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的烦恼

  考得不好,有点难受

  身边的人都知道,我是今年的应届中考生。本着“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的原则以及无数次模考中好不容易有两次比较成功的信心,上了考场。

  当然,结果我已在开头讲过。对我而言,分数的失败在我痛哭流涕后感觉也就那样了,但一想到亲戚家人们殷切目光下的悄然失神,以及朋友同学们的折桂蟾宫,我莫名有了一种恐惧感,想要躲避。对于一些正在看的成年朋友而言,可能这些不过是一个毛头小子未经世事只因考试失利便好似心灰意冷,乱发聊骚,但你已经看到这了,就代表你不是来B站上网课寻觅商机的,所以我决定给你多讲一些。毕竟一个男孩成长为男人是需要大大小小的痛苦积累而成的,一如至尊宝摇身一变成孙悟空,成了盖世英雄,但已不是紫霞眼中的那个他。成熟不过是麻木的积极说法。

  鄙人不才,却也读过些书(课外),了解过一些课本上所没有的东西,偶尔翻个墙,去看看外面那个似乎没什么中国人(指有骨气有民族气节的)的世界(这下ruler)。这并不算稀奇,对于新时代的青少年来说。但比较难的,正如《了不起的盖茨比》里说的,是“同时保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念,还能正常行事,这是世间第一流的智慧!”我喜欢这句话,我也认为我目前还算在践行着这句话。我见过许多人说着一些话,做的一些事,对于我们都是颠覆性的。这对于青少年来说真的难以明辨,但庆幸我还算清醒,依然走在社会主义的光明大道上。即使这样,依然还有很多人和我一样,甚至比我还厉害,他们将这句话用到了学习上,故而他们不但成绩优异,还拥有着一颗当领导的大脑。这种人亘古少有,但在如今必然不少。比较可惜,我身边目前还没有这样的人,可能是我的能力导致的圈子问题。

  最近拜读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感悟颇多。明朝还是有人能担当得起这种能力的(回看上一段),当然,需要提前说明的是,这种能力其实中国早就提出了类似的观念,而且就在明朝,叫做“知行合一”,发明它的人就是伟大的王守仁,人称阳明先生。你会觉得我在胡扯,这和你所说的分明是两个不相干甚至相悖的事,但其实在我看来他们是有些类似的,至少在实践中有两个人是这样做的,一个自然是其本人,另一个叫张居正,但我不打算说他。虽然正史并未说明,但我相信王阳明是反战的,他一心向民,为民谋利(正如我们的党)可为了百姓更好安家立业,他剿匪,平叛,这些也算是打仗。这貌似是相反的,但仔细一想就会发现道理之所在,这就叫“知行合一”,这就叫“保持两种截然相反的观念,依然正常行事”。

  是不是感觉很妙?王阳明历经十数年,终在龙场悟道,得出的这个道理。在悟道之前,他必然是痛苦的,但不为人所知,也不能为人所知。这可能是他唯一的烦恼。我感觉我就有点现在的处境。说这句话,取这个题目,不是把我自比王阳明,换我估计八百万年都想不出这个道理,但我认为人与人的成长道路是有些相似的,所谓破而后立即是此理。不是说每个人都要去悟道,去格物穷理,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次悟道的过程,只不过可能由于悟性根骨原因,因人而异。当然并不是说天才就一定能悟,废材如我还能从阳明心学中撷取九牛一毛(实在不太要脸,却也不好得罪他人),而天才如唐寅却失足落入尘网中,艳名远播却无法顿悟真正的人生追求。也就是我考得太烂,才会多想这些问题聊以自慰,要是考好了,哼,王阳明?president都不放眼里。

  砺涩三秋换清风,问潜多载若无声

  他人只道庙堂好,谁言五台撞鹿人

资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