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学术界的秘密:1.毕业后如何选择合适的深造项目(4)

今天,让我们谈谈申请项目时要考虑的地理因素。

很多时候,我们上研究生院的地方不一定就是我们最终要呆的地方。以寻找教师职位为例,博士生就读的学校一般不聘用他们作为学校的教师,至少在博士毕业的前几年不聘用他们。作者在文章中提到,如果学生毕业后打算在另一个地方生活和工作,他们可以尝试跳出舒适区,去另一个城市、国家/地区,甚至世界上的任何地方。

不过这样也有风险,不同的地方也意味着可能会面临系统性的种族歧视反移民社群,这些潜在的挑战和威胁都是申请者需要考虑的,哪怕只是一个短期的深造项目。

这些威胁不合法,没有逻辑,但是却实实在在地威胁到你的身心健康,在大学校园里,你可能会遇到种族歧视,性骚扰,反移民和反LGBT群体。很多时候,这些争斗可能都是比较轻微的,不会缺胳膊断腿,但是研究表明,这些对你的恶意可以对你的身心健康和整个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持久的伤害。

因此,在选择项目时,提前做好工作,积极了解当地的生活非常必要,尤其是当地和你一样的人的生活(e.g. 亚洲人、中国人、国际生)。可以去试着联系项目里已经就读的学生,了解他们的生活经历,比如系里的职员和同学们是如何对待他们的,社区的人又是如何对待他们的,他们是否有被强制驱逐的经历等等。

如果在了解了这些威胁以后,你还是想去读这个项目,这些准备工作也可以帮你做更好的准备,去迎接那里的生活,也会促使你去寻找/构建自己的支持网络和组织。

地理因素的考量除了当地文化氛围以外,还有其他的私人因素。比如,你是带孩子的家长,而你的孩子不愿意转学和你去另一个地方;你有特殊疾病,一定要得到特殊的治疗和照顾;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你可能要策略性地选择那些能让你毕业后在当地找到工作的项目

除此以外,地理位置也关系到生活成本。

总之,在选择项目时,地理因素的考量可以有以下几点:

1. 在毕业后,我是否要离开这个地方才能找到我满意的工作?

2. 我在拿到毕业证之前能不能一直有这个经济能力让我呆在这个地方?

3. 在这里读书,我要临近/远离生命中对我重要的人,我能否接受这一点?

4. 住在这里会不会让我的身心遭受持续性威胁?

5. 我能不能在这里找到一个community来帮助我解决那些我遇到的挑战和威胁?

当然,如果在考虑了以上几个问题之后,你还是有特殊的原因一定要去读那个项目,也完全OK。要一直记得,当我们不把读研这件事当成生活的全部,我们读研的过程就会快乐很多。

下一节,我们来讲讲工作/生活的平衡问题。

资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