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版《通典》综述

基本情况

现存《通典》之北宋版仅一部,藏日本宫内厅书陵部。原书200卷,现存179卷,缺21卷,据嘉靖刊朝鲜活字本补抄18卷,仅缺3卷。今存44册。

据尾崎康为影印本所作叙录,版框为24.2×16cm。据宫内厅书陵部网站,则为23.6×约15.7cm(卷二首23.9×15.8cm)。疑尾崎康当年测量时将版框外沿算入,而书陵部仅据版框内沿测量。

左右双边,版心白口,无鱼尾,不题书名,但上题册数,中记卷数,下标页数,最下时有刻工名。

第一册为补抄,第二册开始为刻本。首为《进通典表》,字稍大,每半叶10行,行19字。之后的《通典序》及目录、正文,每半叶15行,行26~31字不等,注文为双行小字,行35~37字不等。

字体

据尾崎康描述,原刻字体与北宋本《御注孝经》《新雕中字双金》相近(粗细变化精妙),补刻字体与日藏《重广会史》《绍圣新添周易神杀历》相似(生硬而别有趣味)。

据虞万里记述,狩谷棭斋定《孝经》为北宋天圣、明道(1023~1033)间刻本;《双金》《神杀历》同为真福寺藏本,而《双金》题签上有“己酉熙宁二年(1069)十月望日印行”一行,绍圣《神杀历》则是公元1094~1097年的民间历本。

避讳

有明显年代标志,止于仁宗(公元1063年卒)。如:玄弦炫鮌县悬、朗(以上赵宋始祖玄朗讳及嫌讳),珽(曾祖赵珽讳),敬警惊竟境镜(以上翼祖赵敬瑭讳及嫌讳),弘泓、殷(以上宣祖赵弘殷讳及嫌讳),匡胤(太祖赵匡胤讳),恒(真宗赵恒讳),贞徵惩(以上仁宗赵祯嫌讳)等字皆缺笔,以避帝讳。

据虞万里研究,全书中英宗讳字“曙”皆不阙笔,唯卷一四六“从昬达曙”之曙作“署”。宋人讳曙,或缺笔,或改为晓、旭,不省“日”旁,此为错写别字。依《淳熙文书式》规定,“署”字为同音嫌讳亦当缺笔,今《通典》出现四百余次皆不避。

多有单署一字者,有的是姓,有的是名。其中“胡、许、严”为原刻和补刻所共有。“奉、姜”亦见于《重广会史》,“奉、姜、郎、赵、严”亦见于《中说》,“安、徐、许、陈、华”亦见于藏于真福寺的北宋本《礼部韵略》,“安、徐”又见于北宋本《广韵》。

尽管从这些单字中很难判定不同刻本间刻工的具体对应,但其中出现了如此多的重复,而且有不少姓、名也许不算常见,所以刻工仍能显示这些北宋刻本之间的紧密联系。

藏书印

每册尾部钤“高丽国十四叶辛巳岁藏书、大宋建中靖国元年、大辽乾统元年”一印,“大宋建中靖国元年”和“大辽乾统元年”岁在辛巳,为公元1101年(宋徽宗即位首年)。高丽国十四叶,是指高丽国第十四世肃宗。当时高丽国无年号而多行契丹或辽年号,遂刻有如此印信,此年为肃宗六年。

每册首面下方钤“经筵”一印,可能是朝鲜世宗之印,尾崎康认为于1429年左右加钤。

《中说》《重广会史》《姓解》《新雕入篆说文正字》亦钤有二印,皆为公元1101年藏于高丽王府的北宋刊本。

年代推定

据以上特征,已足以推定为北宋本,且必定于建中靖国元年(1101)之前刊刻,再向前系年就需要其他证据。

虞万里认为,从官宦、文士应用角度观察,嘉祐进士杨杰在《禘祫合正位序议》一文中援引《通典》立论,熙宁进士张耒《欧阳伯和墓志铭》提到欧阳修之子欧阳发援据《通典》为礼官陈公襄定皇曾孙服制,元丰进士华镇《皇猷》诗之四“绵绵句丽”下引《通典》作注。以上三人都是北宋中后期人,官阶尚不足进馆阁亲阅写本《通典》,故所援据,多半是刻本《通典》。

宿白认为,《续通鉴长编》卷一二三载宝元二年(1039)有“《通典》所引诸家兵法”,且此版《通典》不避“通”字,推测刻于明道二年(1033)至宝元二年(1039)之间。当然,外戚之讳少见于版刻,其避讳是否那么严格,尚有讨论余地。

注:乾兴元年(1022)仁宗即位,避章显太后父刘通讳,至明道二年(1033)后薨,不讳。天圣本《李善注文选》、《齐民要术》、《御注孝经》之“通”字缺末笔。所谓“天圣明道刊《国语》”亦有“通”字缺笔。

综上,《通典》刊于宋仁宗宝元之前还是有一定可能的,至少应刻于十一世纪上半叶,故地位不高的文人学士也能引用。

资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