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我可能对任何事物都无法产生长久的兴趣,就难免对自己感到失望;一想到这世上其实很多事物都能治愈我,又让我觉得无比庆幸。
间歇性emo,持续性摆烂,放任性自愈……几乎已经形成了某种固定循环,自己竟然也慢慢习惯了。
备了很多选题,开了一些头,多了很多文档,收尾的却不多。搁置是很常见的事,常见到已经很少再为自己的拖延症产生过重的焦虑,并且还养出了某种心平气和,生出一种”与其自厌地批判自己,不如抱着总有一天会做完”的淡定心态,没兴趣外耗他人,也不热衷内耗自己。
写得不那么勤快,看得应该不算偷懒,前两天看完《老妓抄》后心里一直在冒这样一句话:如果世上没有故事,那一定会很无聊吧!
稍微引申一下,会发现这个句式,其实可以代入很多不同的名词,比如,如果世界上没有猫咪/书籍/动漫/电影/美景/美食/……那一定很无聊吧。(感觉每个句式单独拉出来都能水一期内容了,不是~)
《故事》里有这样一段话:”世人对电影、小说、戏剧和电视的消费是如此的如饥似渴、不可餍足,故事艺术已经成为人类灵感的首要来源,因为它不断寻求整治人生混乱的方法,洞察人生的真谛。”
关于为什么会迷恋故事,从而把阅读作为一种长久的兴趣爱好这件事,前不久见朋友的时候还聊过:比起获取知识、拓宽视野、提高认知等理由,对我来说更具吸引力的其实是:那种一瞬间好像理解表达者想说什么的同频感。
我跟她说:有一次在看动漫的时候,一开始是冲着”制作精良”、”校园青春”等标签去看的,但不是那么常规的设定,而是“日常+校园+机甲战斗”的融合,看得突兀的时候难免会想:校园日常和机甲战斗的割裂感还蛮强烈地,为什么会想到加入机甲怪兽这样的元素呢?
大概是因为日常生活真的太无聊了吧,所以需要其它看似不可能出现的事物来增添色彩,或者打破常规?
当看到剧中人做出类似的表达时,那一瞬间有体会到平日里不怎么能常体会到的另类快乐。
我想这是我迷恋故事的理由,虽然不是所有故事都符合我的口味,万幸从古至今优秀的创作者们很多,多找找总能找到自己喜欢的。
事实上,看《老妓抄》的前几个故事的时候,我的内心没什么波澜,甚至还有点睡意,直到熬了个大夜看完《仲夏夜之梦》一篇后,才稍微生出些”啊,这才是我想看的东西啊”的满足感。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日剧、日漫都看的没那么多了,日式文学自然更少,比起影视剧给我带来的触动,我对日式文学的感悟力一向更不敏锐,或许是翻译的问题,或许还是看得太少的问题,很多时候会有种看完就完了的距离感。
真正有所思考,是在回头去整理划线文案的时候,再翻到《混沌未分》一篇时,突然从另种角度理解了书中人物的矛盾和想法,那一瞬间颇有种”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顿悟感,亦有种”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的哲学感。
为了这样的时刻,我很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做一些在别人看来无用的事。关于兴趣爱好被质疑这件事,如今也已经能自动免疫,也不会再去费心解释什么。
中学时代,爸妈会问看这些跟学习无关的东西有什么用?工作之后,某任领导说不觉得看动漫很幼稚么?即使好友之间,很多时候也是跨服聊天,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哪怕看的是同一本书、同一部电影,每个人get到的重点也各有不同。
正因为如此,不是更加凸显了同频的可贵么?看到符合自己口味的作品时,喜悦也会加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