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ylor & Francis出版集团致力于搭建国际交流的桥梁,将中国高水平的成果和重大突破传播到世界,助力中国优秀学术科研成果 “走出去” ,为中国科研工作者提供更广阔的国际传播平台,讲好中国故事。通过近距离访谈,我们向中国的科研人员更加全面地介绍Taylor & Francis 出版集团优秀国际期刊,深入了解期刊收稿领域、审稿流程,助力更多中国优秀科研成果顺利在国际期刊上发表。
本期刘杏忠教授携中国菌物学会官方国际期刊Mycology和生命科学国际期刊All Life做客我们的主编专访,讲述备受高质量国际期刊青睐的研究和文章有哪些共性,分享科研人员如何以国际化的视角推动学科的发展。
了解期刊
Mycology是Taylor & Francis 旗下期刊之一,为中国真菌学会的官方期刊,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共同主办。本刊旨在提供一个平台发表关于真菌、地衣和类真菌生物体所有相关领域的研究,为中国与国际学界之间的学术交流服务。
All Life是Taylor & Francis 旗下生命科学研究的跨学科综合性期刊,涵盖生命科学相关的十三个研究领域,期望打破孤立的专业领域,服务于生命科学中日益增长的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为跨学科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使他们能够迅速获取和共享有关具有巨大社会影响的问题的知识。
All Life 提倡“共生”的理念,以“Improve Life”为宗旨,旨在通过科学研究为这些关键议题提供有价值的见解以及宝贵数据。
主编介绍
中国菌物学会官方国际期刊Mycology,主编
生命科学国际期刊All Life, 微生物学版块副主编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南开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学者, “中科院百人计划”。现任国际菌物学会执委,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副理事长。曾任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亚洲菌物学会主席、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协第八届委员会委员。中国菌物学会“戴芳澜杰出贡献奖”获得者;长期从事真菌进化生物学及微生物组稳态研究。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科技奖十余项。发表论文300余篇。
对话
作为一名期刊编辑,在审稿的过程中,您认为对于撰写一篇好的国际期刊文章,哪些因素尤为重要?
刘杏忠:
我认为好的文章主要看两个方面:
第一是学术价值。
我认识一位老师,他研究的课题非常前沿,积累了很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实验照片。我们交流的时候,我都要先去查资料,先学习如何理解他的前沿研究,然后再进行交流。要理解、看懂这类前沿的文章是很困难的,那么相应的文章发表也会变得困难,但这是很有价值的成就。
第二,一篇好的文章就是要扩大影响力,要让Community(学界)里的人对文章感兴趣。
所以,一篇好文章要兼顾两个条件。一方面需要更多地关注热点,收获更多认同。第二,如果是综述文章,最好能更好地组织文章,这有助于吸引更多的人阅读,提高阅读量,从而提升文章的影响力。高质量高影响力的文章会给学界带来更有价值的参考,大家也更愿意在文章中引用。
同行评议审稿流程是怎么样的?作为主编或者是编委,您认为有哪些常见的拒稿的原因?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刘杏忠:
国内的文章,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Me Too”的工作太多了,缺乏真正的中国原始创新。有的实验室会利用同样的主题,同样的策略,由不同的研究人员用不同的材料做开展工作,然后发表文章。(这样重复性的文章)会引人疑惑:为什么他们发了A材料,还要发B材料?
此外,审稿人的人数有限是现阶段很大的问题。一篇稿子送出去,如果找不到对的审稿人,稿件有可能受到不公正的对待。这其实是一个通病,很多作者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审稿人甲说你的研究是重大突破,审稿人乙说你的文章没有创新,导致互相矛盾的情况出现。
有时候,稿件质量也是学者审稿意愿下降的原因之一。我认为,审稿人在审稿的过程中,在给文章把关的同时也是在学习。稿子太多,或有质量较低的稿子比较多的情况下,会让审稿人觉得疲惫。主观上,他觉得自己只是在尽义务审稿,学不到什么东西。我觉得这可能是影响审稿人没有动力审稿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审稿人的人数有限,那么编辑推进的过程也会异常困难。
另外,刊物的声誉很重要。如果是业界认可的、比较专业严肃的刊物,那么来自这本刊物的稿子会更受到审稿人的欢迎。但是,如果审稿邀请来自一些水平较低刊物的文章,会影响审稿意愿。以上几点,是办好刊物中遇到的比较大的困难。
为何您愿意参与到国际期刊的编辑工作中?
刘杏忠:
我一直认为,如果决定做科研,就一定要做国际型学者。目前,我是国际菌物学会的十二个执委之一,2019年卸任亚洲主席,2014年卸任国内学会的理事长。我觉得,作为一名国际学者,应该按照国际学者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去审稿、做编委,促进学科、行业的发展。这是学者的使命和担当。当然,参与此类工作也需要坚持高标准,有选择地去做。比如做国际期刊的编辑,首先需要评估刊物是否是严谨的、严肃的。如果符合相应的标准,然后才会参与相关工作,并持续贡献力量。
其实,学者为学会或刊物做出的努力,用的都是“service”一词。我们的目的是为学会或刊物提供服务,坚持共享,而不是为了获得荣誉或其他回报。学者想要获得国际学界的尊重,要切实地拿出研究成果,严肃地进行学术交流。在和国外学者的交流中,大家的交流应更多集中在学术上的学术探讨。
我觉得,当今的学者应当摒弃急功近利的思维,重视审稿工作。一个学者至少应该做到发多少文章,就相应地评审多少篇文章,或者评审的数量应该是发表文章数量的二倍。我个人参与评审的国际性刊物大概有50多份,国内刊物会更多。如何正确地引导国内的学者更多地参与审稿,提升审稿意愿,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外,参与国际学会事务,也能更好地发掘更多年轻学者。我在学会任职的时候,每年学会年会的大会报告中,会邀请至少有一半的报告人是年轻学者或刚刚回国的青年科研人员。让他们做报告,可以让业内人士认识他们,激发学界关注的兴趣,让年轻的学者快速成长。让更多的年轻人展露头角,让学界充满新鲜的观点,是我希望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