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中的南沙】南沙人的家屋变迁(一)

在中国传统的观念里,“安居乐业”四字高度反映人们对安定生活的追求,无论是孩提时的玩乐之地,还是成年后的休憩之所,亦或是年迈后的归根之地,都离不开家屋这三分地。对土地的依恋、对家屋的渴望造就了中国老百姓的安土重迁的习惯。只要“有片瓦遮头”,这生活就能过得有盼头。随着时代的发展,家屋的形态也在不断更迭,南沙的居民从水上住到陆上,家屋从过去的以艇为家,发展到今天的高楼大厦。下面让我们细数一下南沙家屋的变迁。

01
浮居泛宅

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南沙疍家居民,以舟为室,视水如陆,浮生江海,一生漂泊。因此,他们也被称为“水流柴”。他们一生的居所只有小艇一艘,遇风易倾、遇浪易覆。

由于小艇漂泊不定,疍家居民的生活、教育、医疗等条件十分艰苦。而陆上人的歧视、土匪豪绅的压榨更是让这些水上居民的生活雪上加霜。

咸水歌民谣:“沙田疍家水流柴,赤脚唔准行上街,苦水咸潮浮烂艇,茫茫大海葬尸骸”,或许就是疍家居民的一生的写照。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疍家艇

雍正七年(1729年)水上居民曾被允许上岸,他们可以在河涌的堤坝上建造茅寮以栖身。

《香山县乡土志》中记载:“雍正七年,诏令民有能盖屋栖身者,许其在近水村庄居住,本以示一视同仁,自是泛宅浮家之辈,且有更易姓氏以自附于大族。”

虽然此时水上居民能勉强上岸居住,但是依附大族方能谋生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转变。这备受歧视的局面直到解放后才得以扭转,水上居民也渐渐在陆上扎根,过上平等自由快乐的生活。

02
茅寮
南沙基本是这一两百年才形成的沙田区。新中国成立之前,南沙的居民(包括上岸后的疍民)几乎都是靠租种大地主的土地耕种为生,同时也出海打鱼。

因此,他们大多住在靠近水边的沙田堤围旁的,用竹子、蔗壳和稻草所盖搭的茅草间里,当地人称其为“茅寮”。由于“茅寮”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作为大部分南沙居民的家屋,因而,在南沙也有人把回家叫成“翻寮”。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茅寮

用茅草搭建的房子分为五种,第一种是“大寮”,一般在平地上垒个土堆,再在土堆上搭寮,供全家人居住;第二种是“旱地棚”,搭建在平地挖出的水池上;第三种是“高棚”,搭建在自家茅寮附近,分上下两层,下层养猪、鸡、鹅或摆放农具,上层住人;第四种是“水棚”,在河涌边搭建的茅寮往往被称为水棚,一般是家里的女儿居住;第五种是“抽棚”,由四根支柱造成大床样,顶上用甘蔗叶覆盖,可以移动,是人们在闲暇时候休息聊天的场所。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河涌边的茅寮(俗称水棚)

南沙的经济作物主要是种植甘蔗和水稻,为搭建茅寮提供了大量的材料。同时,他们在涌边种植一些竹子作为茅寮的支柱,把茅寮的框架搭建起来,再用蔗壳和茅草填满框架。本地老人解释道,把竹子剖开后,用许多长约一米的草绳将其绑紧,串起来搭成草棚,屋顶覆以稻草和蔗壳,泥土和稻草混合作为墙体,增加其抗风能力。在搭建茅寮的时候,他们沿着河涌搭建茅寮,一方面为了取水用水的便利,另一方面为了出行的方便。因为搭建茅寮的材料十分易燃,茅寮之间联系比较紧密,几乎都是在涌边一家挨着一家修建,很容易引发连环火烧事件。所以厨房的位置通常与主房隔开几米外,位置更靠近涌边,不仅方便日常用水,在厨房着火的时候救火也能够更及时。

▲稻草茅寮

住在茅寮的时候,农民离家太长时间都会感到不安心,因为即使自己家注意防火了,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别人家会起火,牵连到自己的房子。

根据 《番禺百年大事记1900—1999》记载,番禺地区共发生六次重大连环火烧事件,每次均造成几十到上百间房屋的损失,以及人员伤亡。

据本地人的口述,多数火烧事件都是因为大人出门干活之后,小孩子在厨房玩火,不小心引发了火灾。
03
松皮屋

在台风到来的时候,茅寮很容易被吹倒。因此,有一些家庭开始使用松皮取代禾秆和蔗壳来建造房屋。从民国开始,南沙就有人用松皮搭建房子。

有的人家使用松皮当作屋顶,后来因为松皮的耐水性远远不及蔗壳,很容易霉烂,所以渐渐地人们不再使用松皮作为屋顶。但是,松皮作为建造材料和茅草一起混合搭建房子的墙体,不仅在实用性上,或是美学角度,都优于茅寮,因此松皮屋也可以成为高档次茅寮。

与茅寮相比,松皮屋的房屋面积稍大,主要用竹子把松皮夹起来。有的在涌边用竹子和杉木搭建松皮屋;大多数是沿着涌边,搭建在陆地上。

初期的松皮屋面积和格局和茅寮相差不多,顶上用茅草覆盖。近年搭建的松皮屋开始使用石棉瓦或者铁皮作为屋顶,厨房和厕所则分别在房屋的左右。

▲现代的松皮棚

最开始的松皮屋是为了增加茅寮的抗台风能力,在茅寮中夹杂松皮。后来更在地基上建了大约半米高的红砖,大大提高了松皮屋的牢固性。在空间的支配上,松皮屋延续了茅寮的一厅一房格局。靠门口的房间是厅室,靠里的房间是主要卧房。因为空间有限,许多家庭在厅室也摆放一张床。由于使用的松皮连接口并不十分紧密,房屋内部四处透风,夏天比较凉快,但冬天便不能抵挡寒风。松皮屋每隔两三年就要小补,五年大补一次。然而,与茅寮相比,两者的共同点在于:一是位置均沿着河涌搭建;二是空间安排大致相同;三是没有设置冲凉房和厕所;四是厨房与主房相隔数米搭建。而两者的不同点有两点:一是松皮屋的牢固性远远高于茅寮;二是松皮屋的耐火性也比茅寮有了一定的提高。

04
泥屋
南沙区曾出现过泥屋这种形式的家屋,一种是泥砖屋,一种是泥篱屋。泥砖屋的建造是用田泥掺沙约三分之一,加稻草碎,加水搅拌成糊泥,然后用规格的木模压印成块,晾干之后甚为坚固,便可垒砌成屋墙,其牢固耐用可达100年之久。当住户发现泥砖有松腐现象时,将它拆下,成了有用的土杂肥,所以以前农家喜用泥砖屋。泥砖屋的墙脚有的以石角砌成,有的以青砖砌成,其作用是防水浸淹。这种房屋只建1层,高约4米,很少有超过2层的,因为怕建得太高不稳固。这些房屋用田泥制成的正方形砖垒叠而成,简朴大方。泥砖屋的格局有许多种。有非常单一的单间;有一正厅和旁边一房间的“一边一正”结构;也有分“上五下五”“上三下三”两进包厢中天井结构,泥砖屋大门屋角一般用青砖砌成,称为坚角。

▲泥砖屋

另一种泥篱屋基本上是20世纪50年代前建造的。格局是神后房;前面为厅,后面为房。厅与房之间用木桩和木板有一道木墙,木墙上有一个神龛,摆放神位。房间则在神位的后面。泥篱屋的篱墙用木板从地下大约80厘米深开始两边装模绑扎牢固,墙身厚度为80到100厘米。中间用黄泥、石灰等混合成糊泥,倒入两边木板中压实,还加入一些杉木做墙芯。一次完成房屋一圈约两米的泥墙,然后进行第二次加高,一直到4米高左右。相比之下,泥篱屋比泥砖屋不但历史悠久,而且更加坚固耐用。黄阁还有保存完好的几间泥篱屋,但已经无人居住年久失修。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东涌乡村VS20世纪八十年代的东涌乡村

受制于当时生产力和自然资源的限制,新中国成立前的南沙居民家屋普遍都是用茅草、松皮、竹子、泥土等随处可得的材料,住宅条件比较简陋恶劣。随着社会的进步,南沙居民的住宅条件也在不断优化。除了茅寮、松皮屋、泥屋这三类家屋外,南沙还出现过蚝壳屋、石砖屋、砖屋等带有南沙地区独特的疍家水乡特色的家屋类型。欲知详情,请关注下期【文献中的南沙】~

资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