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云:《红楼梦》人物的日常化妆

(文章转载自杨树云《装点红楼梦》,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红楼梦》原著涉及妇女化妆有十三处之多,只反映出当时妇女日常生活的一个侧面。古代妇女从什么时候开始修饰化妆,已无确切的史料记载,晋代顾恺之《女史箴图》中的“人咸知修”临镜化妆部分,已成为今天考察公元四世纪封建贵族女性生活的唯一宝贵资料。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上至宫廷,下至民间对女子规定了“三从四德”的箴规。“四德”中的“德容”即“品行”与“仪容”都要受到封建礼教的约束。古代寡妇是不许施脂粉的,穿的衣服也只能是灰暗单调的色彩,对其精神上的压迫与摧残,在《红楼梦》中寡嫂李纨身上都有充分的表现。过去妇女梳妆台上设有妆奁,里面有七事或五事,即七个或五个不同形状的小盒,妆奁一般为脱胎漆制,上绘精美花纹。妆奁的小盒里装有香粉、胭脂、口脂、面脂、手膏、润发香泽、衣香等,妆奁里还备有梳、篦、抿、头油、彊(其性凝强以制服乱发)、簪、环、首饰之类。

        第二十五回,一清早怡红院的丫头就一个个开始打扮,“擦脂抹粉,簪花插柳”,梳洗打扮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程序。“粉面”、“丹唇”这些都是化妆以后的效果,妆不新鲜还要随时“洗面”、“匀脸”。作为化装师应该很好研究《红楼梦》中有关化妆的文字,我们不妨看一下第四十四回“宝玉为平儿理妆”中自然生动、妙趣横生的一段文字:

       宝玉一旁笑劝道:“姐姐还该擦上些脂粉……”平儿听了有理,便去找粉,只不见粉。宝玉忙走至妆台前,将一个宣窑瓷盒揭开,里面盛着一排十根玉簪花棒,拈了一根与平儿。又笑向他道:“这不是铅粉,这是紫茉莉花种,研碎了兑上香料制成的。”平儿倒在掌上看时,果见轻白红香,四样俱美,摊在面上也容易匀净,且能够润泽肌肤,不似别的粉青重涩滞。然后看见胭脂也不是成张的,却是一个小小的白玉瓷盒子,里面盛着一盒,如玫瑰膏子一样。宝玉笑道:“那市卖的胭脂都不干净,颜色也薄。这是上好的胭脂拧出汁子来,淘澄净了渣滓,配了花露蒸叠而成的。只用细簪子挑一点儿抹在手心里,用一点水化开抹在唇上,手心里的就够打颊腮了。”平儿依言妆饰,果见鲜艳异常,且又甜香满颊。宝玉又将盆内的一枝并蒂秋蕙用竹剪刀撷了下来,与他簪在鬓上。


        也许是由于职业的特点,我非常喜欢这段文字,但我一直弄不懂,茉莉花粉除具有“轻白香”的特点外,“红”又指什么而言呢?是不是唐代张祜的《李家柘枝》诗中“红铅拂脸细腰人”的“红粉”呢!后来我在《红楼梦》第六十回“茉莉粉替去蔷薇硝”里贾环和彩云的对话里,才知道紫茉莉花粉“带些红色”。汉代《史志》中就有“妇人奢侈者,施粉于面,施朱于颊”的记载,不过那时的“粉以米为之”。张骞出使西域,从西域带回了胡粉,实际上就是古代用化学方法制的铅粉。这种铅粉除了宝玉说有“青重涩滞”的缺点外,长期使用还容易使皮肤铅中毒,难怪慈禧太后的美容秘方,是在铅粉里兑上一定比例的豆粉。

        茉莉花粉只是贾府大丫头的化妆品,讲究的程度已超过了宫廷。再看一下她们使用的胭脂简直可以同慈禧太后相媲美。慈禧太后的胭脂是由技术娴熟的人用纯净的玫瑰花汁制成。首先精选新鲜的颜色相同的花瓣,安放在石臼里,慢慢地舂,直舂到花瓣变成厚浆,再用细纱过滤,成为最纯净的花汁;再用当年所缫就的蚕丝剪成胭脂缸大小,压成一方方小饼,在花汁中至少浸上五六天;待完全浸透,便逐一取出来,送到太阳光下面晒着,待它们干透了收到胭脂缸里。用时取出一张先在温水里浸一浸,抹在手掌心里,搽在两颊,但很难搽匀,没有书中的胭脂膏子用着方便和色彩鲜艳。这段看起来像“无意随手”的细节描写,保持了生活的自然美,就像中国的水墨淡彩,格调雅趣,焕发出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含蓄典雅的东方美,这正是我要寻找的电视剧《红楼梦》特殊风格的化装形式。

        试想如果八七版电视剧《红楼梦》的化装采用现代流行的化妆术,势必失去它应有的民族风格。电视剧里女性胭脂的打法,只能是“施朱于颊”。中国胭脂的原料及做法与外域不同,从而产生了不同的色彩变化,就同一种胭脂的深浅施法不同加之与粉的配合,会产生不同形式的妆样,充分表现出民族的审美传统和审美趣味。《妆台记》将我们带回到古代生活中去:“美人妆面及傅粉,以胭脂调匀掌中,施在两颊,浓者为酒晕妆,浅者为桃花面,薄薄施朱以粉罩之为飞霞妆。”还有汉代的“晓霞妆”,五代的“醉妆”这些源于生活的化装,在电视剧《红楼梦》中都有所继承和借鉴。“酒晕妆”、“桃花面”,不正是《红楼梦》中十二个小戏子所表演的中国戏曲化装的渊源吗!

        尤三姐的“檀口点丹砂”表现出《红楼梦》中女性的口脂特色,关键在“点”字上,所以说“樱桃小口”是符合中国人传统的审美标准的。中国古代除用胭脂点唇外,还有用朱砂、紫草、丁香、甲煎等制成的紫色、朱色、肉色各种不同颜色的口脂。由于所晕口脂的大小、薄厚及色彩不同,产生了多姿多彩的式样变化,据《潜确类书》中记载唐僖宗、昭宗时口脂的点法已有十六种之多:“石榴娇、大红春、小红春、嫩吴香、半边娇、万金红、圣檀心、露珠儿、内家圆、天宫巧、洛儿殷、淡红心、猩猩晕、小朱龙、格双唐、媚花奴样子。”《红楼梦》中的唇都是用胭脂点的,第二十三回金钏与宝玉开玩笑说:“我这嘴上是才擦的香浸胭脂,你这会子可吃不吃了?

        电视剧《红楼梦》人物的口脂画法,也是化装工作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它将有助于人物性格和时代特点的表现。

        平儿鬓旁簪的并蒂秋蕙反映出古代妇女有喜爱簪花的习俗。北京丰台有花匠专业户,专门精心培植各种鲜花,专供京师妇女插用。大观园里管理花木的婆子,按照规制送各房折枝花卉,以供插瓶和簪戴。书中这样描写:

        只见两三个后门口的婆子带来了一个大夫进来,这里的丫鬟都回避了,有三四个老嬷嬷放下暖阁上的大红绣幔,晴雯从幔中单伸出手去。那大夫见这只手上有两根指甲,足有三寸长,尚有金凤花染的通红的痕迹,便忙回过头来。有一个老嬷嬷忙拿了一块手帕掩了。


        这段特写式的描写,确实表现出晴雯的“风流灵巧”和那双补裘的巧手,细细体味起来又觉得“言有尽而意无穷”,翟灏《通俗篇》中载:“李玉英秋日采凤仙花,染指甲,于月中调弦,或比之落花流水。”这是何等的诗情画意。晴雯用凤仙草染过的红指甲,在“金翠辉煌,碧彩闪烁”的孔雀裘上穿梭织补,不是也与“落花流水”有异曲同工之妙吗!

资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