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外教育政策研究基本文献讲读
编辑切换为居中
-
总序
-
前言
-
第一编 教育政策与教育政策分析
在全球化、知识商品化的背景下,教育政策服务于谁的利益?
《大政策校世界:教育政策的国际视角》 -
政策取向
-
政策科学六大特点:
-
政策科学重视方法,其哲学基础建立在逻辑实证主义之上;
-
政策科学为改善民主实践而提供必要的知识指导;
-
政策科学史一门对于实践和空间都非常敏感的学问;
-
政策科学具有跨学科的特性;
-
政策科学不可缺少“发展建构”;
-
政策科学是一门必须和政府官员共同研究的学问。
-
当一个人用基本的政策术语来思考时,就有必要使用模型,模型的精致说明足以使研究者能处理复杂的制度情景
-
政策趋向具有高度的时间敏感性
编辑切换为居中
-
政策科学的范式(14点)
-
政策科学主要关心的史对社会管理的理解和改善
-
政策科学聚焦宏观层面,即公共政策制度体制——从地方的公共政策制度,到国家的以及跨国的公共政策制度
-
政策科学需要打破传统的学科间的界限,尤其是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间的分界
-
政策科学需要在通常一分为二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搭起一座桥梁
-
政策科学将隐形知识和个人经验作为知识的重要来源,这对较为传统的科研方法是一种补充
-
政策科学注重方法和适当的目标,而不是绝对价值
-
有组织的创造,包括价值创造,是政策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政策科学对时间非常敏感,它把现在视为链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
-
政策科学对变化过程和动态情景高度敏感
-
政策科学要让系统的知识和结构化的理性来为公共政策制度的改善作贡献
-
政策科学既修正公认的科学原则和基本方法论,又将它们拓展到工人的科学研究的范围之外
-
政策科学要努力具有自我意识,能够为了专门研究和有意识的设计把自己的范式、假设、隐形的结论以及应用作为主题
-
政策科学致力于让自己在实际的这个测制定中被更多的利用,以及为公共政策制定系统中的各个政策科学岗位提供专家
-
政策科学必须符合所有科学工作的基本标准,并且显著地改善政策制定
-
政策研究的基本概念
-
政策研究是很自负的:它雄心勃勃地要求自己致力于对所有人类活动提供科学的指导——根据我们的意愿,通过明治的决策和行动影响未来。
-
从政策原本的期望和要实现的目标考察,成功的先例很少;变革的梦想很少能成为现实,并且渐进性政策对历史发展的主流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
精心策划的行动的确也能影响历史进程,但干涉历史发展的精英们往往无法预料发展的方向,或者这种发展是由很多无法预料的因素累计形成的。
-
现实和问题的理解是政策制定的基础
-
”模糊性决策“是所有决策都面临着不确定性,并且在重大问题上会遇到知识匮乏的情况
-
政策研究是一种多元化的工作,又很多侧面和多种观点,但也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
这些概念可以又不同的说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有时还会互相矛盾,至少从表面上看是这样
-
直接决策者之间的非正式合作
-
许多政治学家认为讨价还价是政治的一个根本过程。有些人几乎断言讨价还价是政治过程的中心,讨价还价的本领是政治家的决定性的本领。
-
什么是政策?文本、轨迹和工具箱
-
政策是”客观存在的事物“,但政策主要是“过程”和“结果”
-
任何一项政策都充满了政治而且变幻无常,它总是处于“正在变成什么”“过去曾是什么”“从来不曾是什么”或“不完全是什么”的状态中,对于任何政策的文本都是”见仁见智“的
-
政策是不同阶段不断让步的产物
-
政策是各种影响力和议程重新”装配“的产物。在政府内部,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充满了临时性、偶然性和讨价还价
-
有些政策文本的第一首资料从来少为人知
-
情景的变量:政策通常不告诉你应该做什么,但政策能创设一个具有选择性的情景,它能告诉你如何缩小或改变未来的行为范围,或者帮助你设定特定的目标或结果
-
权力关系存在于这些关系之中
-
”二次适应“
-
话语不是事物本身,它们不能确定事物,但是它们能够构成事物一部分;而当真的成为事物一部分的时候,它们又销声匿迹了。
-
我们的主观意图 表达 知识 权力关系都是由话u建立 提供的
-
教育政策
有些问题不能简单归类 -
财政问题
-
课程问题
-
教育对象问题
-
人事问题
-
政务问题
谁来制定政策,并由谁来负责这套教育系统的运行
-
教育与政策:变化中的范式与问题
-
大政策小世界:教育政策的国际视角
-
新自由主义、市场思想
-
新制度经济学
-
操演性——运行中(可度量)或消失
管理原则
在国家与其内外部环境建立起严格的功能性关系 -
公共选择理论
-
新管理主义
-
教育研究与教育决策
-
两种不同的文化——研究者和决策者
-
不平等的地位
-
看问题不同角度
-
对学术不同看法
-
引起分类的原因:研究工作不适合特殊的形式需要;成果说服力不强;研究成果的推广工作缺乏效率,某些成果并没有能渗透到政策制定者和政策执行者中;
-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模式
-
传统的线性模式
-
问题解决模式
-
相互作用模式
-
政治模式
-
战术性模式
-
启蒙模式
-
作为社会学术研究的一部分来研究模式
-
以证据为基础的教育政策:教育实践和研究的转型
-
以证据为基础的政策极有可能会引起教育实践以及教育研究方面的改革。以证据为基础的政策最终终将会促使教育不断进步
-
参考文献:
编辑切换为居中
-
第二编 教育政策过程
-
政策是关键
-
政策明显是一件对“价值观进行权威性配置“的事情;政策是对价值观的可操作性表达,是”对法定意图的表述”
-
从逻辑上讲,政策与利益 冲突 专制 或公正是分不开的
-
理论策略
编辑切换为居中
-
两种政策制定模式——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
编辑切换为居中
-
一切社会都将其公民分为两类:少数人和多数人
-
民众永远是犯上作乱和变化不定的,他们的意见和判断很少是正确的(参见:Alexander Hamilton,as recorded by James Madison, Records of the Federal Convention of 1787)
编辑切换为居中
-
公民参与的初始步骤
-
在经验中学习:政策执行的经验教训
-
政策的成功取决于两大因素:地方的能力和自身意愿
-
成功的政策执行通常都需要政策压力和政策支持的结合
-
执行过程的每一个小点上,政策被转换为个人的理解和反应
-
政策结果最终取决于执行链条上的个人行为和教育系统中的底层官员(Weatherley & Lipsky,1977)
-
政策执行是动态的过程,执行问题永远无法全部解决,而是一个多层次、不断反复的过程
-
政策执行人员并不总是照章办事,当然也不会最大限度地执行政策的意愿目标
-
政策和实践的困境(上)
-
美国教育政策和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个事关所有人利益的问题
-
政治家并不总是致力于制定完美的政策
-
由于政策本身相对清晰或模糊,使得实施基金政策的困难或缓解或加剧
-
政策手段的显著性及执行力的变化不仅与其他的手段和能力有关,还和政策的目标和环境有关
-
政策和实践的困境(下)
-
参考文献:
-
第三编 教育政策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论
-
教育政策研究的学科基础
-
公共行政的首要原理
-
系统分析的研究方法论
-
行为研究
-
价值研究
-
规范研究
-
文化政治学与文本
-
制度分析与教育研究
-
参考文献:
编辑切换为居中
-
第四编 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
-
教育改革的概念形成
-
知识从来不是中性的
-
教育政策与改革的全球化
-
教育改革:来自本土知识型的冲击力
-
教育机会均等的观念
-
提高发展中国家的教育质量的政策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