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写学术论文无从下手怎么办?

目前我作为通讯作者已经发表的理论文章,正文中的几乎每一个字都是我写的,因为学生的写作从立意到结构到语言可以说是保持了高度一致的差,跟他们在解决具体科研问题的能力完全不成正比。在跟北大的同僚交流的过程中,我知道物理所的学生在这方面并不孤单,“写作能力差”是有着相当广泛的群众基础的。

“无从下手”的原因跟英语无关或者说几乎无关,我几乎可以保证你用中文去写依然是无从下手。根本的原因是你其实不知道这个工作的motivation是什么: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一个工作最大的motivation就是“这是老板让我去做的”。但这种大实话又不能写进文章里,因此结果肯定是第一句话就卡住了。只有当你设身处地成为老板,或者说整个文章的构思者的时候,才能理解一个文章的motivation是啥。为了能够带入这个身份,你必然需要跑回去读一些你老板估计自己读过一遍的文章,了解到什么是领域内想要解决的,什么是已经解决的,我们的工作发展了前人的哪些结果,而不支持另一些结果,什么人可能会从我们的工作中得到很大启发,而什么人看到我们的工作会大为不爽……motivation想明白了,introduction自然就有了。其实不仅仅是开头需要有整个文章的motivation,文章的每一个细节都要有motivation:为什么这里先说A再说B?为什么用这个方法而不是那个?为什么这里参数要这么取?……所做的每件事必有其因,而且你还要把这个“因”说清楚,这就是科技写作最基本的逻辑。

还有一个我观察到的问题,那就是很多时候学生的文章完全就是个给自己写的备忘,都是一种“写给自己看”的感觉。经常是第一句写上去,第二句第三句在心里默念一遍,然后直接把第四句写上去,结果就是除了自己没人能看懂——因为你不可能指望别人能看见你默念的那两句话。这个问题说来很简单,但其实很多时候逻辑上的断裂之处是我们思维的盲点,自己看多少遍也看不出来。应该慢慢学会用第三人的视角来审视自己写的东西,假装是一个外行人企图看懂文章的内容,这样也许就能看出漏掉的地方。

我想起了自己当年博士毕业,刚到普林斯顿做博后的时候。我在那里的第一个工作是PRL 108,也是我自己的第一篇PRL。这篇文章背后的推导和计算工作,我大概几个礼拜就完成了。合作导师很满意,就跟我说让我写成一篇4页左右的文章,先给他修改。我把我写的东西发给他,几天之后,就被他在邮件中亲切关心是否有精神分裂史酗酒史吸毒史……总之大概意思是只有精神不正常者才能写出这种狗屁不通的文章。

所以说,都是这么过来的,加油吧~

资源下载: