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男人,享乐的女人 | 消费社会28

上一篇说到,鲍德里亚认为,消费是用一种以象征符号为中介的关系来取代自发关系,其中,“自发关系”指的是人与自身所形成的自然关系,“以象征符号为中介的关系”指的是当一个人无法接受与自己所形成的自然关系,进而基于一种被社会建构的范本来“个性化”自己时所形成的一种全新的与自身的关系。

 

当女性利用自己身为女人这一事实,其身份就被功能化了,也即把女性气质功用化了,而有功能化了的女性气质,对应着也有功能化了的男性气质或功能化了的男子气概,但二者并非出自天生的性别差异,而是源于资本主义体系的社会阶层差异逻辑。

 

男性与女性在创造各自的象征符号时所扮演着同样的角色,但是,对于男人来说,“男子气概”这一术语只有相对于女人的“女性气质”而言时才有效,反之亦然,而且基于女性气质和男子气概形成的女人范本和男人范本并不是作为一个描述性的形容词来使用,它们直接控制着消费。

 

男人范本是一种掌握主动的模式,男人是一个做出选择的人,他不会放纵自己,因为他的目标是功成名就,他知道如何抉择且不会降低标准,这相当于是军人和清教徒的品德,即不妥协、果断和勇往直前,所以男人范本是一种具有勇于竞争、敢于抉择的美德的模式,这种敢于抉择同时也是选举(他具有选择权,他知道如何去选择且他属于其中的一个选民)的象征,它赋予人社会地位。

 

女人范本则是一种自我取乐的模式,女人需要的是自我沉醉和自恋,“说到底,人们仍然要求男人们扮演士兵的角色,而让女人们与自己的玩具戏耍”(93)。

 

这里的范本指的并不是具体的个人,而是一种作为区分差异的模型,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男人也会被鼓励去放纵自我,女人也会被鼓励去参与竞争。

 

这两种范本把男性设定为勇于竞争的模式,而女性则只是具有延伸价值的模式,她们只致力于满足自己以便成为男人竞相争夺的对象,所以她们取悦自己是为了取悦男人。女性发挥的是一种象征着男性的经济和声望的功能,她们的闲适生活体现的正是其丈夫的声望:

 

“家庭妇女不从事生产,她在国民计算中没有影响力,她并没有被视作生产力——这是因为她的正式无用性、她的‘受人供养’的隶属地位使她委身于名望力这样的价值。”(94)

 

此外,中产和上流社会的女性还会投身于某些“文化”活动,但是鲍德里亚认为这里的“文化”只是“美”的一种辅助性修饰效果,而美和文化并非是为了自身才展现出价值,它们其实是一种被人异化了的社会功能,所以他认为这样的“文化”活动并非真正的文化活动。

 

“另外这也是我们今天非常普遍的一个情况,即女性范例在整个消费领域中的扩张。”(95)

 

这就意味着现实生活中,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在朝着消费的大门迈进,有一些阶级还全部都投入了消费领域,但是他们受到的待遇却与家庭主妇不同,“他们被异化了的活动远远没有被遗忘,而且撑起了今天国民计算的美丽天空”(95)。

 

题外话

 

我之前在某本小说里看到一段关于上个世纪西方上流社会女性搞慈善活动的描写,当时怎么看怎么觉得膈应,后面才反应过来,这种膈应是因为那些慈善“事业”恰巧就是女人附属性最现实的体现。

 

慈善活动确实让困于家庭的上流社会女人们得以接触市场和社会,但这样的机会本身却无一不在彰显着她们附属于父亲和/或丈夫的事实,慈善指向穷人,也指向身为父亲和/或作为丈夫的男人,具体来说它点缀的是这些男人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声望。

 

资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