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计划经济之所以是新的,是因为与传统计划经济的“按计划生产、按计划消费”相比,新计划经济是“按消费计划生产、按计划生产”。消费与计划的不同地位和顺序决定了新计划经济与传统计划经济的区别。
所谓“新计划经济”,是指一切生产都是根据事先已知的消费者需求进行的,即生产的每一种产品都知道消费者是谁,他们的要求和标准是什么。
如果我们将新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进行比较,我们可以更好地解释什么是新计划经济:
一、反映消费需求的方式不同:
与市场经济反映消费需求的机制不同,市场经济依靠的是所谓的“看不见的手”,即由价格机制反映的供需平衡,预测价格背后的消费需求,进行生产。而新计划经济则依靠大数据、互联网,依靠数据收集、计算、管理,直接获知消费需求本身,获知供需情况本身,也就是将“看不见的手”透明化,取代价格机制扮演的中介作用。
二、经济运作的决定性主体不同
在市场经济下,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起反作用。即,生产商所生产的产品决定了消费者能选择消费什么产品,消费者的选择使符合需求的产品盈利,不符合需求的产品亏本。因而过去的经济理论大多围绕生产与销售展开,围绕生产商和流通商展开,生产商通过价格机制推测消费者需求,试错测出消费者需要的产品。
而在新计划经济下,消费者在经济中起决定性作用。由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顾客直联工厂”成为可能,生产商之间的竞争转变为最先对接消费者需求的竞争,一切生产计划都围绕消费者直接表达出的需求而制定,一切产品依据消费者直接表达出的需求而设计,实际上将使价格机制失去存在的必要。这一经济中心主体的转变,可能是新计划经济对现有经济主体和社会模式造成的最大冲击。
而和传统计划经济的区别,也能从另一个角度塑造新计划经济的概念:传统计划经济与新计划经济,进行计划的主体不同。
传统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实质不同并不在于计划行为本身,而是进行计划的主体不同,对象不同。前者的主体是计划委员会等国家机构,对象是全国的经济数据,后者的主体是市场上的各个经济单位,大小企业,个体商户,对象是自身需求的经济数据。实质上,传统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就是将庞大的全国经济计算,切割成了每一单元各自分散的经济计算,将巨量的数据切割成了极小的数据,将复杂的计算切割成了简单的计算,将单一的计划主体,切割成了数量众多的计划主体,使得经济运营变得相对简单,因而,市场经济在过去数十年表现得更加精准和易于成功,同时也由于过于细分的经济计算,经济主体拥有的数据过于狭隘,缺乏宏观性,而产生了市场经济不可完全克服的弊端。而传统计划经济则相反,表现出的是科技水平和组织能力不足以收集和处理庞大的经济数据,而造成了传统计划经济的弊端。
而新计划经济,进行计划的主体更类似于市场经济,是分散的、去中心化的,工厂顾客直联模型使得生产商只需要考虑其对接的顾客需求,进行计算的主体一样是分散的生产商,因而具有市场经济的计算简单、执行高效的优势。同时由于价格机制的秘密被破除,供需平衡的可视化,尤其是需求的可视化,基本消灭了市场经济的盲目与滞后,甚至有可能消灭市场经济的标志——价格机制本身。而去中心化的特点,将会使得传统计划经济的计划委员会和市场经济下的大型公司的存在失去意义——不再需要承担风险,也不再需要复杂的供需预测,也不再需要上下游产业的组织。网络互联和实时更新的经济数据消灭了不确定性与风险,承担起了原来大公司和经济行政机构的工作,使得大公司的维持和运营本身成为了一种额外的成本。大公司最终将自然消亡,维持生产必要的工厂级别的组织将成为最主要的市场主体。
被架空的价格机制,被架空的大公司式的生产组织,通过网络联系起来的相互独立的工厂单元组成的产业链,被割裂分散的资本力量,作用被强化的基层生产组织,都有可能对社会的组成模式,以及劳动者的地位产生重大的影响。大公司的消亡和资本的分散化必将消灭垄断本身,必将大大削弱资本干预政治、干预社会的能力,同时又由于资本的去中心化和垄断的消亡,劳方与资方的力量对比将不可避免的向劳方倾斜。最终,一种最能在最基层以最高效的方式组织生产的工厂组织模式将诞生。这里不打算预测这种模式的具体形式。
书唧对新计划经济的介绍,今天就到这里。随着大数据概念的成熟和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研究新计划经济这一课题。除了关注新计划经济在经济本身上的作用以外,我们还应该关注这种经济模式对社会、政治、文化的影响。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新计划经济时代,什么样的政府适应这种经济模式,什么样的文化会从这种经济模式中产生,什么样的政治力量会从这种经济模式中脱颖而出,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随着科技不可阻挡的进步,一个我们曾经想象过的未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