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2022年考研成功的小艺学姐。在本期的名著解读中,我要为大家介绍一部深具学术价值的作品——美国艺术史家卜寿珊的《心画:中国文人画五百年》。这本书是基于卜寿珊的博士论文进一步扩展和深化而成,全书系统地梳理了从14世纪元代到19世纪清代,中国文人画在五个世纪中的发展脉络。
在这本书中,卜寿珊深入探讨了文人画的哲学基础、社会背景以及美学特点。主要讨论了文人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不仅仅是画家的个人表达,更是文人阶层内心世界的体现。书中还分析了文人画在各个朝代中的演变,如何通过代代相传而保持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通过阅读《心画:中国文人画五百年》,能够对中国文人画的核心理念和历史背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文人画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象征。
01
推荐原因
站在备考的角度,学姐推荐《心画:中国文人画五百年》这本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首先,这本书通过深入分析文人画的发展脉络,为我们构建了一条清晰的历史逻辑链。在此过程中,卜寿珊对诸如“气韵生动”、“古意”、“南北宗论”等关键画论概念进行了深入的考证与阐释。书籍不仅梳理了文人画背后的理论框架,还对影响文人画发展的重要人物和著作进行了精炼总结。这对于考生来说,不仅有助于系统地掌握文人画的理论精髓,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概念,避免在备考中出现知识点的混淆和遗漏。其次,这本书帮助我们拓展理论知识的广度,以更全面的视角搭建文人画学习的知识体系。卜寿珊在书中将“史”与“论”紧密结合,使得文人画的理论和历史背景相辅相成。这种结合不仅对我们在论述题中的表现大有帮助,同时也为我们在中美史与艺术概论两门专业课的复习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通过阅读此书,考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文人画的整体脉络,提升答题的深度和逻辑性,从而在备考中占据优势。
02
本书简介
《心画:中国文人画五百年》原书的英文书名为“Chinese Literati Painting: From Su Shi to Dong Qichang”,这一书名直接揭示了作者对中国文人画发展脉络的界定,即从北宋的苏轼到明末的董其昌之间的五百年间。这段时间内,文人画逐渐从个人表达的艺术形式,发展成为中国绘画中的主流流派,并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卜寿珊在书中将文人画的演变放在了一个更为宏观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考察,特别重视中国艺术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哲学基础。与高居翰、方闻、巫鸿等西方学者不同,她并未局限于从心理学、风格学、社会学等角度来解读中国艺术,而是更加注重文人画的本质及其与中国哲学、文化的深层联系。这本书的突出贡献在于,卜寿珊通过详尽的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深入挖掘了文人画产生和发展的土壤,特别是其理论与哲学基础。她探讨了文人画这一独特艺术形式的内在理念,以及如何在这些理念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丰富,最终发展为一个在中国艺术史上举足轻重的流派。作者对文人画独特性的解读,不仅填补了西方学术界在这一领域的空白,也为中国艺术的国际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03
内容体系梳理
《心画:中国文人画五百年》这本书系统地梳理了中国文人画从北宋到明末清初的发展历程。卜寿珊通过深入分析历史背景、思想脉络和艺术家们的创作理念,逐步揭示了文人画的形成、发展以及在中国艺术史中的独特地位。
以下是书中关于北宋的主要考点梳理:
关于什么是文人画,在此本书也得到了很多观点的梳理。比如:
-
苏轼:苏轼是文人画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他首次明确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便倦。”在他的理论中,苏轼将文人画与画工画进行对立,通过比较这两者的创作过程和艺术观感,指出文人画的独特特征在于“取其意气”。他认为文人画不仅仅是技艺的展示,更是艺术家精神和人格的体现。苏轼从三个层面为文人画下了定义:身份层面,文人画是士人阶层的艺术,与画工画有着本质区别;创作层面,文人画强调的是“意气”,即精神气质的表达,而不是单纯的形似;艺术欣赏层面,文人画通过“意气”来感动观者。这个定义奠定了后续文人画发展的基础,并在董其昌的南北宗论中进一步得到系统化。
-
滕固:滕固对文人画的定义进一步明确了三大特征:(1)艺术家的身份。文人画家是士大夫(scholar-official),而非画工;(2)艺术的功能。文人画被看作是士人闲暇时的精神表现形式,而非谋生手段;(3)风格的独特性。文人艺术家与院体画家不同,文人画更强调率真、士气、笔墨表达,而轻视工整与技巧。滕固的这些观点为文人画的理论体系提供了更为细致的界定,尤其是在美学理论和风格方面。
-
青木正儿:青木正儿提出文人画是“业余艺术”的观点,重点关注画家的身份。他认为,文人画家的身份决定了其艺术创作的性质,文人画作为一种业余的、非职业化的艺术形式,与其他职业画家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种身份认知强化了文人画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强调了文人画不仅仅是一种绘画形式,更是一种文化身份的象征。
-
高居翰:阐述了文人画的定义包含了两个基本概念:(1)一幅画的品质主要取决于创作者的个人修养和所处环境。这意味着文人画不仅是艺术技巧的体现,更是艺术家内在修养和外部文化环境的反映;(2)一幅画所表现的内容可以部分或全部独立于其再现的物象,强调了文人画的表达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模仿,更是思想与情感的体现。这两个概念强化了文人画作为一种富有个人特色和文化深度的艺术形式,其艺术价值不仅在于画面本身,更在于通过画面传达出的精神内涵。
关于为什么文人画出现在北宋时期,总结下来在本书一共提供了7个见解。比如:
1. 文官政治与科举制度的影响。北宋时期,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并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这使得士人阶层在社会中的数量和影响力大大增加。士人阶层不仅在政治上占据主导地位,而且在文化和艺术上也拥有了更大的话语权。他们追求的文人精神和艺术审美成为主流,推动了文人画的发展。
2. 文人群体的崛起与艺术圈的形成。以苏轼为代表的文人群体,在北宋时期声望日益壮大。他们提倡文人艺术,强调趣味和审美的专属性,逐步构建起一个以文人为核心的艺术圈子。这些文人在诗文、书法和绘画中均追求高雅、简朴的风格,文人画在这样的艺术氛围中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士人阶层的代表性艺术形式。
3. 文化趣味的革新。北宋时期,文化趣味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简朴平淡的风格开始取代之前的矫饰华丽。欧阳修提倡古文运动,复兴韩愈的古文风格,强调文辞的朴素和雅正;在诗歌领域,简朴的文风一扫晚唐和宋初宫廷诗中的绮丽之风;书法上,二王的优雅书风得到推崇;而在绘画中,诗画互渗的清新风格成为追求的目标。这些变化为文人画的形成提供了文化土壤。
4. 绘画地位的提升。在北宋时期,绘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地位显著提升,逐渐与诗歌并列,甚至被认为可以替代诗歌表达思想感情。卜寿珊指出,“诗画可比较”是文人画兴起的重要原因之一,诗歌可以通过描写传达画意,而绘画同样能够反映诗人的精神世界。文人们开始意识到,绘画不仅仅是再现自然,更是表现个人品格和修养的重要手段。例如,苏轼的枯木怪石画和文同的纡竹画,都是这种思想的具体体现。
5. 作画态度的转变。与唐代相比,北宋的文人画家在作画态度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唐代文人如张藻,作画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和构思,而北宋文人画家则更加注重即兴创作、快速写意和瞬间灵感的迸发。李公麟的白描技法,类似于西方的速写,就体现了这种快速完成的创作风格。
6. 鉴赏态度的转变。北宋时期,艺术鉴赏的标准也发生了变化。诗品、书品、画品三者被综合考量,文人们更加注重艺术创作与人格品行的互映,强调艺术作品不仅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个人修养和品德的外在表现。
7. 再现观的转变。北宋文人画家打破了唐代以来的再现观念,更加注重艺术家的主体作用和创造过程。他们不再仅仅追求对自然的忠实再现,而是通过创作表达个人的思想和情感。这种观念的转变使得文人画在艺术表现上更具主观性和创造性。
同时,本书也梳理了“关于北宋画家对文人画的看法”,可以作为我们的答题素材:
-
苏轼
艺术家的社会身份:苏轼认为,艺术家的身份和人格直接影响其作品的格调。他认为,真正的艺术家应该是诗人而非画匠,艺术品的高贵格调来源于创作者的高尚品格。苏轼在《论画》中提到:“吴生虽绝妙,犹以画工论。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翮谢笼樊。”这说明他更认同那些通过画作表达高尚思想和人格的艺术家。
绘画宗旨:苏轼主张绘画应当如同文学一样,能够表达画家的内心思想,即“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在他看来,真正的文人画不应追求商业价值,而是以自娱自适为目的。
技巧观:苏轼的技巧观深受道家思想影响,主张“高人岂学画,用笔乃其天”。他提出“神授”的概念,认为艺术创作应当顺其自然,快速而无意识地进行。然而,他并不否认技巧的重要性,认为“艺”即“技”,是实现“道”的基础,强调心手相应的艺术境界。
形似观:苏轼的形似观强调的是作品的“常理”而非“常形”,即在创作中,艺术家的内在修养和对自然的审视比单纯的形似更为重要。他认为,绘画不应仅仅是自然的模仿,而应通过作品展示出艺术家的品格和精神,超越传统的再现观念,注重理与人格的合一。
-
黄庭坚
“韵”的概念:黄庭坚提出,书画创作应当注重“韵”,即作品中超越表面的精神意蕴。他认为,“韵”是一种通过模糊意象和不确定特征表达的微妙踪迹,能够在观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文人画家的标准:黄庭坚主张,“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俗气”。这一观点强调了画家的学识修养对其创作的重要性。黄庭坚认为,只有通过书卷提升自己的修养,画家才能在创作中展现出高雅的情感和意境。
文人画的目标:黄庭坚认为,文人画的目标应当是表现隐逸文人的纯粹与高尚精神,即“一丘一壑可曳尾”。这种思想在元代山水画中得到了发扬,成为文人画的重要主题。
艺术创造过程:黄庭坚强调专注对艺术创作的重要性,他认为,艺术家的内在态度应如同禅定般清静,以“心能不牵于外物,则其天守全”为理想的创作状态。
艺术鉴赏:黄庭坚提出“神会”这一概念,指通过移情作用,在观赏艺术品时,主客体之间的精神交融,从而达到直观的理解。这一观点强调了艺术品对观者心灵的直接触动。
-
董逌
身份认同:董逌被誉为宋徽宗时期最顶尖的鉴赏家,他的画作评价不仅关注技巧高低,还涉及历史背景和内容的考据。他在《广川画跋》和《广川书跋》中,通过考证为艺术品赋予了更深的历史意义。
山水画创作:董逌常用道家术语“天机”来描述艺术家的创造力。他认为,山水画创作应当在艺术家胸中先氤氲出山水的意象,临画时通过灵感与自然的结合,“以天合天”,将天性融入创作中。
花鸟画创作:董逌主张“物各有神明”,认为每一种自然生物都有其内在的精神,关键在于艺术家是否能够通过体验和探求来捕捉这种精神。他的观点本质上继承了苏轼“常理”的思想。
-
米芾(二米)
绘画主题排列等级:米芾将佛教肖像置于绘画主题的最高等级,其次是山水,再次是牛马人物。他认为,山水画中蕴含着“无穷之趣”,是一种比其他题材更能表达深邃思想的艺术形式。
“趣”的概念:米芾在评价巨然和董源时提到“趣”,即作品中表达出的意趣和韵味。这种“趣”接近于文人画中的“写意”,意在通过画面引导观者的思想和情感。
“真意”与“写意”:米芾的“真意”概念与“得意”相似,意指抓住艺术创作中的意念。这一概念后来发展为“写意”,即通过简略的形式表现深刻的思想,反对形似的拘束。
“墨戏”与“平淡天真”:米芾提出“墨戏”,强调自由的作画风格,更重视绘画的表达方式。他还认为“平淡天真”是一种高古纯粹的表现方式,旨在通过简洁的手法表达潜藏的深度。这种风格在元代成为文人画的主题范式,影响深远。
04
与备考结合的一些建议
在备考过程中,建议大家结合具体的美术史实例进行文人画理论的复习。例如,文人山水画的风格演变可以参考方闻的《心印》,从形式变化的角度进一步梳理文人画的发展。同时,文人画的理论涉及到画论与美学的多重维度,推荐大家结合葛路的《中国画论史》一同学习,以全面理解文人画的思想背景和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