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神经网络机器翻译技术的广泛应用,机器翻译译后编辑成为国内翻译技术研究的热点。然而当前国内机器翻译译后编辑研究似乎进入了一个“瓶颈期”,亟需学界对已有研究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总结。本研究以1995—2022年间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机器翻译译后编辑领域相关文献为数据来源,借助CiteSpace(5.1.R8)文献计量分析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考察研究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等,梳理国内机器翻译译后编辑的研究现状。研究结果表明:国内机器翻译译后编辑研究起步较晚,研究热点集中在译后编辑概述、译后编辑工具的开发与应用、译后编辑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分析、译后编辑能力与译后编辑人才的培养。针对当前国内机器翻译译后编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文章对其应用领域、实证研究、人才培养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CiteSpace;机器翻译;译后编辑;研究热点
文献来源:《民族翻译》2022年第4期,第68-76页。推送已获作者授权,引用请以期刊版为准。
作者简介:肖志清,男,汉族,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翻译技术、笔译理论与实践。金鸣,女,汉族,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MTI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笔译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本文系武汉科技大学教学研究项目“人工智能翻译背景下翻译专业学生译后编辑能力培养模式研究”(2019×066)的阶段性成果。
编辑:周方衡
随着翻译研究出现技术转向,翻译研究表现出明显的跨学科甚至超学科特点[1]。作为机器翻译与翻译研究的交叉点,译后编辑引起了国内不同领域学者的关注,并对其展开研究。相对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外肇始的译后编辑研究[2],国内的译后编辑研究起步较晚,最早的译后编辑研究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机语言信息工程研究中心的黄河燕、陈肇雄于1995年撰写的《一种智能译后编辑器的设计及其实现算法》,旨在从工程领域研究译后编辑工具的设计和开发。此后20年间(1995-2015)仅有为数不多的19篇论文。而国内翻译学界直到21世纪初才开始关注译后编辑研究,标志性成果是魏长宏、张春柏2007年在《中国科技翻译》发表的概述性论文《机器翻译的译后编辑》。2015年后,国内译后编辑研究论文的发文量逐年增多,但研究主题不够广泛,多为与译后编辑相关的MTI翻译实践报告学位论文,缺乏高水平的期刊文献。这一方面说明机器翻译译后编辑模式应用越来越广泛,另一方面也说明译后编辑研究趋于同质化,创新性研究偏少,可以说当前国内机器翻译译后编辑研究似乎进入了一个“瓶颈期”。鉴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国内译后编辑研究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总结。尽管目前国内已有译后编辑研究的综述,但有些侧重于综述译后编辑工具的研究现状[3],有些则基于文献阅读法,没有采用可视化知识图谱进行系统的描述[4],缺少完整时间跨度、较大文献范围且结合多个知识图谱的可视化文献计量分析研究。为此,本文借助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软件,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的相关文献,从文献计量角度对1995年以来国内机器翻译译后编辑研究的研究作者、研究机构、研究热点及其演变、研究领域与前沿进行探究,旨在廓清国内译后编辑研究的现状与不足,为国内译后编辑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新视角新方法。
图谱中作者名的字体大小与发文量呈正相关。由图1和表1可见,国内译后编辑研究者整体上发文量偏少,相对高产的作者有冯全功、王湘玲、李梅、崔启亮、王华树等,他们是该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其次,图谱节点间连线能够反映作者间合作关系,连线粗细与合作程度呈正相关。译后编辑领域的研究者关系具有小集中、大分散的特点,某些学者之间形成了小的学术共同体,翻译学界主要是冯全功与张慧玉、崔启亮、朱晗汐等人之间的合作较为密切;王湘玲与贾艳芳、李梅与朱锡明、王华树与李智、陈涅奥等人之间也存在合作关系,但整体上各作者分布较为分散和孤立,尤其是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研究界和翻译学界的合作发表很少,仅有江西师范大学的裘白莲、王明文和李茂西等人存在跨学科合作,这说明国内译后编辑研究的跨学科特性不明显,未形成跨学科合作的局面。
图谱中机构名称的字体大小与其发文量呈正相关,连线表示机构间具有合作关系。由图2和表2可见,相对高产的研究机构有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高校,发文数量均在4篇(含4篇)以上,但更多的研究机构只有1-2篇的发文量。图谱密度为0.0043,说明整体上国内研究译后编辑的各研究机构间无密切的合作关系,研究机构的跨地域合作较少,相对合作较多的院校为浙江大学,研究具有差异化;高产的研究机构一定程度上与高产研究者相呼应,如冯全功就职于浙江大学,他的发文量与浙江大学的发文量正好吻合,侧面说明译后编辑研究相对集中于某个学者或某个机构,研究群体和研究机构分布不均匀。
如图3,主要节点共有67个,84次连接,密度为0.038,说明机器翻译译后编辑研究具有较高的集中性,形成了“译后编辑”“机器翻译”两大主核、“计算机辅助翻译”“译后编辑策略”“译前编辑”等若干次核的研究方向,这些核心关键词之间相互连接,关系密切,有较多的研究分支,具有一定的学科交叉性,但同时又各自形成较小的研究体系。
4.研究领域与前沿
聚类图谱(图5)显示,1995-2022年间国内译后编辑研究形成了8个聚类,依次为:#0维汉机器翻译、#1人工翻译、#2经济类文本、#3计算机辅助翻译、#4译后编辑策略、#5神经网络机器翻译、#6错误识别、#7译前编辑。顺序从0到7,数字越小,聚类中包含的关键词越多。为探索各聚类间的关系,对各聚类进行重新整合,得出两大主要研究路径:翻译技术与译后编辑、译后编辑的应用和发展。翻译技术与译后编辑包括了聚类#0维汉机器翻译、#3计算机辅助翻译、#5神经网络机器翻译、#6错误识别,自1995年以来,国内不乏有学者在机器翻译的基础上进行译后编辑相关的研究,他们从翻译技术的角度出发思考如何改进译后编辑。对机器翻译的结果进行错误识别,一定程度上为译后编辑技术研究提供了数据和基础。如罗季美、李梅对机器译文与人工译文进行对比,描述了机器翻译在词汇、句法等翻译处理方面的典型错误形式,并通过补充建立形式化规则、限定词汇范畴,为机器翻译系统提供反馈[7]。译后编辑的应用和发展包括了#1人工翻译、#2经济类文本、#4译后编辑策略、#7译前编辑。译后编辑在翻译实践中具有广泛应用,但目前译后编辑多应用于经济文本、科技文本、信息文本等应用型文本。一方面,因为不同题材文本对翻译质量的要求差异,应用型文本主要以信息型文本为主,隐喻以及文化负载词较少,一般只需直观忠实地传递信息,采用译后编辑不仅可以提高效率,也进一步确保了译文质量。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经济、科技、贸易等交流最为频繁,经济文本、科技文本等在翻译市场中占比较大,这也促成了译后编辑多应用于应用型文本的现状。译后编辑也不排除译前编辑,两者都是提高机器翻译质量的重要手段,充分的译前编辑能够有效减少译后编辑人员的工作量。因此,广义上而言,译前编辑也是译后编辑的有机组成部分[8]。如何将受控语言应用于译前编辑以及探索基于受控语言的英汉/汉英翻译的译前编辑技巧都可作为译后编辑研究的重要话题。同时,在运用译后编辑进行翻译实践的过程中,国内学者也逐渐开始思考译后编辑的实证对比研究和教学研究,比如译后编辑距离、功能和效率的对比[3];人工翻译与译后编辑的对比实证研究[9-10];译后编辑能力界定、译后编辑课程设置与译后编辑人才培养[4][11]等。突现关键词是在短时间内受到较大关注的关键词,能够展现研究的发展趋势以及研究前沿。基于导入的论文数据,运行CiteSpace关键词突现检测算法,得出1995-2022年国内译后编辑研究关键词突现图谱,表3为排名前十的突现关键词。由此可见,最早突现的关键词“机器翻译”出现在1995年,时间持续至2011年,研究周期较长,说明机器翻译研究早于译后编辑,是译后编辑的前提和基础。2016-2020年这5年时间里,突现关键词的数量占整体数量的一大半,说明在此时期内国内译后编辑的创新性研究不断涌现,研究领域和主题进一步扩大,例如有学者从认知角度对人工翻译和译后编辑的认知努力进行了眼动实验研究[12]。2016年以来,翻译技术的发展和神经网络机器翻译的广泛应用提高了译文的质量,加之经济发展带来的人力成本上升,使得机器翻译+译后编辑的人机合作翻译模式成为常态[13],因而也引起了翻译学界的重视。
三、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1]韩子满.跨学科翻译研究:优劣与得失[J].外语教学,2018(6).
[2]张慧玉,冯全功.关注行业发展 开拓译学领域——《机器翻译的译后编辑:过程与应用》评介[J].中国翻译,2016(2).
[3]周兴华,李懿洋.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的译后编辑功能探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21(5).
[4]肖志清.图书翻译项目驱动的译后编辑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21(5).
[5]陈悦,陈超美,刘则渊, 等. 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2).
[6]刁洪.国内翻译技术研究综述[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7(6): 73.
[7]罗季美,李梅.机器翻译译文错误分析[J].中国翻译,2012(5).
[8]冯全功,高琳.基于受控语言的译前编辑对机器翻译的影响[J].当代外语研究,2017(2).
[9]王湘玲,王婷婷.人工翻译与机器翻译译后编辑对比实证研究[J].外国语言与文化,2019(4).
[10]王湘玲,赖思,贾艳芳.人工翻译与神经网络机器翻译译后编辑比较研究——基于对隐喻翻译的眼动追踪与键盘记录数据[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21(4).
[11]仲文明,舒超.译后编辑的能力结构与课程设置——基于国外译后编辑课程的前沿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20(6).
[12]卢植,孙娟.人工翻译和译后编辑中认知加工的眼动实验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8(5).
[13]肖志清,魏光凤.人机交互理念下CAT+MT+PE师生协同翻译模式探索,语言教育,2021(2).
[14]冯全功,崔启亮.译后编辑研究:焦点透析与发展趋势[J].上海翻译,2016(6).
[15]王华树,刘世界.人工智能时代翻译技术转向研究[J].外语教学,2021(5).
[16]王少爽.机器翻译素养的概念内涵与表现形式——代主持人语[J].语言教育, 2021(2).
[17]王湘玲,贾艳芳. 21世纪国外机器翻译译后编辑实证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2):85.
[18]朱含汐,冯全功.人机合作视域下的“翻译修改”新探——《翻译修改与译后编辑:行业实践和认知过程》评介[J].外语电化教学,2022(1).
特别说明:本文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小编删除。
– END –
转载来源:翻译研究动态
转载编辑:刘凯
审核:王贇 李莹 张启雯 曾健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