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呼吸系统(第七节 纵隔病变 第八节 膈肌病变)

第七节 纵隔病变

一、纵隔肿瘤和瘤样病变

(一)、胸内甲状腺肿

分为胸骨后甲状腺、迷走甲状腺肿

[影像学表现]

X线 上纵隔增宽,并有软组织影向两侧或一侧突出。

CT 肿物大多位于气管前方和侧方,与颈部甲状腺组织直接或间接相连。病变多为较高密度,常可见囊变、出血及钙化等,邻近结构受压移位。增强扫描实质部分呈持续性明显强化

MRI 肿物在T1呈低信号,T2呈高信号,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明显强化,而囊变与钙化区不强化 

(二)、胸腺瘤

前纵隔最常见肿瘤。约30~50%可出现肌无力

[影像学表现]

X线 正位胸片可见纵隔增宽,侧位片可见前纵隔内肿块影

CT 形态上呈类圆形,多位于前纵隔中部。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呈较均匀性强化。

MRI T1肿瘤低信号,T2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见瘤体强化。 

(三)、畸胎瘤

[影像学表现]

X线 多位于前纵隔。肿瘤常呈类圆形,大小不等。密度较淡而不均匀,瘤内可有散在不规则钙化,其内若发现牙齿、骨骼影则有诊断意义

CT 多表现为厚壁单房或多房囊性肿块,密度混杂,包括脂肪、钙化或骨骼、水样密度及软组织密度。

考虑恶变:(1)、肿瘤边缘不清、呈浸润性生长;(2)、瘤体在短期内明显增大;(3)、增强扫描时瘤灶呈一过性显著强化

MRI 可显示脂肪和液体成分,对钙化显示不及CT,骨骼及体积较大的钙化呈低信号

(四)、淋巴瘤  

[影像学表现]

X线 正位片上主要表现为纵隔影增宽,以上纵隔为主,边缘清楚,可呈分叶状。侧位片可见肿块影,但边缘欠清

CT 肿大的淋巴结的分布以前纵隔和支气管旁最常见,密度均匀,可融合成块;肿瘤较大是可出现坏死,但钙化少见。增强扫描可见轻、中度强化。

MRI 肿大的淋巴结T1等信号,T2中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见轻至中度均匀强化

[鉴别诊断]

1、结节病—临床表现轻微且可以自愈;淋巴结肿大具有对称性且以肺门为主

2、淋巴结结核—淋巴结肿大多为一侧性,增强扫描环状强化;肺内多有结核病变,临床有结核中毒症状

3、转移性淋巴结肿大—多有原发病灶,所谓一侧性

(五)、神经源性肿瘤

交感神经系统—节细胞神经瘤、交感神经母细胞瘤

周围神经源性肿瘤—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恶性神经鞘瘤

[影像学表现]

X线 肿瘤多位于后纵隔脊柱旁,呈类圆形或哑铃状,可见椎间孔扩大,邻近骨质有吸收或破坏

CT 多位于脊柱旁沟,呈密度较均匀类圆形,增强后不均匀强化

MRI 肿瘤呈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瘤体有明显强化,囊变部分不强化。

(六)、支气管囊肿

[影像学表现]

X线 多发生于中纵隔的中上部,与气管、支气管及纵隔内大血管密切相关。呈类圆形均匀致密影。

CT 外缘光滑锐利,浆液性囊肿CT值为0~20HU,黏液性囊肿CT值为30~40HU,囊肿合并感染和出血,常在30HU以上。增强检查病变无强化

MRI 浆液性囊肿T1均匀低信号,T2均匀高信号;粘液性囊肿T1信号升高;囊肿合并出血,T1高信号;囊内容为钙乳或草酸盐结晶,T1、T2均为低信号

二、其他病变

纵隔气肿

第八节 膈肌病变

一、膈疝

胸腹裂孔疝

[影像学表现]

X线 因疝的大小和内容物不同而表现各异:小的胸腹裂孔疝表现为后肋膈角区局限性团状隆起影,边缘光滑清晰;大的胸腹裂孔疝表现为患侧胸腔密度增高,密度不均匀,其内可见含气的消化管影及气液平面,心脏纵隔向健侧移位,腹部肠曲可显著减少消化道锁餐造影可显示疝内肠管

 CT 小的胸腹裂孔疝表现为膈上球形突起灶,边缘光整,内容物多为脂肪;大的胸腹裂孔疝者,胸腔内除见脂肪密度影外,还可见多个含气肠襻,甚至可见脾、肾等腹腔脏器。严重者还可见心脏纵隔向健侧移位,患侧下肺膨胀不全等。扫描前口服阳性对比剂、薄层扫描后多平面重组像,均对诊断具有重要的辅助价值。

MRI 冠状面、矢状面成像有助于了解疝的结构特征、明确显示膈肌缺损的部位及大小。疝内脂肪组织T1、T2均呈高信号,脂肪抑制序列呈低信号。肠襻气体呈极低信号,肠黏膜T2呈线样高信号

二、膈膨升

[影像学表现]

X线 局限性膈膨升表现为右膈前内方半圆形密度增高影,向胸腔膨出,吸气时明显,呼气时可稍变平担,密度均匀,边缘光整。

弥漫性膈膨升表现:①膈位置升高,可达第3、4前肋,其形态大致正常;②肠活动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矛盾运动;③心影受压移位,且随呼吸运动出现摆动;④邻近肺可继发感染或肺不张;⑤左膈升高遗留的空间使胃体上移可致胃扭转。

CT 膈膨升一般不行CT检查,临床怀疑膈下病变时才行其检查。

资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