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长平之战赵兵尸骨被发现的文献记载

⑴晋代:《高平县志》卷五“山川”云:“《一统志》:头颅山在高平县西南……《一统志》又载:髑髅山引据《寰宇记》,在高平县西五里,晋永嘉中,刘聪举兵积尸为髑髅山。”

《水经注》引《上党记》曰:“长平城在郡之南,秦垒在城西,二军共食流水,涧相去五里。秦坑赵众,收头颅筑台于垒中,因山为台,崔嵬桀起,今仍号之曰白起台。”

⑵唐宋:《旧唐书·地理志》云:“泽州高平,有泫水,一曰丹水,有省冤谷,本杀谷,玄宗幸潞州,过之,因更名。”

《太平寰宇记》载:“省冤谷,东西南北各六十步,在县西北二十五里,秦垒西面百步。即赵括被杀,余众四十万降白起之处也。起惧赵变,尽坑之,露骸千步,积血三尺,地名杀谷。唐开元十年正月,玄宗行幸,亲祭,改名为省冤谷。”

唐诗人李贺经过泽州长平时,有感而发,作《长平箭头歌》,提到“漆灰骨末丹水沙,凄凄古血生铜花。”

金初,高平知县王庭直著《省冤谷记》载:“少读扬雄书,有载长平之战……后令高平,问其自,乃古长平也,询其故迹,父老曰:‘城西北十五里,有地曰杀谷,乃秦将白起坑赵降卒四十万之所,当时头颅似山,骸骨成邱。何晏亦尝哀悼,至唐易名省冤,则长平故事其来久矣。’辛酉清明日,庭直率本土士众……吊以祭之。旧宋运判马城,经过此地,移檄县僚,收拾遗骸。于谷口凿坑深阔,以左右前后沟壑数十里暴露之骸,毕集而掩葬,仍于所掩地启坟祭之,使后人不践履尔。…继有老农王姓者告:诣去谷十里余,为雨水所崩,岸崖颓裂,露骨数车,愿收而掩之。爰即具礼,尽载于坟围。庭直率本土士众,携酒肴,奉香火,张声乐,具服祝,谨诣其谷,吊以祭之。”

《高平县志》卷十一“名宦”:“王庭直,天眷间(1138-1140年)令。时盗贼充斥,庭直缮城御寇,民赖以安。掩长平坑遗骸,泽及枯骨,自为记。旧志未载。”

金代朝庭官员萧贡路过长平目睹皑皑白骨不禁悲叹道,“哀缠朽骨天应泣,怨入空山鸟不栖。”《悲长平》

⑶明成化《山西通志》载:“头颅山,在泽州高平县西五里,秦白起坑赵降卒四十万,后人收头颅筑于垒中,状若山,故名。又名白起台,上建头颅庙,岁时民祀之若厉祭云。”

明诗人王世贞经长平时所作《过长平作长平行》一诗提到“白骨高于太行雪,血飞迸作汾流紫。”

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的《高平侯刘公重修骷髅庙记》碑文载:“维时明府刘公主计兹土,登白骨之坑,谒骷髅之象,徘徊瞻顾者久之。既而愀然曰:以四十万之生灵,而仅食一宇,可为痛哭者,此而犹者是乎?其埫塎败坏也,谁司兹土而令若是?毋亦余一人之责乎?乃议畚筑兴土木,图所以为修葺者,越两月而告成。”

⑷清朝雍正十二年春(1734年),工部屯田司员外郎朱樟外放泽州知府,他到任后,写了一首题为《长平箭头歌》提到“毒雨崩城战垒堕,犹见沙堧未埋骼。”

骷髅庙内存光绪十年(1884)《重修骷髅庙碑记》碑文载:“髙平城西五里,有地名杀谷,乃长平之役,秦将白起坑赵降卒四十万处。唐明皇幸潞,见头颅似山,骸骨成坵,触目伤心,敕有司掩埋之,鸠工建庙,言其额曰骷髅庙,易其谷曰省冤谷。春秋祭祀,守土者诣致祭,历代相因。”

⑸“另一方面,根据未发掘部分面积和厚度的估算,大约占尸骨坑的三分之一,推测尚有40余个个体。这样,一号尸骨坑内埋葬的个体大约有130多个。”“长平之战遗址内尚未作过详细的考古调查。发掘工作开始之前,以永录为中心,我们进行了10天考察和走访,目前已知有18个尸骨坑,能见到骨骼的7处,其中有2个保存完好,面积为40-50平方米,位于1号尸骨坑附近。”——1996年《长平之战遗址永录 1 号尸骨坑发掘简报》

资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