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省日新:发现学术论文写作新世界

凡写作,人人都可以写上两笔,甚至在只言片语之间也不乏妙语连珠、娓娓道来。常见的写作用途大致有两种,要么随意抒发感情记录生活,真实性、情感性和生动性,是此类写作的主要目的。另一种就是学术论文的写作,毕竟很多人都上了大学,上了研究生,难免遇到这一关。我是硕博连读的,所以就少了硕士论文的写作训练。之前会觉得节省一年时间,能更快的拿到学位,可熟不知缺了学术写作的这一环,如今又需要从头学起。有人会说,硕士论文也写不了个什么东西,可实际上,写与不写差异,一在能力,二在自信。写过自然熟悉,也就更能放得开手脚,而对于我,有时候会有太多的条条框框拘束我手中的笔,这种陌生感给我带来神秘的庄重感,一开始逐词逐句都要细细斟酌,迟迟无法下笔,也就打乱了思路。心烦意乱这个词,说的正是如此。

于我,为什么说今日打开了学术写作的新世界?往期我总是不太看中文期刊论文,这主要是由于不太看得起中文的期刊论文。抱着英文文章看来看去,结果更多的是获取了信息,而没有学习到写作。那么,即便是中文的学术论文写作水平,也参差不齐。这当然也取决于作者的学术造诣与遣词造句。有些领域大牛能说会道,自然能放得开手脚,长句短句运用自如,相关材料信手捏来,让人会觉得不多也不少,恰如其分。除此之外,作者始终围绕核心聚以及核心的意思展开,从没有跑偏,因此,在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上,该有的有,不该有的则一点都不要。遣词造句与材料的安排,都是写作能力的集中体现。

要达到这种境界,首先在于材料的积累,以及材料之间相关关系的深入思考;其次在于放得开手脚,有得了自信,语言是思想的外壳,那就不应该让语言限制思想的驰骋,如果有那一定不是好的语言。

总的来看,在心态上需要放得开手脚,不要让语言成为思维的限制,始终牢记研究问题,取舍得当,安排错落有致,自然显得通畅清晰,行云流水,让人一看便懂。在材料上则不能流于表面,否则会因为没有自己独到的思考而显得人云亦云,这也就失去了论文的核心价值。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万万不可将学术论文写作与记录式的文学性写作等同,虽然学术论文的写作离不开文学性,但不应带有文学夸张、情感、主观的色彩。当然,学术论文的写作,也应该带有一定的文学性,这里的文学性指的是可读性,让人有兴趣了解你的观点,这也是表达被倾听的前提。

资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