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定宪文献整理】中国动画片的艺术特色|史料钩沉

文献整理小记

文 | 空藏Kongzang(王宏佳)

有关【严定宪文献整理】的相关情况,我在2023年8月12日发所写的文献整理小记【严定宪文献整理】1987年「江苏省少儿暑期美术电影展览」开幕式讲话稿中,已有过专门的介绍,此篇不再赘述。

1987年是美影厂成立30周年,举办厂庆是美影厂当年的重头任务之一。从现有资料来看,1987年初,美影厂就开始着手安排人员筹备厂庆的一系列工作。在厂庆来临之际,国内外同行、社会各界方方面面的领导、合作伙伴、新闻媒体,也纷纷发来了各种形式的祝贺和采访邀约。

在这一时间点上,时任美影厂厂长的严定宪老师,在各类需要他出席的活动场合,都会进行相关主题的讲话,并接受媒体的采访。在接受社会各界、媒体的访问时,如果没有事先准备,仅仅作出临时的口头回答,必然会输出一些不够准确的数据,语言组织上也难免不够严谨,逻辑上不够周密。身为厂长的严定宪老师必然深知不打无准备之仗的道理,所以往往会提前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于是,严定宪老师对美影厂建厂30年以来,美术电影各个片种的艺术成就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优秀影片给出了自己的观点与评价,最终形成书面文稿。这样一来,自然就可以从容应对各种活动发言和媒体采访。

本篇文献正是在上述历史背景下诞生的,它写在美影厂的专用信纸上,全文共有6页,文尾注明的写作日期是1987年2月——那时正值春节期间,距离厂庆还有半年的时间,严老师应该有充足的时间统计作品、回顾历史和评价影片。

我们团队虽然多次拜访过严定宪、林文肖老师,但都没有充足的时间请两位老师对美影厂各个优秀作品逐一作出细致的点评。本文的发现,算是一种弥补。看得出,严老师对一系列美术电影艺术成就所作的评价,显然是经过了深思熟悉后方落笔成篇的。

可以感受到,限于本文篇幅,严老只是对美影厂美术片做出了笼统的回顾、评价。而目前待整理其余多篇【严定宪文献】中,对美影厂几十年来的成就和优秀作品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回顾和评价,这些文章的写作时间大都晚于本文。其余的文章,我们将陆续整理发布,敬请期待。

我把新近发现的【严定宪文献】称为“当代动画界的敦煌遗书”,这批文献对于研究中国动画史和美影厂发展历程,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如果诸位正在写与动画行业、产业发展相关的论文,这些资料一定对大家有不小的帮助。

我馆整理【严定宪文献】,一是为了纪念严定宪老师,二是出于无私分享的初衷。我们希望更多同仁能够受益,欢迎诸位用你们有福的小手,把【严定宪文献】分享到朋友圈、扩散群发和点赞。

在文字整理上,我必须提醒诸位注意的是,【严定宪文献】经常出现八十年代流行的简化字和异体字,我在整理此批文献时,均修改为现行通用标准字;有关外国人姓名,也均采用当前通用译名用字。严老是当代人,其讲话稿内容也并非古籍整理或学术性质的论文,我不做“哪个二简字、异体字改为了哪个标准字”的体例格式标注。

最后,空藏动漫资料馆全体成员再次向严定宪、林文肖老师及亲属对中国动画人口述历史、中国动画文献资料的研究工作,以及动画艺术家印章卡工作所提供的鼓励、支持和助力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空藏Kongzang

2023年9月13日晚

【严定宪文献】中国动画片的艺术特色

文| 严定宪

如果要介绍中国动画片的艺术特色的话,最令人瞩目的就是它的造型艺术所展示在观众面前的那种渗透着中国传统的民族风格,这种风格体现在历年来所摄制的各种形式的动画片中。
在五十年代中期制作的动画片《骄傲的将军》(长度为30分钟)和木偶片《神笔》,就是探索这种风格的开始。首先它们都是取材于中国传统的题材内容(一部是根据中国民间寓言“临阵磨枪”改编,一部是中国民间故事“神笔马良”改编),尤其重要的是,它们在美术形式上,忠实继承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粹。

例如:人物造型借鉴了京剧脸谱的方法;背景陈设撷取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设计;人物动作也汲取了京剧中的造型亮相和武打身段,加上民族音乐,包括古老戏曲中的锣鼓打击乐器,使得这一风格获得完美的体现。

后来,在六十年代初完成的大型动画片《大闹天宫》(120分钟长片)和七十年代后期制作的《哪吒闹海》以及1985年完成的《金猴降妖》等,使这一传统的民族风格迅速发展而日臻成熟。以上三部动画长片,描写的都是中国著名的神话故事,在美术造型上都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发挥。它们大都从中国古代铜器、漆器等出土文物,敦煌和永乐宫壁画、民间年画,古建筑及庙堂艺术以及印度绘画等方面汲取丰富的养料,加以提炼和夸张,使之适合于动画艺术的要求。

这些动画片饱含着中国古典绘画中浓重、华美的风采。在形象的设计上更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美猴王孙悟空和神童哪吒的形象,就是中国神话王国里的明星。

曾引起国际动画界注目的中国水墨动画片,更是这一风格中最杰出的代表作品。《小蝌蚪找妈妈》和《牧笛》这两部动画片,不折不扣地体现了中国独有的水墨画风格。它运用了墨色和水分的渲染,使景物产生浓淡虚实的无穷变化,借以表达作者所赋予的优美意境。

这些用“写意”和“神似”手法表现的典雅画面,更富有诗意,是对现实景物的一种升华,使观众进入更高的审美境界。它的绘画形式,在动画片中独树一帜,令人耳目一新。

中国剪纸片的发展,使民族风格更显得丰富多采。《金色的海螺》和《渔童》,在表现形式上,继承了中国古老皮影戏的传统,保持了镂刻艺术的风格,华丽精致。《南郭先生》则吸收了中国汉代砖刻的艺术形式,简洁而富有装饰性。《猴子捞月》使人物形象四周产生毛茸茸的质感,创造了一种新的剪纸形式。利用这种形式,又拍摄了具有水墨画风格的剪纸片《鹬蚌相争》,获得很好的效果。《草人》是模仿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形式,古朴而又细腻。《等明天》《火童》和《水鹿》都是应用装饰性风格和民间艺术相结合的方法,造型新颖、色彩丰富。

大型木偶片《孔雀公主》,体现了中国云南傣族的艺术风格,色彩明朗、线条优美,把现实世界和神话想象融合在一起。《阿凡提》则反映了中国新疆地区维吾尔族的风貌,由于人物和背景造型的夸张,更突出了这种特点。

动画片《黄金梦》是讽刺漫画的风格,粗犷的线条和夸张的形象,使它具有丰富的幽默感和表现力。《三个和尚》人物背景虽然简单,但神态生动、诙谐有趣,它既保持了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又吸取了外国新的表现手法,是发展民族风格的一种尝试。《女娲补天》用洗炼、概括的形象表现人们想象中的上古时代,它是古代壁画和现代绘画的有机结合。

在表现儿童和动物故事的动画片中,也各有不同的艺术风格。《好朋友》以朴实的笔触刻划性格鲜明的形象。《萝卜回来了》的动物造型,具有民间装饰风格。《两只小孔雀》中的儿童形象,呈现出鲜明的傣族特征,色彩华丽而和谐。《雪孩子》和《夹子救鹿》,它们的绘画风格都较为淡雅而抒情,后者还吸收了敦煌壁画的风格,更带有宗教艺术的色彩。

折纸片是中国动画片家族中的一个新的成员,《小鸭呷呷》以纸片折叠而成,造型稚拙可爱,充满儿童情趣。

概括以上的介绍,中国美术电影的特点是,内容富有教育意义,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艺术家们三十多年来,为创造出丰富多彩、受观众欢迎的美术电影所作出的努力,使中国的动画艺术受到了国际动画界同行和专家们的赞誉和注目。

1987年2月

严定宪文献整理首发
空藏动漫资料馆2023年9月13日

资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