考虑钻穿效应,本文不加论述),3d轨道的能量要大于4s轨道的能量,因为能量越低越稳定,会出现高中阶段“先填4s后填3d”的能级交错现象;而在另一范围内,3d轨道每多一个电子,对4s轨道的屏蔽作用就会加强,此时3d轨道的能量要小于4s的,所以出现当原子变成离子时,先失去4s轨道上的电子。

•简化理解

高中阶段我们可以对屏蔽效应进行更加简单的理解。我们将原子核比作太阳,将原子核与电子间的引力比作太阳光,将参与屏蔽的电子(内层和同层)比作屏障,将被屏蔽电子(外层)比作需要太阳光的植物。

由于1s两电子间的屏蔽系数较小,可理解其中一电子为一个有破口的屏障,太阳光透过能力更强(其实是因为钻穿效应),如上方左上角的图;而像nd和nf这样屏蔽系数为1.00的,也就是完全屏蔽了,就可以理解为太阳光完全被屏障挡住了,如上方右上角的图。所以,屏障不同,挡住光的能力也不同,外层电子接受到的太阳光的强弱就不同,这就是屏蔽效应的简化理解。

填充时的先4s后3d是学校重点强调的,学生问题不大,故在此不做太多叙述。对于原子变成离子,由于屏蔽作用,可以理解为屏障的屏蔽作用很强,以至于外层电子接受不到很多阳光,于是就会慢慢枯萎,就是失去了。

由以上看似较为复杂的“原理部分”,以及十分简单又生动的“简化理解”,我相信各位已经对3d与4s轨道的能级交错和原子变成离子时的失去顺序有了很深刻的认知。将大学内容简化到高中能够提高学生对化学整体的认知,但同时也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学生在学习,老师,一个神圣的职业,我们也不能够拘泥于现状,应该不断丰富自我,不断创新,从而打造便于学生接受又实用的高质量教学。

资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