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赏析 | 塞浦路斯,国小事故多

塞浦路斯的概况

塞浦路斯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Cyprus),是亚洲西南、地中海东(北)部的岛国。该国邻近土耳其、叙利亚等国,陆域总面积为9251平方千米(含塞北部土耳其族区的3355平方千米),首都尼科西亚。“塞浦路斯”一名,由拉丁文的“铜”词汇衍化而来(当地采矿业发达,铜矿开采历史悠久)。

注意,塞浦路斯(岛)地理位置上属于亚洲,但在历史文化(公元前1000年,塞岛就是古希腊文化的中心地带)、地缘政治上多与欧洲密切相关,故不少资料将之归为欧洲国家(2004年加入欧盟,2008年加入欧元区,是亚洲地区唯一的欧盟会员国)。其中,塞浦路斯,既是国名,也是岛名,是仅次于意大利西西里岛和撒丁岛的地中海第三大岛。

塞浦路斯的自然

山地横亘塞岛的西南部和北部,中部有一定的平坦低地(美索利亚平原),南部的特鲁多斯山,最高点(奥林匹斯峰)海拔达1951米。由于岛屿面积较小,地形崎岖,且气候较为干热,故岛上没有常流河(即四季流淌的河流),只有少数间歇河(即季节河,在雨季或暴雨后才有水流的河流)

塞浦路斯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天温暖湿润(11月至次年3月为雨季,年降水量360—600毫米,山地可达1000毫米)。其中,塞岛的最热月是8月(北半球内陆地区多为7月),这主要跟海洋气团的调节有关,即海洋降温慢、升温慢,相应推迟一定的时间。

塞浦路斯的历史

公元前16世纪,塞岛是地中海东部的贸易中心之一。公元前1500年,希腊人移居塞浦路斯岛。此后的历史,塞浦路斯独特的地理环境,导致其屡屡遭到外来入侵,先后曾被埃及、波斯等国征服。公元前58年,塞浦路斯并入罗马帝国(公元395年,归属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

注意,公元前9世纪初,古罗马文明从在意大利的亚平宁半岛中部兴起,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时形成真正的城市规模。公元前753—公元前509年,属于罗马的王政时代,即罗马王国时代,属于上古七王统治。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取代了罗马共和国。

罗马帝国时期是罗马历史上最辉煌、最强大(横跨欧亚非、称霸地中海)的时期。到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西罗马帝国于476年灭亡,而东罗马帝国于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所灭。中国《后汉书》载:“(罗马)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秦为大一统帝国,尚武力征伐),故谓之大秦。

1571年起,当地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1878年,塞岛被奥割让给英国。1925年,塞浦路斯沦为英国(直辖)殖民地。1960年8月16日,正式宣布独立,成立塞浦路斯共和国。1961年,塞加入英联邦(希、土两族组成联合政府,希族人任总统,土族人任副总统)。

在独立后,希、土两族多次发生冲突(1963年底至1964年,发生大规模流血事件),联合政权瓦体。1974年7月,塞发生政变,土耳其随即出兵塞岛,并提出在地理基础上建立两族联邦共和国(但是,遭到了希腊和塞希腊族裔的反对)。在这之后,土族北移,大量希族迁至塞岛南部,形成两族分居局面。

注意,1975年,塞土耳其族在北部宣布成立“塞浦路斯土族邦”。1983年,改为“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正式形成两族南北分治局面。1988年起,希、土两族的统一谈判,时断时续,至今未能结束该国的分裂状态。目前,“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仅得到了土耳其承认。

塞浦路斯的社经

塞浦路斯全境人口约126.7万,其中希腊族占70%(信奉东正教,讲希腊语),土耳其族(信奉伊斯兰教,讲土耳其语)及外籍人占30%。此外,塞国内通用英语。2021年,塞浦路斯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34.37亿欧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2.95万欧元(地中海地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独立之初,塞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农业(今农矿产品贸易仍具较高地位,占出口总值的八成以上)。自南北分裂以来,经济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南部经济发展从农业到制造业,再到船运、旅游、金融业等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北部(土族区)地区的经济规模较小,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人均收入逾1万美元)。

塞浦路斯的采矿业较为发达,尤以产铜闻名(矿藏以铜为主),国(岛)名即与“铜”有关。塞的工业有食品、纺织、皮革、金属等部门。由于国内市场不大,塞工业产品和加工农产品大部分用于出口。此外,塞金融、保险、服务及(度假)旅游业(国家外汇收入主要来源和拉动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等较为发达

塞浦路斯扼亚、非、欧三洲海上交通要冲(北距土耳其64千米,东距叙利亚96千米,南距埃及400千米,西距希腊岛屿480千米),是整个(东)地中海和中东地区的战略要地,被称作“有不可估量的战略意义的航空母舰”。因此,塞浦路斯,即使国家早已独立,但蕞尔小岛上仍旧群雄逐鹿。

上世纪中叶,塞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不断高涨。1959年2月,塞浦路斯被迫与英、希、土三国签订“苏黎世—伦敦协议”,确定了独立后国家的基本结构和内部两族权力分配。根据这一协议,英、希、土三国保证塞浦路斯的独立、领土完整和安全。

但是,作为附带条件,规定它们(英、希、土三国)在塞有驻军权。如今,希腊在塞驻军约1000人,土耳其在“北塞”驻军约4.75万人,而英国在塞有两个主权军事基地,驻军3700人。此外,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起,为“维护地区和平”,联合国部队进驻塞岛,今联合国驻扎的维和部队有900人。

练一练

豫西名校2020学年高二下期末联考


2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下左图示意位于地中海东岸的岛国塞浦路斯的位置与地理要素分布,岛上盛产水果,并大量出口,但粮食不能自给自足,海运业、旅游业、对外贸易为其支柱产业。下右图为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的气候资料图。

(1)根据自然环境特点,分析该岛国发展粮食生产的不利条件。(6分)

(2)简述该国海运业发达的主要原因。(4分)

答案及解析

(1)根据自然环境特点,分析该岛国发展粮食生产的不利条件。(6分)

答案:

多山地,耕地少;(2分)夏季降水少,多旱灾;(2分)河流水量小,灌溉水源短缺,利于粮食作物生长。(2分)

解析:

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主要包括地、气、水、土四大因素。其中,塞浦路斯岛上多山地,耕地较少(地形崎岖,平地较少。详情见左图),此乃该岛国发展粮食生产的不利条件之一。当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多干旱天气(详情见右图),难以满足作物生长条件,此乃该岛国发展粮食生产的不利条件之二。

受地形、气候等条件限制,塞岛河流短小,且多为季节性河流(左图河流多为断续状,即多断流),河流水量小,农业灌溉水源短缺,此乃该岛国发展粮食生产的不利条件之三。

(2)简述该国海运业发达的主要原因。(4分)

答案:

该国位于(非洲、亚洲和欧洲三大洲交界附近的)地中海东部,是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岛屿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海湾;旅游业和对外贸易发达,客货流量大,促进海运业发展;岛国对外联系依赖海运。(任答二点得4分)

解析:

当地海运业发达,肯定与海洋、港口、市场等因素有关,而具体详情如下:一者,当地为岛国,四面环海,互通有无高度依赖海运(实际上,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二者,该国位于三洲交界处的地中海东部,交通便利(塞本国市场狭小,工农业产品均依靠对外贸易,故外贸发达)。三者,当地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可供船舶停靠)。四者,塞具有悠久历史,汇聚不同地区文化遗迹,且有较为优美的自然环境,旅游业发达,客货流量大,推动海运业发展。

图片及部分搜索资料均来源网络(侵删)

图文丨中国外交部官网、百度百科、《辞海》等

文字 | 利之王

编校 | 王考拉

审核 | 利之王

欲探更多宝藏

请移步地理蹊公众号

资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