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The phenomenon that occurs when individuals believe that personality descriptions apply specifically to them (more so than to other people), despite the fact that the description is actually filled with information that applies to everyone.
人们会对于他们认为是为自己量身订做的一些人格描述给予高度准确的评价,而这些描述往往十分模糊及普遍,以致能够放诸四海皆准,适用于很多人身上。
巴纳姆效应能为不少伪科学如占星学、占卜或心理测验以及抽签掷筊等被普遍接受的现象,提供一个十分完全的解释。
例子
(1)有很多人在请教过算命先生后都认为算命先生说得“很准”,因为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点,而事实上算命先生对每个人说的都是差不多的内容,都是一些笼统的、一般性的概括和描述。
(2)广告词(如可口可乐),通过捕捉到广大顾客的一般性普遍心理,从而产生巴纳姆效应和促销作用。
原因
(1)主观验证:如果想要相信一件事,我们总可以搜集到各种各样支持自己的证据。就算是毫不相干的事情,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一个逻辑让它符合自己的设想。
(2)谄媚效应:大部分人更愿意相信让他们自己看起来更正面和更积极的事情。所以他们会认同自己还有很多未能得到发挥的潜力以及自己是喜欢独立思考的人之类的描述。
(3)自我认同偏差:巴纳姆效应也反映了一种对一般性、非精确描述的高度自我认同趋势,类似于统计学上的“第二类错误”(原假设是错误的,却没有拒绝原假设)。
如何应对
(1)保持怀疑:考虑对立面,即反向思考假设、观点和结果,比如多列举自己和星相描述不一致的地方。
(2)意识到巴纳姆效应的存在,避免“无意识代入和认可”。
相关文献
Claridge, G.; Clark, K.; Powney, E.; Hassan, E. (2008). “Schizotypy and the Barnum effect”.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4 (2): 436–444.
Forer, B. R. (1949). “The fallacy of personal validation: A classroom demonstration of gullibility” .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44 (1): 118–123.
Tobacyk, Jerome; Milford, Gary; Springer, Thomas; Tobacyk, Zofia (June 10, 2010). “Paranormal Beliefs and the Barnum Effec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52 (4): 737–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