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解读
由于盘前有外围市场方面以及中央要求严格执行强制退市制度的利好,昨天的上涨应该是在意料之中,但也有意外之喜。一方面,从力度上看不错,大盘创了今年以来单日最大涨幅,而且盘面上直到收市,都没有出现拉跨的现象。另外,北上资金也创了今年以来单日净流入金额的记录,从一个侧面反映资金开始变得积极起来。
盘后又传来利好,据央视报道,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当前国际形势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制定今年宏观政策时,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已有前瞻考虑。要坚定信心,咬定全年发展目标不放松,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稳增长、调结构、推改革,稳定经济的政策早出快出,不出不利于稳定市场预期的措施,制定应对可能遇到更大不确定性的预案。
随着美联储首次加息落地、下一次加息至少要等到5月,俄乌谈判也出现一些积极信号,目前外部因素对A股的影响减弱,国内基本面和政策面将逐渐成为市场的主导影响因素。后者来看,虽然从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始,政策明显趋于宽松,但由于外部冲击不断、内部疫情再起,导致市场产生“宽了也没用”的预期,这也是前期A股弱于国外大多数市场的重要原因。现在国常会重申,“咬定全年发展目标不放松,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等于就是直白的告诉大家,今年5.5%的经济增长目标不会变!而且国常会还提出,“稳定经济的政策早出快出”,意味着接下来还有更多稳增长政策有望出台,“宽了就一定要见到效果”,没见到效果就还会出政策,而且政策要前瞻性的“早出快出”。
那么,未来还会有哪些政策预期呢?根据中信证券的预测,降准、降息、存款利率改革和调整都在“及时动用储备工具”的货币政策工具箱中:历史上,在信用、促信贷目标更加直接积极时期多有降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及降成本,预计后续仍将引导贷款利率下行;此外,改革和调整存款基准利率,可能是在当前海外货币政策趋紧环境下阻力较小的降息方式。总体来看,一季度经济数据面临较大压力,货币政策仍有进一步宽松的空间和必要,这对中期市场将构成政策面的重要支撑,继续夯实“政策底”。
回到技术面,之前锐叔认为,不管“市场底”会不会晚于“政策底”,但即使站在反弹的角度看,上方筹码方面的压力位在3450左右;去年12月13日-1月4日-3月3日下降趋势线目前处于3400-3450之间。因此判断后面还有第二波反弹。昨天的中阳线只能说第二波反弹可能已经开启,若能突破3月23日高点3279,才能基本断定第二波反弹来了。估计进入下半周,市场情绪偏于谨慎,加上隔夜欧美股市普遍调整,短线上会有一个突破前的蓄势过程。
板块掘金
昨天房地产板块最为强势,板块指数涨超5%,板块内涨停个股高达26只。
此外,与房地产相关的家居用品、建材等也有不错的表现。房地产板块可以说是近期锐叔最为看好的方向,也多次重点提示过大家,包括在周末给大家的周策略上,以及周二的早评中,也都曾提到,“‘稳增长’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确定性较高的市场主线。由于近期无论中央政府层面还是地方政府层面,有关房地产方面的政策暖风频吹,市场对‘稳增长’主线的阶段性聚焦点有望在房地产行业中,大家对此可继续重点关注。由于房地产行业回暖的顺序规律是政策底、销售底、拿地底、开工底,因此后期与“销售底”关联度较大的房地产后周期产业链如消费建材、家具家居、家电等,也可适当逢低关注。”而在盘后消息面上,房地产又迎来利好,央行一季度例会指出,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其实上面这个定调并不新鲜,在去年12月的央行2021年第四季度例会上,也说过同样的话。但此时的背景是,已经有很多地方实行了放宽限购、降低房贷,降低首付比例等政策松绑举措,这说明央行是默认和支持这样的举措的。目前对于房地产的投资逻辑就是投预期,即当前行业景气度还在下行当中,但预期在政策松绑下就出现回暖,如果房地产行业没有明显回暖,意味着政策可能还会不断加码,直到见到效果。基于这样预期下的房地产板块的行情,恐怕要看到房地产行业销售、房价等出现明确回暖信号的时候才会结束,因为那时政策目的已经达到,后面就不会再加码了。因此,这应该是个可以持续关注的中线趋势性机会。不过短线来看,昨天大涨之后需要注意一下节奏,毕竟房地产板块规模较大,也不是题材性机会,整体上出现逼空式连续大涨的可能性很小,最好是等到短线回调时在逢低参与。在标的的选择方面,周二早评中锐叔提示的房地产二线央国企已成为昨天最强的分支,另外一些有资产并购倾向的公司也可以去挖掘一下。除了房地产,上周锐叔提到的房地产后周期产业链,如消费建材、家具家居、家电也有机会得到资金的关注。
昨天房地产板块吸引了大部分眼球,但其实还有一个板块也悄悄的起来了,那就是锂电池板块,板块指数涨超3%。
锐叔之所以提到锂电池,是因为近期锂电池方面有一些消息值得注意。比如:在近期举行的2022中国汽车百人会的活动中,宁德时代宣布了通过不断技术迭代,推出了第三代CTP(Cell To Pack)技术,内部称为麒麟电池,其系统重量、能量密度及体积能量密度继续引领行业。在相同化学体系下、同等电池包尺寸下,麒麟电池包的电量,相比4680系统可以提升13%。
除宁德时代外,国内电池公司也纷纷推出自己的CTP方案。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将刀片电池直接安装集成到电池包中实现CTP,并且已经在比亚迪品牌车型中大规模应用。中创新航的One Stop Bettery,采用超薄壳壁、多维壳体成型等技术,减轻零部件重量,减少了零件数量,也实现了CellTo Pack,有待大规模推广。而特斯拉推出了4680电池,也实现了CellTo Pack的集成思路,将4680电芯直接装入电池包壳体。各公司推出的CTP方案,统一的目标都是减少零部件数量,提升电池包生产节奏,提高集成效率,将电池包能量密度在电池包层面进行优化提升,在此基础之上各家推出各自的解决思路,极大拓宽了设计思路,而相关零部件如导热结构胶等,也在不断对零部件级别进行优化,助力各电池公司真正落实CTP方案。
除了CTP技术,锐叔在3月25日早评中提到的磷酸锰铁锂技术,由于其相比一代磷酸铁锂材料有20%的能量密度提高、规模化生产后可以使正极材料成本下降30%等优点,也很有机会成为锂电池龙头跑马圈地的重要方向。此外,“高镍+高电压+大圆柱”三者优劣势互补主打高能量密度,未来也有希望在600公里续航以上市场得到发展。新技术必然带来产业链的一些新机遇,未来对于锂电池板块的投资,应该从这一角度多进行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