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幽灵之刃》的成功学术性质看当代二维电影的发展趋势与瓶颈

这篇文章并不轻视。我可能有某种主观的语气,但请理解,这只是为了不耐烦的读者阅读这篇4700字的文章。文章的核心不是表扬任何人或作品,而是解释现象!另外,我没有放一些无用的图片,所以图片很少。

杀鬼之刃-简介

虽然《杀鬼刀》也有一些负面评论,比如情节定型,但总体来说,它是一部优秀的作品,与动作大片的战斗场景、主角的情感塑造、世界观等不相上下。在大多数专栏中,其他人都谈到过它,所以我不在这里重复。

我想探究的是,这部作品能否可以与故事历史背景和当下时代问题挂钩,因为没有了历史这根评价的基准轴,以‘非历史’的概念对任何文化的理解与宣扬都是片面的。事实证明可以的,虽然原作说有点模糊,这一点具体可以看这个阿婆主(风之谷书屋的大白)的视频。我认为这是这个作品的内核所在了,并不深刻,但也不肤浅,毕竟作为打斗番,能做到这点也已经不错了
关于这部作品,总体的核心,人物的情感没有什么新意可言,但是他表现这些核心与情感的方式,顺应了时代大势所趋,怎么说呢?

                                                下面我将对此展开论述

当代
首先在这里我把对一部作品的探究分三层

1. 视听表现力上的冲击

2. 剧情逻辑走向和人物塑造带来情感

3. 作品文化内核折射的社会历史现象

  
研究动漫的进程,实际上是在研究漫画历史(在日本,动漫产业的意义即以漫画为中心发展而成的现代产业,“动漫”一词只是我国对于此产业的一种综合性称呼。因此,研究日本动漫文化,实际上是研究日本漫画文化的发展历程)

漫画起源时仅作宣传作用,因此不具备上面三点,当到后期渐渐成为大众文化后,由于其技术水平限制,所以实际上是先做2、3层,再做到1层,而漫画动画化则是提供一个便捷途径来把1层做到了极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2层3层上做到的越来越少,而在1层上的笔墨越做越多。而这一点在近十年以来,这一点愈发愈明显,那是为什么呢?
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人一个单位时间阅读的信息量越来越多,其耐心与单位时间摄入信息量是呈反比的(如图),在可以得到的信息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人则越来越没有耐心,所以像抖音这种形式的短视频平台,就符合了人没有耐心这一特点(往下滑,直接下一个视频,快速便捷的持续摄入新信息)这是它能大火的原因之一。

套到看动漫上,也是一个道理

首先,要明白,一部作品它有两大性质——作者性和商业性

作者性:就是对艺术的根本追求和自我情感的抒发,以满足作者自身需求

商业性:就是要赚钱——即满足大众的口味

再举例说明:

作者性作品——《烟花》《海兽之子》

商业性作品——《鬼灭之刃》《咒术回战》

人类的情感具有一般性和特殊性两个特性,一般性就是共性,特殊性就是每个人和其他人所不一样的地方,所以商业性主要找共性。这里个人觉得作者性和商业性在资本主义社会是根本上不可调和的。

每部作品这两个性质之间各有高有低,那有接近平衡的吗?就我所看过的里面有,一个——《你的名字。》,各位博学广知的看官也知道类似的接近平衡的优秀作品,可以评论推荐出来,我会看的(滑稽)

那么话又说回来了,这个具体是个什么东西?

爽就指的是在视觉听觉上面,一种直接性的刺激,例如像精彩的打斗场面,或者是某些GHS场面,最经典的体现是你喜欢的游戏········咳咳

算了,不这么讲·······

这里就把话讲直接了

制作公司:怎样才能让我的作品有热度?

我:在当下教育仍然未能达到让大部分人对文史哲性质的探究方式探究兴趣的前提下,你只需要贯彻一个字,。至于作品的主旨内核,与时代问题的呼应,情感的本质(层次3)等等等,只有极少数核心受众才会去探究,对于普通受众,必须要把这个字全篇的贯彻,既使诸如情感,日常的片段也是为了“”这个中心而服务的同时不断拿出来刺激,让没有耐心的观众能够看下去,这就是一个核心逻辑。你得让他直观的,是一种几乎不用经过脑子思考的爽(像速度与激情这部电影就挺爽的,同时几乎不用脑子)

你要是把作品讲的有深度了,同时又没办法兼得好商业性(而这两个东西如何平衡是很考验当代艺术家功力的),那观众就很有可能会评价说:“除了音乐好,其他都是屎(烟花)”“三星全给画面,故事就是垃圾(海兽之子)”,  甚至连一些极好的作品,由于某些人真的是一点脑子都动不得,也能被他说成“为什么要被一个完全不成立的伪爱情故事感动?(你的名字。)”

反过来的例子则是过度商业化,使作者性被掩盖,导致爱情这个并不是很重要的主题被无限放大,让大部分人对这部作品内核的理解产生严重偏差——“由中二癌出演的东京马拉松宣传片(天气之子)”

鬼灭之刃也多少体现了这一点,他在没有动画化之前的漫画,其实并不是那么火爆,是他的确登上了《周刊少年JUMP》,但是总没有达到如今人尽皆知的大火吧?虽然说大家都在说主要打到精彩以外,人物塑造也很好,世界观独特之类的。但请你用假设法试试,你假设他没有那么多精彩的打斗情节,没有如此精良画质,扪心自问,你还能看的下去吗?

对一部作品喜爱,仅仅是因为画质,部分情节,这种喜爱只能说较为肤浅。当然!我尊重部分人对它的忠实热爱,这部作品带给你们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对你产生了影响,那非常好,因为有些东西,只能是自己领悟出来的(就像我非常喜欢辉夜,不是这部番,是这个人,因为我喜欢她的气质——是不是对于大家来说很扯,但我确实领悟出了这点,并且对我造成了一定影响)

我上面说的,是对应这种下面要讲的这种人

这些都是在电影院看后的影评(挺搞笑的),那如果是在视频网站看会怎样?首先,大伙的二倍速是标配插件,没有二倍速他们是看不下去的。那么二倍速是个什么概念?一部番剧,12集算,一集20分钟算(去掉片头片尾差不多),也就是说,二倍速的情况下,120分钟一部番!拿现实来说初中生考一场语文,高中生考一场数学,你坐在中小学教室里上两节课带课间(差不多),这样的一个单位时间,他就能把一部番刷完!

那你觉得这样看番的人,你能跟他讲作品主旨,讲内核思想?他会回你一句:“巨人看打戏就够了(身边的真实故事)”那你说我们不这么深入,就到2层,可我很抱歉,到2层也不完全行。之前一个同学聚会,他们都在聚在一起热烈的讨论《咒术回战》,我在旁边听着,越听就越想拍案而起,大喝一声“你们除了只会把剧情正着讲倒着讲(讲的还很粗糙),还能讲点别的吗!?”

二倍速看完一部作品,你一定只会记得精彩的部分,以及大概的剧情,这样既是对作品的极度不尊重,而且从实际角度来说也没有任何意义,如果你跟别人讲这部番剧,你的描述将毫无细节可言,当然有些人看番的目的就是为了跟别人有话可聊(商务会谈),那这个我无话可说。也有一种:“大多数时间看一些日本的动画都是为了娱乐一下,还有喜欢那一种的画风。”这是你的自由。

  当然印证开头那句话,你怎么看都是你的自由,我无权干涉你,这是每个人的个性所好,我们之间也没有高低下贱之分,这只能是当下大众的不同现象。

孤独(这一段不重要)

就说上面那个咒术回战的例子,他们这种讨论模式一般都是由一个进度追到最快或者是最“懂”的人在中间讲,其他人听,但是讲完过后呢?大家又各聊各的(真实现象),讲了跟没讲一样,没有任何可以遗留的反响。当然,对于他们来说,讲,也是一种直观的爽。

我们这类,举个例子,之前我遇到一个对天气之子有深入研究和强烈兴趣的人,他在群里的对天气之子的否定之否定性质分析吸引了我,那天晚上我与他彻夜畅聊,一直到凌晨四点,后面我们也一直保持联系,不断完善对方的对于这部作品的知识架构。可以说,如果我们这类人遇到了跟自己对一部作品有同样兴趣的人,那简直是相当于遇到了这方面的知己一般惊喜。

如果你想对一部作品有深入,可以试着多问问自己

看完这部番/电影,除了___(最直观的感受,如感动,热血)我还收获了什么?

单独讲讲动漫产业发展之瓶颈(划重点!)

在二战后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从战争创伤中恢复的日本动漫创作者旗帜鲜明地展开反战作品的创作,表达对战争的反思与自省;而20世纪70年代,在世界政治风云动荡中,日本的新左翼运动终于以大学生们“全共斗”的失败而“退潮”

动漫创作者应和时代“需求”,不再单纯反战,而是逐渐以反战的旗帜遮掩,逐渐在作品中避而不谈战争责任、淡忘战争“始作俑者”事实,甚至开始出现以和平为表面主题掩盖美化战争动机的反人道思想。可以说,日本的动漫创作一直是在日本政府、政客的控制下进行着发展方向的所谓“规划”与“调整”,二战正确历史观的缺失成为日本作品最大的问题点,也会成为日本动漫发展的最大“瓶颈”

日本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制作的动漫作品确实出现了“与历史无关”的常在状态:无论是题材还是主人公形象,甚至在故事内容的设定上,也几乎失去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所呈现的战争、人性的多元视角,以将强调人性作为招牌来进行模糊对错立场、柔化黑白界限的作品为主。

作为文化的代言者,日本动漫在宣扬日本文化的同时随时代发展而暴露其最为本质性的缺陷——缺乏对于文化与历史之间关系的正确认知。“战后以手冢治虫为首及诸多动漫作者如水木茂、松本零士等人作品所留下的对于战争的思考,在现代日本的动漫作品中根本不复存在。对于‘战争史的忘却’是日本当下最为致命的缺陷

相对于具有一定思想性、历史反思性的宫崎骏作品,纯粹娱乐,与历史观、思想性无关的日本动漫在世界各国更受欢迎,特别是欧美国家。这也是日本多年以来动漫创作回避历史,以“非历史”角度持续创作的结果

对比于现在日本动漫中“不死身”的主人公及基于幻想的某种“正义”而进行无意义的残虐、杀戮(联想一下你看过的当下方面的作品),手冢治虫、宫崎骏等动漫作家所追求的动漫的历史观、思想性早已荡然无存。 对现代日本动漫而言,这种“无根”特性势必造成艺术内涵的缺失及可持续发展的困难。不论哪种文化、哪种艺术表现,若不基于历史的批判性,终会进入发展的“瓶颈”

所以?

一方面,观众耐心下降导致欣赏层次逐渐偏浅,

另一方面,当今艺术家受限越来越多(资本化)

为了避免工作室破产,大部分动漫的创作往第一层偏,不然容易出现上述评论中那种情况。当然也有少数不忘初心的人仍然坚持做出那些令人回味无穷,有深度的作品,一部分是因为真的很厉害,可以把作者性和商业性恰当的结合到一起。另一部分则是真正抛弃了商业性,仅仅把作者性发挥到了极致。

在这个大众逐渐吃快餐的时代,真正能吸引人们眼球的不再是那些有深度,有含义的作品,而是将“”这个字从头贯彻到尾的,适应时代潮流的“弄潮儿”。而在我看来,鬼灭之刃的极度火爆,除了各种加成(疫情等等),还有大众跟风以外,更重要的是,它完美的回答了这个时代大众想要看到的是什么,在把爽这个字做到极致的同时,也嵌入了一定的情感与含义,使其不至于被我们扣上华丽的外表,干瘪的内核之类的评价,但由于其并不出色的内核,所以这部作品也只是浅尝即止,不可深入,也没法深入(个人观点)。

所以之所以?

一部作品的好坏,从来都不由票房(人气)来决定,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是因为其独特的世界观和不可重复的创造,凸显出丰富的文化沉淀和人性内涵,同时也与历史或当下的时代意识交融在一起,从而富有原创性和持久的影响力,能引人深思,令人回味无穷。

对于我个人而言,这部作品所传达给你的,能够成为你的一种前进中的动力,思想上的启发,灵魂上的升华(对于我而言,是《你的名字。》),那它也能是你的经典


或许那些大师们(宫崎骏,手冢治虫),他们所创造的作品,在人气上早已被新秀超越,但他们在时代文化发展的长卷上画下的那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些被历史长河所铭记的里程碑,即为经典,即为永恒!


关于上述,你有任何问题或想法,我非常欢迎你在评论区提出来,不过请多讲述你的观点,而不是进行毫无意义的人身攻击。

 

资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