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翻译】关于DID(解离性身份识别障碍)的辟谣(下)

本篇文章来源:https://did-research.org/did/myths

谬论:DID的成因是心理治疗师/媒体/胡思乱想。

辟谣:事实上,许多证据都可以证明DID是由长期重复的童年创伤导致的。调查显示,医源性/社会认知性DID(因治疗师和社会影响而产生的DID)不同于普通的DID。

 

谬论:DID是极度罕见的。

辟谣:每一百个人里就有约0.1~2个人患有DID。根据DSM-5统计,患病率约为1.5%(APA,2013)^1。意思是,在美国有约320万人、欧洲约有65万人、世界约有七千一百万人患有DID!

 

谬论:DID是一个只存在于美国的现象(译者注:这个网站的创立者是美国人,所以是美国语境。出于对原文的尊重,此处不删减。)

辟谣:DID在各个国家都曾被发现过。一些前卫的调查者甚至认为DID来源于挪威、土耳其、波多黎各和新西兰(译者注: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谬论:DID在西比尔(译者注:一位心理学家)前不存在

辟谣:历史上第一例DID是Jeanne Fery,1584(van der Hart,Lierens,Goodnwin,1996)^5。西比尔提升了DID的知名度,并且令DID的诊断率在更多经费被用于DID相关的教育和调查的情况下提升了。但是DID的确并不始于西比尔(也并不始于西比尔之前的伊娃)。

 

谬论:非患者经常/很容易伪装DID成功。

辟谣:就算非专业人士的确有概率不能区分真病与装病,专业的DID治疗者也可以。他们经历过的训练令他们可以认出DID与各种其它障碍之间的区别(例如PTSD和BPD)或者DID与做作性障碍、诈病之间的区别。例如,使用“‘金星’分离性障碍的结构化临床访谈”做出的诊断的可信性是非常大的(Welburn et. al, 2003)^6。

同时,必须要提到的是,DID的症状是很大程度上并不能完全被模仿的。研究发现做作性障碍或诈病的概率约为2%~14%,这个概率在病人与咨询专家的场景下将会再次提升。这与普遍的诈病的概率是相似的:在7%~17%之间,正式的法庭语境下会有更高的概率;对于做作性障碍来说也是如此(它的概率是0.5%~6%)(Brand, McNary, Loewenstein, Kolos, & Barr, 2006)^7。

 

谬论:DID可以在成人后形成。

辟谣:DID事实上无法在任何一个已经有完整人格的个体上形成。并且长期的童年创伤是正常人格发展被打断的必要不充分条件(Spring,2012)^8。业界共识是这种创伤必须在6~9岁之前就发生。6岁被认为是一个个体自我意识与记忆整合的关键时期,因为海马体和前额叶将在这个时期发育完成(Nijenhuis, Hart, & Steele, 2010)^9。(原文注:关于更多内容请看此处:https://did-research.org/origin/synthesis)(译者注:未来会翻译这个内容。)在6~9岁这一阶段后发生的创伤将会造成PTSD、C-PTSD或其它心理健康问题。不过,一个已经患有DID和OSDD的个体将可以在任何年龄发展出其它的人格。

 

谬论:DID就是精神分裂症(译者注:DID又称多重人格,人格分裂,因名字相似度高而在国内语境下更容易混,话说是谁开始用人格分裂这个词的,一点也不准确。)

辟谣:精神分裂是由多种障碍和疾病组成的。这些障碍和疾病包括但不限于:妄想症;幻觉;偏执症;情感淡漠;混乱的思想、语言和行为;紧张症;社交退缩。精神分裂的症状中并不包括拥有人格并且经常也不包括解离。相对地,患有DID的个体的人格中也很少存在妄想症或幻觉的症状。(APA,2013)^1。哪怕DID患者和精神分裂者都有可能听见“声音”,对于前者来说,那通常是人格的内部活动。发生在DID患者身上的精神分裂症一级症状与精神分裂者的症状是完全不同的。另外,DID患者可能会经历的解离性或反应性精神病症状也与器质性精神障碍大不相同(Dell,2006)^2。

 

谬论:DID就是双向型障碍(译者注:又称双向情感障碍,本段后文简称双向)

辟谣:双向是一种由抑郁、躁狂或混合情绪组成的情感障碍,这和人格或解离没关系。DID患者可能会在切换时表现出一种快速的情绪变化,但这是因为他们的人格可能有不同的情绪(APA,2013)^1或因为被触发(译者注:类似于PTSD的触发)了。这两种障碍的本质并不相同。

 

谬论:DID就是边缘型人格障碍(译者注:本段后文简称BPD)

辟谣:DID和BPD之间的确有很多共同点。这两种障碍都被认为(或都普遍)是因童年创伤与不安全/混乱的依恋关系导致的,并且他们都可以被结构解离理论(译者注:原文概念解释:https://did-research.org/origin/structural_dissociation/)解释。DID患者会体验到他们拥有着多个不同的部分,而BPD患者则会感觉他们的自我定义并不完全且多数情况下是破碎的;DID是一种解离性障碍而BPD症状经常包括解离症状;不论是DID还是BPD患者都可能难以建立或维持健康的依恋关系。无论如何,BPD的症状并不包括存在彼此完全不同的部分,其患者虽然在极少数情况下会经历解离性的恍惚或神游状态,但这与DID患者会体验的内部自我认知遗忘还是不同的。相应地,DID患者也很少对被抛弃有一种强烈的恐惧或以非黑即白的视角看待世界和周围。BPD和DID可以也经常共病,但他们并不是同一种障碍(Mosquera, Gonzalez, & Hart, 2012)^10。

 

谬论:患有DID的个体可以选择消除、杀死或立刻整合(译者注:https://did-research.org/treatment/integration)他们的人格。

辟谣:人格是主体的解离部分。就像一个人的特质、缺陷或其它心理疾病不能被奇迹般消除和痊愈一样,人格也是不可能被消除或杀死的。不幸的是,不同于很多其它心理疾病,DID是不能通过药物治疗痊愈的。药物可以帮助减轻抑郁、焦虑、睡眠紊乱或其它共病,但不能令人格消失。整合或使解离的障碍减小到所有人格共同具有相同的自我认同并最后变为一个个体是可行的,但需要时间和努力。人格是因创伤而生,因内部无法整体化与不同的经历而持续作为个体存在。所以整合并不是所有系统的通解,它只是一个个体选择。在很多案例中,人格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是更令他们着迷的,哪怕这同时意味着舍弃整合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哪怕一个系统已经完成整合,治疗也依然应该继续,直到个体完全适应整合后的生活(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Trauma and Dissociation, 2011)^4。

 

谬论:患有DID的人是危险的杀人犯!!!

辟谣:就像其它患有心理疾病的个体一样,DID患者并没有什么更大的危险性或虐待性。不论如何,DID是由持续的童年创伤形成的,患有DID的个体有极高可能受到多次创伤,并且成为后续虐待与暴力的承受者。与大众的看法相悖,事实上DID患者有“邪恶”人格的概率非常小。

一个有173名DID参与者的实验表明,不论是从解离程度、创伤程度、情绪失调程度、抑郁程度或是药物使用症状来看都不能预测这一人群的犯罪可能性,与非DID患者相反。在非DID患者人群中,物质使用障碍是暴力罪犯中最常见的精神疾病,BPD患者因情绪调节障碍而产生暴力行为,住院患者的解离则会与性侵犯、普遍侵犯和代际虐待有强相关性。在研究中的173名DID患者中,只有3%在过去六个月被指控犯罪,1.8%被罚款,0.6%被监禁,不存在被定罪或缓刑的情况(译者注:需要提醒的是,本文献的结论和数据建立在美国国情语境之上,对于中国的情况,该比例会更小)。许多更久远的专门聚焦于患DID个体的研究也表明,大多数个体都并不具有暴力倾向也没有暴力人格(译者注:又称迫害者人格);唯一一个例外是在1990年对11个DID患病个体和同年另一个仅针对男性的研究中得到了更高的暴力倾向和暴力人格的出现率。在2014年的一个范围更大的研究中,仅有3.5%的DID患者曾参与任意形式的人际间暴力。另一个更晚一些的研究表明,这些医生接手的DID或OSDD患者中仅有2%曾在性方面胁迫或攻击过其伴侣;3.5%曾被其咨询师发现参与过身体或性方面的施虐。相反地,向内的暴力(原注:例如自杀性人格)则被发现高频次发生,另一研究也表示越有26.1%的DID患者处于暴力威胁下。不幸的是,患精神病的个体往往都对他人对自己的观点持极高的警惕性并视其为潜在暴力,这可能加剧他们被孤立的情况、负面情绪并降低他们的治疗依从性(Webermann & Brand, 2017)^11。

 

1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Dissociative Disorders. I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 http://dx.doi.org/10.1176/appi.books.9780890425596.dsm08

2 Dell, P. F. (2006). A new model of 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Psychiatr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29(1), 1-26. doi:10.1016/j.psc.2005.10.013

3 Hart, O., Nijenhuis, E. R. S., & Steele, K. (2006). The haunted self: Structural dissociation and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traumatization. New York: W.W. Norton.

4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Trauma and Dissociation. (2011). Guidelines for treating 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in adults, third revision. Journal of Trauma & Dissociation, 12(2), 115-187.

5 Van der Hart, O., Lierens, R., & Goodwin, J. (1996). Jeanne Fery: A sixteen century case of 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The Journal of Psychohistory, 24(1).

6 Welburn, K. R., Fraser, G. A., Jordan, S. A., Cameron, C., Webb, L. M., & Raine, D. (2003). Discriminating 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from schizophrenia and feigned dissociation on psychological tests and structured Interview [Abstract]. Journal of Trauma & Dissociation, 4(2), 109-130. doi:10.1300/j229v04n02_07

7 Brand, B. L., McNary, S. W., Loewenstein, R. J., Kolos, A. C., & Barr, S. R. (2006). Assessment of genuine and simulated 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on the Structured Interview of Reported Symptoms. Journal of Trauma & Dissociation, 7(1), 63-85. doi:10.1300/j229v07n01_06

8 Spring, C. (2012). What causes 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Retrieved from http://www.pods-online.org.uk/index.php/information/articles/faqs-dissociation/what-causes-dissociative-identity-disorder

9 Nijenhuis, E. R. S., van der Hart, O., & Steele, K. (2010). Trauma-related structural dissociation of the personality. Activitas Nervosa Superior, 52(1), 1-23.

10 Mosquera, D., Gonzalez, A., & Hart, O. (2012).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childhood trauma and structural dissociation of the personality. Revista Persona, 11(1), 44-73.

11 Webermann, A. R. & Brand, B. L. (2017). Mental illness and violent behavior: The role of dissociation.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and Emotion Dysregulation, 4(2). doi: 10.1186/s40479-017-0053-9

 

资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