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才是王道

《资治通鉴》里记载了秦赵长平之战的经过。我们都知道长平之战赵括一把玩死了四十多万赵军,赵括也成了纸上谈兵的典型。但了解完整个长平之战的经过,里面很多决策值得深思。

虽然长平之战是在长平打的,但是引起长平之战的却是另一个地方,上党。上党本来是韩国的一个郡,白起发兵攻打上党,破坏了上党和外界的联系的道路。上党的郡守冯亭觉得这样下去不是个事,当下最好的办法就是归顺赵国,这样引秦国攻击赵国,赵国再联合韩国,玩个曲线回归。于是就派使者去见赵王,说愿意献出十七座城池,归顺赵国。赵王一听白来十几座城,挺高兴,就问平阳君赵豹:你觉得咋样?赵豹是个明白人,直接一句“圣人甚祸无故之利”!意思就是天下哪来白掉馅饼的好事,你自己没点逼数吗?人家秦国苦逼兮兮打了半天,让你把便宜占了,秦国会答应吗?冯亭这么干明摆着是要把赵国拉下水,你要收了这无故之利,秦不锤你才怪。可笑赵王居然还来了句“人乐吾德,何谓无故?”只能说赵王却是没逼数……这算是第一个决策失误。

赵王一看平阳君反对,又接着问平原君,平原君一看这挺好,平时打仗打半天也未必能搞来一城,现在白来十几个,请受之!赵王终于找到知己,于是大手一挥,接收上党。这是第二次决策失误。平原君号称战国四公子之一,整体来说还是挺牛逼的,食客三千,从谏如流,忠诚爱国。但是格局和水平确实不咋滴,基本上几个重大决策都挺没水平,思考问题只看表面,不想后果,对当时的敌我形式严重误判,也不知道谁给了平原君自信认为当时的赵国可以和秦国PK。

果不其然,赵国接收上党,秦军立马开打。本来一开始是老将廉颇守城,虽然没取得什么胜利,还折损了点,但总的来说也守的坚固,有点曾国藩结硬寨打呆仗的感觉。这让秦国有点挠头,最后没办法使用反间计,没成想赵王还真上套,但这个不能说决策失误,毕竟反间计这种东西,事后看没啥,身在其中确实挺难判断。于是主角赵括就登场了。

赵括他爹是赵奢,一代名将。虎父无犬子,又是将门之后,所以赵王用赵括逻辑没啥毛病。问题就出在当赵王决定启用赵括后,他至少有三次机会规避掉这个让赵国近乎灭国的决策:首先是蔺相如反对说“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就是说赵括,只会读他父亲留下的那几本兵书,不知道随机应变。如果说蔺相如毕竟可能不了解赵括,所以赵王不听也能理解的话,赵括他爹他妈总了解自己儿子是个啥尿性吧?赵母亲自劝赵王说:娃他爸说了“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连自己的老子赵奢都认为赵括的心性根本不懂战争有多么残酷,带不了兵,你还敢用他?这既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了解,更是一个将军对战争的深刻理解。然后赵母以一个母亲对儿子的观察道:“以前娃他爸爱兵如子,和士卒同吃同睡,同甘共苦,皇上你赏的钱都分给手下了。但是赵括刚当上将军,就接受别人的朝拜,士兵都不敢看他,皇上赏的钱都藏起来买房炒楼去了!这哪能带兵打仗啊!”

只要是个稍微正常点的人,听到这,就知道赵括无论是心性还是德性还是尿性都没法带兵的,更别说指挥几十万大军打这种战役级别的战争,开玩笑呢么,但是赵王真就把这玩笑给开了……

今天回头看,长平之战给我们的经验太深刻,当一个人对自己认知不清的时候,就会做出极其危险的决策,赵王如此,平原君亦是如此。决策的危险程度与其所处位置和影响力成正比。实事求是,抛开主观感受,才能做出客观合理的决策。但我们都是情感动物,几乎所有的决策或多或少都会受情绪影响,所以必须时刻警醒自己,越是做重要决策,越不能掺杂个人感受,一切以事实为依据。生活中我们常常为了迎合自己的感受,想尽办法寻找例子证明自己这么做是对的,对反对意见几乎忽略不计。例如你想换个手机,你会找出N个换手机的理由来支持自己的决定,然后心安理得的去换。就像赵王一样,蔺相如,赵奢,赵母,从各个角度证明了赵括不行,仍抵不住赵王的“心意已决”。问题在哪里?就在实事求是。你是不是能抛开主观情绪感受,只看这个事情本身到底需要什么?毛主席同样没有拿过枪上过前线,为什么可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关键就在实事求是,联系实际。毛主席从革命伊始,就从未断过读报和实地调研,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把当地的历史,地理,人文,现状调研的清清楚楚,再联系理论,给出结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世界只会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不会以任何人主观意志为转移。但凡有点敬畏常识的心,就能规避很多致命的坑。毕竟, For most important things,though ,success actually requires avoiding many separate possible causes of failure.

资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