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观后感
今天我终于终于终于看到了《长安三万里》特别特别高兴。准确的来说呢是我那个驾校特别的不靠谱。下午的时候我本来去练车,结果他说给我排到了上午,其实一开始的时候我听的是虽然是在上午,但是因为我之前是有那个教练的,但是那个教练没,跟,我说就是换了所以我还,以为就是我下午也可以,跟着他们,一起来所以我今天下午就来了结果他不能练,然后我就下午没有事情了,我又不想回家。然后我就想起来我之前的时候看到的长安3万里。当时杨天翔老师配的音,所以我就一直想看,但是在学校里当时正好期末考试,我就没有办法去看,然后就回到家里了,我看过的朋友他是去了点映。所以呢我就今天咬了咬牙买了张票,那票确实相对于我之前看的电影来说贵一点,但是它的时长确实非常感人,三个多小时。说实话,这个市场对我来说并不是很长,因为之前有看过更长的。反正总而言之呢,我为了找那个影院就花费了很大的功夫,毕竟我不经常去老区那边。那为什么我去老区那边呢?只是因为它比新区要便宜两块钱。
在此之间发生了很多波折。比如说我一开始的时候买的是四排,然后我当时买的时候没有一个人买。所以我感觉可能我又要包场了,我心里还在高兴呢,结果我在看电影的时候就来了那么三三两两的一批。其中还有组团来的,还有还有一对爷孙。然后他们把我的位置给占了。因为我的那个位置虽然说买的是也挺好,但是我就感觉太近了,我往后移了一个位置,因为当时我是觉得既然整个厂子都没有人的话,那我就可以随便坐了。但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就来了一堆人,然后怎么说呢?就很尴尬的是我坐的那个位置别人也买了,然后我就只能到旁边去坐,但我原来那个位置,已经被别人给占了我又觉得,把人家赶走又有点奇怪。结果我就到了旁边那个位置去坐,其实那个位置离我的那个位置也不是很远,反正整个影院也就不超过十个人。结果我好巧不巧的身边一对情侣,那情侣是真烦人啊,开场几分钟一直在说话。我前面几分钟根本就没看进去,我一气之下到最后面去坐了。在这里呢还是请大家在电影院保持安静,千万如果有别人的话,不要在电影开始以后说话,真的会很影响别人观感。
其中我特别特别特别佩服高适和李白的友情。就我之前的时候一直认为李白他虽然很多朋友,但是他并没有那种特别要好的朋友,但是看了电影以后,我觉得他跟高适真的是……他们从年少的时候认识,一直到暮年,虽然说中间并没有见过特别多次,但是他们的友情真的很深。尤其是高适合他感觉就是不一样的性格。用电影里面的话来说,李白就是折中心,高适就是在世间的人。因为他们的家境条件也不一样嘛,李白是商人之子,所以他家就比较殷实,电影里面他就是千金买美人一笑,然后挥金如土,行侠仗义。就特别的狂放不羁,又特别的潇洒。然后高士给人的感觉就是有口吃,然后脑子又笨,但是又很老实,只有枪耍的特别的厉害。
反正给人的感觉就是如果他不去从军的话,可能就要在乡间地头,当一辈子农民。但是就是他们的相遇让我感觉特别的有一种缘分,有一种命中注定的感觉。因为正好高适骑马路过那一片田地,正好李白的马被别人偷,然后正好李白把他当成了盗贼,然后他们就打了一架,然后真的不打不相识,一打就成了几十年的好友,从20多岁认识一直到50多岁,我感觉这样的友情实在是太难得了。期间的时候,李白教他相扑。然后高适教他耍枪。就感觉他们真的性格上也很互补,当然我本的是那种磕友情的心情,并没有那种腐的意思,虽然说他们的画面真的那种年轻的少年感扑面而来,但是你就会感觉他们的互动是让人去羡慕,并且是值得歌颂的。他们之间发生的事情虽然很简单,但是感觉真的那个年代情谊经过几件事就会变得非常的深。
在这里我真的要表白一下杨天祥老师的配音,他真的配的杜甫太好了,他不管是年少时候杜甫还是年老师的杜甫,我真的听不出他的声音来。就可能年少的时候还偏向于他的那个本音,然后但是年老了以后,我真的感觉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那个戏感我真的要吹爆。包括李白的那个配音老师。之前的时候我不太了解,但是我觉得通过这一个电影,我感觉配的简直是Bravo。尤其是在里面的那个吟诵的那些诗,我感觉就是唤醒了我沉睡的高中,初中背李白的诗折磨的那些记忆,但是被他吟诵出来以后就感觉,哎呀,我的天呐,那个眼泪。配合那个画面,我的天,直接是暴哭因为它相对于其他的电影来说,并没有故意的去卖泪点或者是故意的制造一些特别老套的剧情来赚观众的眼泪,他就是真的感情到了,你就能够哭出来。他没有那种为了大意去牺牲什么。没有那种爱恨情仇,有的就是那种很单纯的赤子之心,但是又报国无门的那种苦闷。包括那一种对盛唐衰落的痛心,就感受到的是那个年代独有的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感觉。尤其是里面那些诗,一旦配上他的剧情,我就感觉那些诗就仿佛活过来了。我真的是听李白在吟诵《静夜思》《送孟浩然之广陵》《将进酒》还有一些别的诗。就感觉之前的诗没白背。他们能流传至今是真的有他的道理。就第一个泪点,我觉得对于我来说是高适在边塞的时候写下的那一首边塞诗。“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我感觉高适他真的把自己所有的心情都融入在了这一首诗里面,大家光看诗就能够明白,他是一位赤胆忠心的爱国好男儿。我当时背那首诗的时候感觉真的特别痛苦,但是在电影里面听到这首诗的时候又感觉超级感动。再就是我感觉让我爆哭的是李白的变化,他在年轻的时候真的少年意气,几乎每一句话都带着笑,但是到了中年,老年以后,感觉他郁郁不得志。虽然说憾事居多,但是他的诗名极胜。即便如此,也逃不过被贬。因为他的性格与世间人格格不入。所以我真的为他感到难过。但说实话,他的诗能够流传到现在也已经证明了它的价值,其实有些人它的价值是根据时间来检验的,虽然他在当时可能并不算是一个成功人士,但他的诗歌能被人吟诵至今已经证明了他在诗坛的地位。里面让我感到印象深刻的大概在于高市,他在后期的转变从一开始的口吃不善言,谈到后面的不口吃,并且能够用李白当时教他的那一点点相扑技巧。然后运用到了军事战斗当中,并且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就最后那一幕,他和他的书童在草地上骑着马,背景是一片蓝天和白鸟脚下是无边无际的开着白色小花的原野。那一幕真的让我感觉有一种到乡翻似烂柯人的感觉。就有一种沧海桑田巨变,华发已白,少年不在,但初心犹在。以及背景里面他们曾经相识的好友都接连去世。但是依旧在脑海中浮现的时候,我感觉给我的是一种时间的冲击感。就虽然说过了只有两个小时,但好像看了他们的半辈子人生。里面的回忆杀真的让我爆哭。每当高士回忆起他跟李白的初遇,我就那个眼泪呀。随着他念的那几首诗就下来了。
当然在里面我真的好喜欢小杜甫,那个小杜甫他真的好可爱呀。那个他和高世相遇的时候还是躲在布老虎头里面。他当时一口小奶音,然后还好像没脱乳牙。就直接颠覆了我心中老杜的那种形象,我之前上古代文学的时候,老师就一直给我们放的那种老杜的照片,那种杜甫很忙的那个原图。所以我印象当中一直以为杜甫比李白还要老。虽然我知道李白是盛唐时期,杜甫基本上是唐代晚期。但是当我真的看到小杜甫的时候,我的天呐,太可爱。然后他在成年以后再和高适相遇,那个模样还是很可爱。就感觉画师真的好会在保留了人物特点的基础上,让他真的原地长大了。其他人物也是包括高适和李白,大家都能够通过他们面貌的变化体现出岁月的流逝。虽然说故事看上去有点杂,但是因为一开始是公公来找高氏,让高氏讲了这么一大串儿年轻时候的故事,然后就又收回了全文。就有一种倒叙,然后又插叙又正叙的感觉。我就感觉故事还是比较能够让人理解的,主旨也非常的明确。虽然说我提炼不出一个特别精炼的主旨,但是我感觉能够让我哭成那样儿的电影也确实不多。
之前的时候,我看那种有泪点的电影,我都没有哭,像这种并没有一点标榜的,竟然看哭了。我不知道电影院有没有跟我一样看哭的,反正我是边喝水边哭,就是有一种数学题蓄水池的感觉,边流边倒,边流边倒。我感觉我哭的点在于感叹人物命运的变化,以及梦想与现实的差距,包括最后仍不向命运妥协的坚守,还有最后看淡世事的洒脱。我真的很喜欢这一部电影,但是说实话,我要二刷的话,还得再掂量掂量,毕竟那电影票钱也确实有点儿贵。我甚至现在后悔看《消失的她》还不如把那个钱用来二刷《长安三万里》
我是真的发现我是有鉴别烂片的能力的。之前的时候还觉得别人都说好看,那我是不是不能够说不好看,结果只不过是说不好看的人还没有出现而已。然后我现在就是很后悔。觉得真的有的时候不能被评分给欺骗。有的时候别人都说好看,不一定就真的好看。但是这一部电影我感觉对于孩子来说还是不是能够理解里面的那种深情。那种为国家效力的深情和与友人喝酒吟诗的深情以及追求个人理想的深情。孩子可能只在乎里面有没有特别炫酷的场景,或者是特别搞笑的剧情以及特别好看的人物,但这部电影我可以说有,但不多。起码笑点基本上是没有。因人而异吧,我感觉我泪点比较多。就刚开始的时候还会觉得他们年轻真好,然后就挺高兴的,到后面的时候是真的很难过。我不知道孩子们看了以后是什么样的感受,因为三个电影毕竟也挺长的,孩子的耐心也不太够。让他坐着这儿看三个小时动画片儿,我觉得都不一定能够做得到。所以其实我有机会蛮想采访一下看过这个电影的小孩子人的心情。但我觉得对于大学生来说,我刚刚好。因为正好我还学汉语言文学嘛,所以对我来说的话,会更加的把课本儿里面学的那些和电影结合起来有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高中生的话其实也还好,毕竟那些诗他们还会背。但是时间的话我感觉也不是那么有空。不过有空的话看看真的挺不错的。初中生的话有点儿早,毕竟有一些历史背景如果不了解的话也看不懂。说实话,我就没怎么看懂里面的历史背景,我只是被里面的那种感情给吸引到了,所以就历史方面我并不想谈特别多,因为我其实不怎么对历史感兴趣。(虽然当时的时候高考考的历史挺高的,哈哈。)就目前来说,站内还并没有上映这一部电影。不过我想等它上映的时候,我可以再重新看一下。如果硬要说缺点的话,我感觉可能我也不是很懂。他一开始的时候人物是感觉上半身比下半身要长很多,我不知道是因为衣服的原因还是什么,就感觉他人物造型偏向于那种倒三角。再就是时长还是有一点长,可能对大多数人来说并没有那个时间撑完全场,不过我感觉三个小时真的蛮值的。
再就是里面的转场真的特别的绝,我记得好像有一个转场是有女孩儿在水里面放莲花,然后直接转到了高适去长安。还有那种通过一个蜡烛慢慢燃烧,然后又叠到了另一个场景里面,就感觉非常的自然。我觉得里面的转场做的还挺好的,然后里面的那个唱诗也很棒,就是把诗唱出来。最后的公公唱那个: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我真的感觉通过诗再再配上李白大事之后的那个画面,有一种诗歌景融入到一起的感觉。就是那一种正正好的感觉让我忍不住又哭了。笑死我了,真的是。想当初上一次让我这么爆哭的还是《灌篮高手》
我记得当时看完《灌篮高手》就补了动漫,然后也是真的感觉为之疯狂了好久。当然我现在也很喜欢,只不过现在的中心转到了代理人上面。有点儿跑题了。反正这一部电影我感觉打9.6分儿有点偏低。如果是我的话,我起码得打9.8以上,谁让我是一个特别感性的人呢哈哈哈。出来电影院之后,我就放了鱼麦扣老师的《坠落,升空。》还有《慧星》就感觉那个歌特别符合我看完电影之后的心情。带着这两首歌就回家了。虽然说今天下午并没有练成车,然后也没有出什么教学,这两天因为想把那个教学给加急出出来,又因为那歌儿真的很难,然后加上我自己发的那个视频也没有人看,所以现在还是有一点沮丧,不过看完电影以后感觉豁达不少,笑死了。毕竟我没有生在那个年代,还不用为家国之事发愁。
然后我还挺喜欢我买了票以后出来的那个电子纪念票的,他是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卡。我在想如果还要再拍一部续集的话,或者是姊妹篇之类的,能不能再讲讲杜甫的故事,或者其他诗人的故事。说实话,看完这部电影,我突然很想补,我之前一直想看,但是只看了一集的关于中国诗词的那个动漫。所以我真的觉得如果他出的话,我一定还会去。
最后呢也很感谢这部电影给我一下午带来的感动,然后安利没有看过的小伙伴,有时间一定要去看一下,不管你是喜欢语文还是不喜欢语文,喜欢历史或者是不喜欢历史,知道李白不知道李白,知道高适不知道高适都不妨碍看电影哈哈。不过让我感觉到挺好玩儿的,是在电影结束的那一刹那。灯头顶的白光亮起,前面的那些人都纷纷的出去了,甚至都没有看片尾曲。我感觉是不是因为真的太长了,熬不住了?反正我是在看完了片尾曲,并且那个片尾显现出了杨天祥老师的名字,然后我就把那一页配音演员列表给拍出来了,虽然拍的不是很清晰不过我真的感觉阿天老师,他真的太厉害了,毕竟又当配音导演,又要配里面的人物。真的工作量很大,然后也很不容易,(毕竟三个小时呢)。在此致敬所有为这部电影付出的工作人员还有老师们,以及那个年代的诗词圣贤。其中李白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刻“你胸中的锦绣,终有吐出的那一天”还有有“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其实我感觉他一直在勉励别人前进,但是自己却并没有特别顺利,高适虽然前半生过得并不如李白潇洒,但是他在后半生也算是完成了个人理想,为报效祖国进了自己的力量。
对友人也是一直肝胆相照,之前我一直以为他不想救李白,是怕自己惹祸上身,结果没想到他是害怕因为自己让李白蒙受冤屈,所以写信请别人来救李白。天呐,高适是什么小天使……他真的最后为李白做的那一切我爆哭。李白一说什么话,他就立马赶到那儿去,李白甚至自己都不记得了,他还记得我的天呐,高适真的让我既佩服又心疼。就感觉他为李白做的那一切真的让我感动。我真的有点儿羡慕李白能一生中遇见高适这样一个朋友。在电影里面李白说高适是他最好的朋友,高适在后面补了一句:是吗?但是我还是答应了他。
这种友情真的太难能可贵了。就像酒一样,时间越长越深。不会像现在人一样,哪怕一周不见,一个月不见,联系断了,人情也断了,他们是属于虽然不见,但是一见还会像旧相识一样,依然热络。说实话,如果现代人的感情能像古代一样,可能不会那么多人没有朋友了。
笑死我了,本来要结束的,后面又补了这么多话。大概是每一次约到结束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之前有想说的话没说完吧。那这就是这一篇观后感。
我身边好像发看了这部电影的人不多。前几天一直被刷屏《消失的她》但是这样一部好电影我感觉不能够被埋没,还是希望大家能够看一看的,哈哈哈,虽然说我并跟这个电影并没有什么关系,但是我还是想为他拉点人气,哈哈哈。
就这样吧,等有空的话,我就补一补那个中国诗词的动漫。如果满分是五颗星的话,《长安三万里》我当然打五颗星了,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