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秦时期南海北岸为越人区域
根据《尙书·尧典》记载,尧“申命羲叔宅南交”。《大戴礼记·少问篇》记载;“虞舜以天德嗣尧……南抚交趾。”《史记·五帝本记》又云:舜命禹“定九州,可以其职来贡,不失厥宜。方五千里,至于荒服,商抚交趾”。“南交”或“交趾”,泛指岭南越人区域。商周时期,在商汤定四方献令已提到两广地区的少数民族。《逸周书》记载:商朝初年,伊尹曾令四方的少数民族用土特产朝贡,在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献令中提到:“正南瓯、邓、桂国、损子、产里、百濮、九菌,请令以珠玑、玳瑁、象牙、文犀、翠羽、菌鹤、短狗为献。”据诸家校释,瓯即瓯骆;桂国即秦置桂林郡;损子或即瞫都,汉武帝置朱崖郡治地。《墨子》记载核木之国及《后汉书》记载乌浒蛮都有损子之俗。《吕氏春秋》还提到“越骆之菌”(竹笋)及“南海之菌”(黑黍)。周时,岭南“交跤之南有越裳国”,“以三象重译献白雉”,由于与岭南等周边地区的联系加强,周王朝甚至专设了“职方氏”、“象胥”等专门机构与官职来掌管有关边疆部族事务,如职方氏这个机构即“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与其财用九谷、六畜之数要。周知其利害,乃辨九州之国,使同贯利”。其中“七闽”就指古代居住在今福建省和浙江省南部一带的越族。又如象胥之官,“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谕说焉,以和新之。若以时入宾,则协其礼与其辞传之。凡其出入送逆之礼,节币、帛、辞令,而宾相之”。春秋之世,“南夷”、“仓吾”、“南瓯”、“南国”、“南海”等表示百越民族的铭文就频见于中原的靑铜器上。可推证此时中原与岭南的交往空前增加。这时期,一些岭南越族中的人才还进入了中原地区,各显才能,其中旣有宰相、大夫之类出谋划策的国家重臣,如勇获、梓藏、公师等,也不乏身先士卒的将帅,如高固等。这些记载反映早在商周时代,岭南地区同商周王朝已有来往。其后,岭南越族与吴、越以及中原的齐、魏,江汉的楚国又有交往①。
二、春秋战国时期岭南分布许多小国
先秦时期这里还分布一些小的国家。曾昭璇先生对先秦岭南小国颇有硏究②,他的成果使我们能够从零星的记载中看出这里早期族群活动的一些片段。先秦时期中国有百越,百越,汉语中常理解为有很多种越人的意思。据《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引臣赞言“自交践至于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不得尽云少康之后也”。后汉服虔注《汉书》为“非一种,若今言百蛮也”。从今浙江至今越南沿海地区,都是汉人称之为“百越”的地区。曾昭璇先生根据越人的古越语硏究认为,越人的眼内,百越就是越人的意思。他说:古越语中“百”、“卜”、“濮”、“白”同音,即“人”,即“百越”在越语中理解为“人越”,由于越语用倒装,译为汉语为“越人”之意。越人分布于五岭山地前后。在战国时期,岭南有许多小国。贾谊《过秦论》中有言:“百越之君,挽首系颈,委命下吏。”
1. 驩头国。驩头国为战国时仍用的国名,已见《吕氏春秋》,《山海经》亦言之甚详,《大荒南经》:“大荒之中有人名驩头,鲧妻士敬,士敬子曰炎融,生驩头。驩头人面鸟啄(咀部突出,即鼻骨为明显中鼻,下颌收缩),有翼(疑穿蓑衣或披肩巾,今天称“水布”形象),食海中鱼(即渔民),杖翼而行,维宜芑苣,穋杨是食。”曾昭璇先生认为通过这条史料起码可以瞭解下列事实:
(1)此国在九州外南面荒野中,与珠江三角洲平原水网地形相合。
(2)此族以捕鱼为生,常用鱼网及杖。
(3)土宜生长莱及禾类,吃藤本和树叶等物,表示采集为生,即“饭稻羹鱼”的前期生活。
驩头国在《海外南经》则有“或曰驩朱国”一语,表示“驩头”、驩朱”、“驩兜”都是汉语音译南越语的族名。按“驩朱”与“番禺”同音,故此国即“番禺国”。已知驩头与缚娄、阳禺并称,表示地理位置相近,缚娄即今博罗县,阳禺即今清远县,可知驩兜也当在珠江三角洲中,番禺正如居此。驩头国在《海内经》中,记为“番禺”,且记为帝俊的曾孙,造舟始祖,则番禺族迁珠江三角洲,适应水网生活,造船业发达亦是合理之事。驩头族本在三苗之地,尧帝亦“放驩兜于崇山”(见《舜典》、《大戴礼记·五帝德》),更补上一句“以变南蛮”,是则番禺一族由湘而桂,由桂沿西江入粤,亦有可能。因沿途所经全为平原、谷地,无山岭阻隔。
2. 缚娄国。缚娄国与驩头相邻,在珠江三角洲东边的今博罗县,亦古南越人语音汉译得名,“缚”、“博”、“傅”、“符”(符娄)都是“人”的意思,“罗”即“山洞”之意,与“娄”同义,与“峒”意义相近。“缚娄”即可译为“博罗”,古南越语(或古壮语)即“山洞人”之意,直译为“人山洞”,因古南越语为倒装用法。由于博罗处东江下游河谷区,和肇庆地形相似,故番禺族分布不到,另由博娄族居处,故县名亦由博娄族名。今粤东大部分属缚娄国地域,秦立南海郡县,即基本上“以其故俗治之”,因土邦立县也是理所当然,不然是管不了这么大地方的。罗浮山因罗山和浮山得名,古南越语“罗”和“浮”亦即“缚娄”的异译。缚娄国即以此二山得名。《广东新语·三山》引《罗浮记》称:“罗山之顶有桂,所谓贲禺之桂。”《海内南经》称:“桂林八树在贲禺东”,即记此事,贲禺是南楚语音,即番禺。即罗山是以玉桂树(乔木)林特大而得名。《海内经》称:“南海之内有衡山、有菌山、有桂山”,即指此山。
3. 阳禺国。阳禺国战国时也是没有君主的小国,位于缚娄国和驩兜国附近,即今天清远北部地区。《史记·货殖列传》:“九疑、苍梧以南至儋耳者,与江南大同俗,而扬越多焉。”阳禺国也正好在九疑(湘南)和海南岛之间地方。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把阳禺国注于英德附近。《广东新语》说:“二禺在中宿峡,相传轩辕二庶子,长太禺,次仲阳,降居南海,与其臣曰初曰武者隐此。太禺居峡南,仲阳居峡北,故山名曰二禺。在南者曰南禺,北曰北禺。”这座南禺山在《南山经》有记,云:“南禺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水。有穴焉,水春辄入,夏乃出,冬则闭。”曾先生认为这条史料说明南禺山是石灰岩地区的石山。因为石灰岩是可溶性的。山足的溶洞即有这种水文特性。夏天雨多,地下水面升高,溶洞中有水流出,冬天少雨,地下水面下降,即无水流出。春天初雨,地下水面仍低,故地表水流入地下了。今天英德、清远都是石灰岩区,故有此现象。
4. 西呕国。西呕君非常有名气。秦军南下最大阻力为西呕君译吁宋的抵杭。《淮南子·人间训》记:“利越之犀角象齿翡革珠玑,乃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城之岭,一军守九疑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转饷,又以卒凿渠通粮道,以与越人战,杀西呕君译吁宋,而越人皆入丛薄中,与禽兽处,莫肯为秦虏。相置桀骏以为将,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杀尉屠睢,伏尸流血数十万,乃发适戍以备之。”至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才“略定扬越,置桂林、南海、象郡”(《汉书·南越列传》)。可见呕人是有国有君有将,能和秦人打6年多。《史记·淮南王列传》云:“又使尉佗踰五岭攻百越,尉佗知中国劳极,止王不来,使人上书求女无夫家者三万人,以为士卒衣补。秦皇帝可其万五千人,于是百姓离心瓦解,欲为乱者十家而七。”即经此掠南越一役,即为秦亡之近因。可见西呕国虽亡,而秦亦不久矣。《汉书·贾捐之传》称:“以至乎秦,兴兵远攻,贪外虚内,务欲广地,不虑其害。然地南不过闽越,北不过太原,而天下溃畔,祸卒于二世之末。”即在占福建后,即将亡国矣,故略陆梁地即为使秦国覆灭主因。西呕国直到南越国赵佗称帝时还存在。因《史论·南越列传》亦说:“其西欧骆裸国亦称王。”《汉书·两粤传》亦说:“蛮夷中西有西欧,其众半赢,南面称王。”只是听命于赵佗而已。西呕国被秦占后,亦立为郡县,即桂林郡。大致以广西为主,因古代沿西江谷地多为玉桂树林生长,直抵肇庆,故桂林郡东延入广东境内,今德庆、郁南等县已入桂林郡地。今天玉桂仍主要产于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